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合人文关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及家属投诉率的影响

2021-11-15 11:00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投诉率关怀家属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衡阳421001)

急性脑卒中是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脑动脉病变,患者脑部血管可能出现痉挛、狭窄或破裂等问题,导致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急性脑卒中常会导致患者肢体活动及言语功能障碍、记忆力及认知功能下降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急性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要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其最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因此出血性脑卒中常以控制血压和颅内压为主[2]。缺血性脑卒中为急性脑卒中的主要类型,病情发展迅速,处理不及时则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且不可逆的危害,其治疗关键在于改善脑血液循环,目前静脉溶栓治疗是恢复脑组织供血的主要措施[3]。现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抢救的时间窗为4.5~6.0 h,为赢得宝贵抢救时间,临床常采取快捷急诊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抢救效果[4]。有研究表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抢救过程中采用快捷护理流程可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护理满意度[5]。此外,急性脑卒中常会对患者身心和家庭带来极大负担,极易导致患者及家属出现心理应激反应,表现出慌乱、急躁、焦虑、抑郁等,影响患者的抢救过程,因此在抢救过程中还需提高护理质量,以安抚患者及家属。人文关怀护理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护理,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针对性满足患者护理需求[6]。故本研究将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合人文关怀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观察其抢救效果及家属投诉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于本院进行抢救的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7]者;②首次发病者;

③年龄>18岁者;④临床资料完善者。排除标准:①脏器功能受损者;②神经系统疾病者;③发病前存在行动能力受损症状者;④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⑤存在脑出血者。按采取的护理方式分为结合组66例和常规组94例。结合组男34例、女32例,年龄(65.18±4.56)岁,发病时间(3.45±1.11)h;常规组男48例、女46例,年龄(64.84±4.71)岁,发病时间(3.33±1.15)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采取常规就诊处理,接诊、挂号、就诊、缴费、抢救等。结合组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合人文关怀,具体内容如下。①出车时,急救人员应通知院方提前准备所需仪器和药品,并告知相关科室人员做好预先准备。②接诊时,使用亲和的语气和友好态度,询问患者及家属临床资料、急性脑卒中及其他相关疾病情况,并告知医生,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让其快速表达有效信息,并服从治疗安排,对患者开启绿色通道,由会诊医生陪同患者进行CT检查,当场进行CT结果判读,争取在10 min内对患者做出准确病情评估,配备专人进行引导,先抢救再进行挂号、收费,必要时需对患者优先抢救。③抢救时,保证患者病房的舒适度,注意温度、湿度和通风性,降低仪器声音,并避开患者视线,防止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与其进行语言交流,对其解释治疗过程,并进行安慰鼓励,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同时应加强护士与医生的配合度,保证抢救过程的顺利进行,护士应在抢救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反馈给医生,按照医嘱,快速有序展开各项配合工作。对家属也要做好心理工作,向其详细解释急性脑卒中相关知识,与家属换位思考,安抚其不良情绪,让其支持医院工作,服从医院安排,做到安静等候、不争吵、不闹事,避免盲目担忧而影响抢救时间,缓解医护之间的关系。

1.3 观察指标 ①抢救时间:记录患者从接诊至确诊、确诊至治疗的时间。②抢救后溶栓率及住院时间。③抢救苏醒后、出院时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损伤越严重;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日常生能力,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④并发症发生情况、致残率及家属投诉率。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

2.2 两组抢救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抢救效果比较

2.3 两组抢救苏醒后和出院时NIHSS、ADL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抢救苏醒后和出院时NIHSS、ADL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致残及家属投诉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致残及家属投诉情况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是较为严重的脑部急性病变之一,由于大脑的特殊性和疾病发展快速,常会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如患者在短期内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急性脑卒中则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8]。既往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的黄金时间为6 h以内,及早诊治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尤为关键[9]。而急诊科是患者治疗的第一窗口,从医院出动“120”急救车到患者入院治疗,其中包含众多步骤,且较为繁琐,会浪费大量时间,因此实施快捷的急诊护理流程对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0]。同时,本研究还着重于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及家属切身感受到关怀,可有效缓解其紧张情绪,减少医患纠纷发生,有助于抢救行动的顺利进行。

本研究结果显示,结合组接诊至确诊、确诊至治疗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说明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合人文关怀可有效缩短就诊治疗时间,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支持,同时结合组溶栓率、出院时ADL评分高于常规组(P<0.01)、出院时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说明进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合人文关怀的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要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结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合人文关怀可改善患者预后结局。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急诊快捷护理流程会诊医生与影像科医生共同阅片,可有效避免患者等待CT结果而浪费时间,且快捷护理流程还为患者提供绿色急救通道,抛弃传统的先挂号后接诊,先缴费后治疗的医疗程序,尽可能为患者节约时间,做到了信息无缝传递,同时配备专人进行引导,也可加快患者熟悉医院结构和环境,有助于患者及时诊疗[11]。同时,在此过程中结合人文关怀护理,可缓解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避免其因慌乱紧张与医护人员产生矛盾,也可节约诊疗时间[12]。而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抢救时间越早,脑部供血恢复越早,患者术后康复概率越大。有研究表明,抢救时间越短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要低于抢救时间较长的患者[13]。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过程中,医生常容易忽略抢救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因此患者后续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其后续治疗和康复进程。因此,结合组在抢救前由护士询问患者相关病情,并告知医生,有助于医生在抢救时进行预见性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还能安抚患者情绪,避免其出现应激反应,患者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更有利于抢救顺利进行[1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结合组家属投诉率低于常规组(P<0.05),分析得出了两点原因,一是人文关怀护理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使其处于稍微冷静的状态,更加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二是采取快捷护理流程能极大满足患者快速抢救的需求,避免了患者及家属无法及时就医而产生的紧张、狂躁心理,因此投诉率较低[15]。

综上所述,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合人文关怀不仅能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还可通过人文关怀对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进行疏解,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降低家属投诉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投诉率关怀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