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探究主题意义

2021-11-15 18:14李萍
中国教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深度学习阅读教学

李萍

【摘 要】深度学习是一种通过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批判性理解与思考以及对新旧经验的有意义融合,在各种复杂真实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迁移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高三英语阅读课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依托,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以推动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知与理解,再通过设计分析与判断、赏析与评价、应用与迁移等多角度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探究语篇主题意义,并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训练学生深层次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 主题意义 阅读教学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情感和态度,努力实践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深度教学,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由此可见,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已经成为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也成了新一轮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实践案例

《课程标准》“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据此,本文以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为导向来设计北师大版高三英语选择性必修四Unit 11 Lesson 1 Living in a community,探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类活动的关联与递进,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一主题意义。

1. 深入研读语篇内容,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1)主题意义

本文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主题群属于“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子话题是“良好的人際关系与社会交往”。文本中提供的两则新闻报道涉及“邻里纠纷”话题。学习此文,旨在培养学生理性处理人际沟通中产生的矛盾冲突以及共建和谐美好社会的意识。

(2)What

本文呈现了两则新闻报道(newspaper article)。第一篇报道讲述了单身摇滚乐队鼓手马明与邻里之间发生的冲突。马明常常敲鼓到深夜,严重影响邻居生活,以至于遭到邻居集体投诉。随后,居委会采取投票的方式,警告他要么停止敲鼓,要么搬离小区。马明最终选择搬离小区住进酒店。

第二篇报道讲述了一位年逾八旬的退休裁缝James Mckay与楼上邻居Keith Smith之间发生的冲突。Smith热爱园艺,喜欢养鱼。他每天在阳台上浇花的水会落到楼下James家的地板上,甚至经常洒在毫无防备的James夫妇身上。更甚的是,Smith清理鱼缸让这对老夫妇像遭受淋浴一样,满身鱼腥味,无法洗掉。一个周六的晚上,一向随和的James终于忍无可忍。妻子Laurene 回忆,James过生日当晚,还没来得及吹蜡烛,就被楼上阳台倾倒大鱼缸的水浇透了,James一气之下冲上楼,用拐杖打了Smith的头。结果,当晚James在监狱里度过了生日。

(3)Why

两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了邻里冲突,呈现了生活中邻里之间的矛盾,以及处理邻里矛盾的方式。第一篇报道中采用居委会投票的方式解决了冲突;第二篇报道中老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一时冲动而出现不理智的行为,结果被带去警察局。作者希望读者通过对两篇主题相同但解决方式不同从而结果不同的新闻报道的阅读,可以用沟通巧妙、合理地处理邻里之间的冲突,共建和谐社会。

(4)How

两篇文本均是新闻报道,在结构上和语言上具有以下特点。

① 语篇结构方面

新闻报道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包含四个部分:标题(Title)、开头(Lead)、主体(Body)、结尾(Ending)。

Title:第一篇报道的标题是Drummer Hits the Road(鼓手走人),第二篇报道的标题是Grandpa Arrested After One Shower Too Many(洗了大澡而被捕的爷爷)。新闻报道的标题通常具有三个特点,即brief,informative,attractive。

Lead:开门见山、语言简洁,陈述了事件的基本事实。新闻报道在这个部分常常涉及“5W+1H”,即who,what,when,where,why,how。

Body:这两篇文章在主体部分详细介绍邻里冲突发生的原因、爆发过程及解决办法。

Ending:此部分介绍了新闻事件的最终结果,以及涉及的相关主体人员的观点或态度,比如,第一篇文本结尾讲述了马明因邻居不能欣赏自己的音乐而感到愤愤不平;第二篇文本结尾展现了年轻人Smith决心改变自己,以及老人得到陌生人的生日祝福。

② 语言表达方面

为了体现新闻的真实性,文本采用直接引用的方式。第一篇直接引用马明邻居的话表达冲突解决后的感受;第二篇直接引用老人妻子的话,回忆冲突爆发的过程,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了解当事人的心理,从而产生同理心。

表达形象生动,句式丰富多样。比如,“they were being driven mad being exposed to such noise.”“wed be as wet as if we had showered with our clothes on!”

2. 厘清语篇主线,确定学习目标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要求,在确定学习目标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突出思维训练的过程。

在完成本課时学习任务后,学生应该能够达成以下目标。

(1)学习理解

通过阅读有关邻里冲突的新闻报道,获取并梳理新闻报道中邻里冲突发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的事实性信息;通过分析文本结构,获取新闻报道的结构特点,形成阅读策略。

(2)应用实践

通过对比文本中两个冲突的解决方式,深入分析邻里冲突解决的必要性,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培养思辨能力。

(3)迁移创新

通过口头或笔头分享自己经历过的邻里冲突,自然、熟练地使用本文所学,养成建设和谐社会的意识。

3. 围绕主题语境,实施深度学习

在深入研读语篇的基础上,教师将围绕主题语境,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阐释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评析语篇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个人的观点、情感和态度。

(1)学习理解类活动

Step1 Activate and share

为了提高课堂效果,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方式,即在课前预习环节里,提前预设了与主题相关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对文本主题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从学生反馈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就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邻里冲突及其产生原因等做了一个简要的陈述,没有类似经历的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问题展示如下。

① 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 neighbourhood conflict?

② What do you think might cause conflicts between neighbours?

