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护士培训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2021-11-15 11:00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麻醉护士满意度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滨州256603)

麻醉恢复室(PACU)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是手术和麻醉结束后患者从麻醉和手术室应急状态中逐渐恢复的场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建立,有效地降低了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手术室的利用率,可见麻醉恢复室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患者的安全是息息相关的[1]。但现在国内麻醉护理仍处于刚刚起步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国麻醉科护士的培训内容不够具体、系统和完善[2],主要体现在麻醉护理、麻醉配合、护理管理、设备使用等方面,PACU护士培训不够系统、全面,并且相关运用效果未见具体报道。因此,为了建立一支业务精、反应快、应急能力强的高素质PACU护士,进一步规范PACU护士培训内容、方式等,以保障PACU高质量日常工作的完成,并能推进我国PACU护士队伍的建设与稳步成长发展。高天勤等[3]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ACU护理工作模式的转变,麻醉护士需要掌握更贴合临床工作实际的理论知识,毕业后接受相关专业规范化的培训,才能胜任PACU的工作,因此,开展PACU护士培训十分必要。目前,我院根据调查结果,结合麻醉医生和麻醉恢复室护士自身需求、工作实际制订了一系列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培训模式的建立

1.1 培训内容

1.1.1 理论培训 麻醉相关理论知识主要包括麻醉学知识、麻醉药理学、各种麻醉方法适应证与禁忌证、自体血回收、PACU转入、转出标准与交接流程与内容、急救技术的实施与配合、复苏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血栓弹力图的分析、仪器设备的管理等。

1.1.2 操作技能方面 麻醉相关的操作技能主要包括静脉输液、微量泵、人工辅助呼吸器、血气分析、血栓弹力图分析、麻醉机、监护仪、电除颤、自体血回收机、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喉镜等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等。

1.2 培训方式 在麻醉护士的技能培训中,常见的培训方式有现场观摩、情景教学、观看视频、课堂教学、工作坊、医护共同培训、“一带一”导师制带教、床边提问、角色体验、案例分享等,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现有的培训条件,主要选择高年资带教、床旁教学、案例教学、现场观摩、麻醉医生指导等方式,对麻醉护士进行理论与技能培训,同时借助轮转ICU(2个月)、手术室(3个月)、急诊(3个月),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轮转ICU主要学习基础护理操作、理论、危重症患者护理等;轮转手术室需要掌握手术方式、管路位置、麻醉配合、无菌技术、静脉穿刺等;轮转急诊需要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流程、急救与复苏等。

1.3 对麻醉护士进行分层级培训 按照麻醉护士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将护士分为新入、N0、N1、N2、N3、N4 6个级别。工作1年以内的为新入人员;护士或工作3年内护师为N0级;工作 3年及以上、本科学历的护师为N2级;本科以上学历的主管护师为N3级;本科以上学历的副主任护师为N4级。根据护士的不同层级制订不同的培训内容,具体内容如下。①新入人员培训:首先熟悉科室环境、规章制度、核心制度、在专业方面主要培训麻醉学知识、麻醉药理学、各种麻醉方法、自体血回收,麻醉质量管理、PACU转入、转出标准与交接流程与内容、PCA随访、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院感基本知识、患者安全转运等。②N0~N1级:在完成新入人员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核心制度落实前提下,完成围术期麻醉护理,气道的管理与氧合监护,手术相关管路的护理,麻醉意外与应急处理,复苏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血栓弹力图的分析,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与保养)、术中血气分析的监测与处理,常用全麻、局麻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心电图识别,恢复期疼痛评估/麻醉耗材的管理,术中自体血回收的处理,胶体渗透压的监测、故障排除。③N2级:在N1级基础上更注重各危重症的管理培训、恢复期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急救技术的实施与配合各种应急情况的演练,术中麻醉的监测配合与处理,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人工辅助呼吸技术、电除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④N3、N4级:在加强深入N2级培训内容基础上,更注重重症处理、危重症患者管理、教学科研培训、护理人文、高级生命支持及科室管理能力的培训。

1.4 培训考核 每个月培训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彩用闭卷式、案例分析等方式;操作考核采用实际患者或示教人模拟等方式,理论、操作成绩均为80分及格,不及格者1周后重新考核,并与绩效挂钩;理论考核>90分、操作考核>95分为奖励对象,并在科室绩效中体现,通过专科化培训的麻醉护士在医院护理部组织的每2年1次的能力提升考核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实际临床工作能力均得到了很大提升,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

2 结果

2.1 麻醉医生对培训的满意度 通过46名麻醉医生对护士通过培训后的工作核心能力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1。

2.2 麻醉护士自身工作的满意度调查 通过参加培训的20名护士,分别对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进行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到了100%。

2.2.1 20名麻醉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见表2。

表2 20名麻醉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名)

2.2.2 20名麻醉护士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结果 见表3。

表3 20名麻醉护士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结果(名)

3 讨论

3.1 麻醉恢复室护士教育现状、重要性 我国的麻醉护理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4],对麻醉护士的教育还不成熟、不完善、不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相继印发了《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及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均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创建PACU,并要求麻醉护理专科护士及时对患者实行实时的护理,有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充分说明了提升PACU护士的服务专业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3.2 理论创新性 针对PACU护士培训,前期对麻醉护士群体进行了调查,依据调查中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本身需求,针对应该掌握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进行系统性培训,将更加符合麻醉护士实际工作的需求。

3.3 应用效果 经过培训,PACU护士本身工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麻醉恢复期对可能出现并发症判断、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并且护士自我感觉工作得心应手,从容自如。麻醉医生对PACU护士在麻醉工作准备、配合、处理问题等工作核心能力满意度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麻醉护士满意度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