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宜昌尽享山河美食

2021-11-18 08:27沈冰编辑吴冠宇
中国三峡 2021年8期
关键词:老九腊肉宜昌

◎ 文| 沈冰 编辑| 吴冠宇

宜昌菜的变迁

宜昌古称夷陵,山谷跌宕,江河纵横,森林繁茂,物产丰饶,承东启西,民风淳朴,在饮食文化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宜昌菜属于荆南菜系。而地理上正处在鄂西山区长江上游末端的西陵峡口,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是川鄂咽喉,因为出入四川盆地的货物集散于此,宜昌成为了重要的水路码头。过去四川商贾和船工云集宜昌,他们带来了川人的饮食习惯,口味喜辣爱麻。码头上的船工和搬运工人多,他们终日劳作,体力消耗大,所以又需要油荤、盐分来补充体力。

“总结起来,辣而不烈,麻而不木,油而不腻,咸而不齁,这四句话可以称作宜昌味道。”宜昌餐饮业泰斗,90 岁高龄的李元茂先生介绍说,1876 年宜昌开埠以后,领事馆、租界、洋行、码头、货栈兴建起来,达官大贾的聚集促进了本土烹饪的精细化。抗战期间,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大批厨师随难民举家西迁,不少名厨在宜昌落脚,又带来了新的技艺和菜品。

改革开放以后,最先登陆宜昌的外地菜是川菜。90 年代,小蓝鲸酒楼带着武汉的“汉菜”来宜攻城略地,以汉菜为代表的“楚菜”一时为盛。近三十年,是宜昌餐饮百花齐放百家争妍的“黄金30 年”——京菜、粤菜、湘菜、闽菜、杭帮菜、淮扬菜纷至沓来;海鲜酒楼、西餐厅、特色小吃店鳞次栉比。与此同时,本地也涌现了一批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餐饮龙头企业。

宜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巴楚文化、三国文化源远流长,土家文化特色鲜明,水电文化影响深远,这些共同构成了宜昌餐饮文化的深厚基石。2018 年10 月,第28 届中国厨师节落户宜昌,宜昌市被列入“中国美食之都”名录,这是对现代宜昌餐饮行业发展的高度肯定。

土家美食——抬格子 摄影/王双跃

宜昌民间宴席 摄影/ 李风

腊肉是宜昌大山里人们的日常菜 摄影/ 李风

铁路坝小吃街 摄影/ 沈冰

宜都青林古镇年猪宴 摄影/ 李风

宜昌特色小吃凉虾 摄影/ 郑杰

出笼后的宜昌传统鱼糕 摄影/ 沈冰

一桌传统的十碗八扣席面 摄影/沈冰

“老九碗”和“十碗八扣”

《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宜昌其宴设丰俭不一,大抵用大碗,饮酒多持大樽,善饮者众多,他处每不能及。”说明宜昌古来民风淳朴豪放,饮酒都是大樽,菜品更不会是小盘小碟,事实上也是民间尤喜欢大碗装肉、丰满实惠的反应。

宴席在宜昌很早就形成了固定的格局,菜品制作多以蒸、烧、炖、炒居多,口味以清淡、微辣、咸鲜为主。

上世纪二十年代,宜昌城区和民间流行的是“老九碗”宴席,其菜品有:杂烩头子、鱿鱼笋子、香菌酥肉、八宝甜饭、扣蒸鸭子、凉拌肚子、红烧全鱼、扣五花肉、鱼圆汤,盛具用的全是大碗,口味上讲究“滚、烂、淡”,乡土气息浓厚。这种“老九碗”席面在民间广为盛行,深受欢迎。婚、丧、嫁、娶常用之。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日渐繁荣,作为进川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宜昌在长江岸边川鄂运输码头的地位越来越显著,高档的食材加入,雅致的席面出现,“老九碗”渐渐演变成“新九碗”和“四八海鲜席”等。

和“老九碗”同样讲究的是“十碗八扣”。宜昌是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十碗八扣的意思是,十道菜中有八道菜是“扣”菜,先在小碗里装满菜,在蒸笼里蒸熟,出菜时,先用餐盘盖上罩住,一个翻转,揭开蒸碗,菜品盛装在餐盘里了,菜在餐盘里呈半圆形。这十碗菜传统上是:一碗头子,二碗笋子,三碗鸡子,四碗鱼,五碗蒸杂,六碗羊肉,七碗丸子,八碗肚子,九碗正肉,十碗汤。上菜时按顺序一碗一碗地上,重大喜庆节日或款待贵宾时,这是土家族最隆重的宴席。

好山好水好食材

长阳餐饭,就是宜昌饮食风格特点的缩影。

以长江干流为主脉,宜昌全域有众多的河流、湖泊与长江相通,优良的水质和丰富的食物很适合各式各样的鱼类生长。山高水长,宜昌也在群山的怀抱中,天然的“靠水吃水、靠山吃山”。

宜昌江段环境下生长的肥鱼,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久负盛名。2017 年,“原味奶汤肥鱼”被选为宜昌十大名菜之首。

长江肥鱼又称鮰鱼俗称江团,是典型的长江洄游性鱼类。宜昌南津关以下、虎牙滩以上的江段,河床宽窄适当,是水流激缓的交汇之地,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为长江肥鱼的繁育提供了场地,因此,宜昌还是长江肥鱼的原产地和繁育地。在这种生态环境下生长的肥鱼,肉质肥而不老,嫩而不松,个个都膘肥体胖,得“肥鱼”之名。宜昌虎牙滩(荆门山附近)至南津关(三峡起始点)所产的肥鱼为最肥美,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颂。

近年因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不能食用野生鱼类,但是长阳的鱼类养殖业发展得很好,丰富的水资源让渔获依然丰富。人工养殖优质肥鱼烹煮之后,肉滑如玉、入口即化、口味淡雅甘醇,尤其所炖出的鱼汤,其白若琼浆、润泽爽口、甘如玉液。

腊货也是宜昌饮食文化里最鲜明的元素。腊肉大江南北皆有产出,但真正能够让人吃过之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的却不是很多。宜昌腊肉就是那种让人看了就想吃,吃了忘不掉的好滋味。宜昌山区山清水秀,盛产腊肉,宜昌腊肉讲究冷烟慢熏,风味不同,以其香味浓郁、油而不腻、口感爽滑的独特美味形成一个非常驰名的品牌,名动大江南北。

大盘蒸土家腊肉是宜昌一绝,端上桌来,表里一致晶黄剔透,一片片肥肉透明发亮,瘦肉酽红,吃起来满嘴的醇香,脂香四溢,不腻不塞牙。

风光迤逦的山水之城——宜昌,人文丰沛,秀气隽美。好山好水好空气,孕育出天然美好的食材。这些食材既普通也不普通,普通在于它的家常,不普通在于它的难得天成。山水之城的人们,未曾辜负这般好食材,他们精修厨艺善待食材,将纯朴的民风融于一道道风味之中,调制出大俗大雅的山河好味。

2021 西坝夜市草地音乐节现场 摄影/张泉

猜你喜欢
老九腊肉宜昌
从年底吃到年头的腊肉
闲话“腊肉”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湖北宜昌卷
信阳腊肉,剪不断的乡愁与旧时光
吹了七天七夜的腊肉
老九的房子
是谁撒谎
紫冠
豆腐罗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