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组建式干预对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1-11-15 11:00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素血糖

(江门市中心医院 广东江门529000)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应予以重视[1]。胰岛素泵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主要是按照机体的生理活动状态实施胰岛素的输注,从而在短期内维持患者的血糖处于正常范围内,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2]。然而,该治疗手段的应用极易引发血糖波动,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由此可见,针对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管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3]。团队组建式干预主要是指按照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和擅长方向的差异,在护理过程中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的一种新型干预方式[4]。本文通过研究团队组建式干预对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旨在为该干预方案应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5月1日~2019年5月31日在我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5]中所制定的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者;②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者;③均能正常交流沟通,且能完成本研究相关调查者。排除标准:①生活无法自理或伴有严重并发症者;②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受损者;③意识障碍或伴有精神疾病者。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32~70(50.27±1.48)岁;病程1~8(3.02±0.45)年。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31~70(50.30±1.50)岁;病程1~8(3.05±0.4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教育,用药指导,定期检测血糖及运动指导;置泵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予以评估,并按照其心理状况实施心理疏导,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营养师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个人生活习惯制订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饮食计划符合患者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观察组实施团队组建式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干预团队:主要成员包括1名主管护师,具有胰岛素泵运用经验的专科护士3名,外科护士、心理咨询师及营养师各1名,内分泌科护士15名,由主管护师任组长,专科护士任副队长。②相关培训:由医院邀请内分泌科资深的医护人员进行授课,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其中理论知识需培训4个学时,操作技能需培训6个学时,同时进行4个学时的团队训练,具体训练内容包括胰岛素泵、血糖仪及胰岛素笔的应用。培训方式主要包括口头教学、亲身示范及视频教育等,其中相关视频资料主要是从网络上下载。③干预措施:入院后,对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评估,并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使用胰岛素泵前,根据《胰岛素泵治疗风险评估单》严格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按照评估结果实施干预。其中《胰岛素泵治疗风险评估单》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点:a.患者意识;b.患者治疗依从性;c.穿刺部位;d.生命体征状况。胰岛素泵的主要原理是按照机体生理活动状态给予胰岛素输注,可在短期内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然而,胰岛素泵的不合理使用可能引发低血糖、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实时监测胰岛素泵使用情况,对其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反馈给医生,遵医嘱实施相关处理。每个月团队进行1次交流会,主要内容是分析胰岛素的使用情况,对反馈意见予以采集,分享工作经验。可考虑建立微信群或QQ群等,以便团队可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进行交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情况。其中血糖控制效果主要通过血糖达标时间、24 h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次数、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实现。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6]对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进行评估,量表主要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及健康知识4个项目、共43道题,每题计0~4分,总分0~17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护能力越佳。并发症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硬结、高血糖及管路滑脱。采用满意度评估量表完成对患者满意度的判定[7],涵盖十分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胰岛素泵属于机械性装置,其主要原理是采用电脑模拟人体分泌胰岛素的节律,为患者定时、定量泵入胰岛素,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地将外源性胰岛素输入人体内[8-9]。通过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可有效防止反复注射胰岛素对机体造成的痛苦,可有效降低反复穿刺导致的感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10]。相关研究报道,在使用胰岛素泵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可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11]。而团队组建式干预主要是指按照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工作性质和能力明确划分其相关职能、工作内容,继而达到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的一种模式。已有研究报道表明,团队组建式干预的实施可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24 h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次数、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陈怡[13]研究报道相符,提示团队组建式干预可提高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分析原因:团队组建式干预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尤其注重胰岛素泵的正确使用,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同时,通过动态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可及时发现其各种不良情况,同时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提高了干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ESCA各项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毕立男[14]研究一致,表明团队组建式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能力。究其原因:团队组建式干预过程中各个团队成员分工明确,且每名队员均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患者治疗的科学性、有效性;心理干预的实施可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干预过程中,继而提高了其自护能力;该干预方案的实施可有效促进护患间的交流沟通,有效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了其对疾病的管理能力[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主要原因可能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有关,且该干预方案的实施对每名团队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保证了干预的落实,继而避免了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可能与该干预方式使患者感受到了人性化关怀有关,从而促进了医患关系。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
胰岛素泵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