学生作品一:

Although I have never experienced a neighbourhood conflict, I have once watched one. It was when two families argued over a parking space, neither of whom wanted to let go and give it out. Conflicts between neighbours can easily arise whenever there is something related to rights and profits.

学生作品二:

My neighbours, with a five-year-old child, once drove me crazy. Because of the noise made by that naughty boy, it was so hard for me to concentrate on my study. I tried to talk to them politely, but it didnt work. So the conflict couldnt be avoided. Thanks to other neighbours, we called the community council and won this battle. At least I can get a full nights sleep now.

【设计意图】课前自主学习任务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快速了解本节课所涉及的主题语境—邻里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为阅读教学提供了话题准备,并为课堂深度学习做好了铺垫。

《课程标准》要求,在激活学生已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鼓励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新知,通过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设计了以下活动。

Step2 Read and explore

教师就两个文本分别设计4~5个问题,便于学生通过问题查找答案,获取文本细节信息。具体问题如下。

Drummer Hits the Road

① What did Ma Ming do?

② Why did the neighbours complain about Ma Ming?

③ What did the community council do? Why did they take such action?

④ What is Ma Mings attitude towards the resolution? And what about his neighbours?

Grandpa Arrested After One Shower Too Many

① What did James McKay do and why was he put into a cell?

② Where does Keith Smith live and what are his hobbies?

③ Dare the old couple go onto their own balcony? Why or why not?

④ What happened during McKays birthday ceremony?

⑤ How does Smith feel after the accident? And what about Mckay?

【设计意图】本任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围绕主题语境,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梳理两篇文本的主线,捋清文章主要脉络,从而将文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阅读,避免了长期以来分段阅读导致学生只能获取碎片化信息的弊端。学生将用6~8分钟的时间,根据自己对文本信息的提取,获取语篇的主要内容。

(2)应用实践类活动

《课程标准》指出“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巩固新的知识结构,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标题所承载的深层含义,挖掘新闻文体的标题特点,分析新闻文体的结构,教师设计了以下活动。

Step3 Think it over

这个部分共设置了四个相关联的任务。

①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s?

②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the news titles?

③ How is a newspaper report organized?

④ Draw a mind map.

【設计意图】本活动前两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闻的标题。第一个标题是“鼓手走人”,“hit the road”表示的不是“敲打地面”,而是“have no choice but to go,be forced to go”;第二个标题的完整表达应为“Grandpa was arrested after one shower of too many”,标题中省略了was和of。新闻报道标题的特点通常是简洁(brief)、信息量大(informative)、有吸引力(attractive)。学生回答了前面两个问题,随后的问题涉及文本组织形式。通过分析文本,可以发现新闻报道文本的基本结构是:“标题(Title)—开头(Lead)—主体(Body)—结尾(Ending)”。在本活动中,学生需要对文本的写作特点和结构进行分析与判断,需要深入理解新闻文体的写作特色,体现出深度学习批判的理解、理性的思维的特点。

在梳理文章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实现对文本理解的思维可视化。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的绘制呈现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结构化理解,学生关注到文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甚至采用图文并茂的有趣表达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严谨的逻辑与缜密的闭环思维。思维导图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内化。

(3)迁移创新类活动

《课程标准》指出“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即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进行推理与论证,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与修辞手法,探讨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在本节课的读后环节,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

Step4 Read and express

①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resolutions? Which do you prefer and why?

② If you were Ma Ming or James McKay, what would you do to avoid the conflict?

③ Please briefly present a conflict in your life and your ways to resolve it.

【设计意图】本活动中的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就文中主人公解决冲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阐述原因。学生需要再次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炼出主人公解决冲突的方案,并进行批判性的评价。提出该问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深度学习中批判的理解能力。第二个问题是想让学生在批判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解决冲突的方案,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身份置换,进行理性思考:如果自己是文中的人物,将如何处理此类问题?第三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读后表达,简要陈述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冲突,并提出解决方案。该问题的设计,既能培养学生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运用文本所学,在相似的情境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原有的知识体系迁移应用到新的学习当中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深度学习中迁移与创新的能力,同时还能符合高考阅读与表达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学生作品如下。

I have once had a conflict with the class monitor of a class from the lower grade when we argued over who could use the music room to practice. To resolve this, I first had a peaceful conversation with her to calm her down. Then, I discussed carefully with her and arranged our rehearsal time properly. Finally, we reached a consensus.

此类文本书写时,采用“总—分—总”方式,文本表达上用“what-why-how”的结构。文段通常在50个词左右,topic sentence采用单刀直入的表达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文本所学,条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看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在本节课的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文本主题意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冲突,引导学生意识到冲突的解决需要寻求适当的方法,但最好的选择还是做好预防,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因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延伸,作业设计的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Write a short passag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question:

How can we avoid conflicts in our community / class / dormitory ...?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总结

在本节课中,教师围绕主题语境,设计了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类等一系列基于文本主线的层层递进的活动。教师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将语言知识学习、语篇整体理解、文化内涵理解、语言技能发展和学习策略运用等融合在了三类不同层级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对邻里之间冲突的发生、冲突的原因以及达成的解决方案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他们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批判性的评析,同时还能学习邻里之间解决冲突的方法,用来解决自己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了深度学习批判的理解、理性的整合、合理的迁移与创新的运用。

(作者单位:北京中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724132105@qq.com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深度学习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