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垃圾分类”为例谈初中化学开放性作业设计

2021-11-20 20:32张静
化学教与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

张静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让化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文章以“垃圾分类”为例,从设计原则、设计策略、设计类型等角度探究初中化学开放性作业设计,力图发挥开放性作业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开放性作业;实践能力;科学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4-0017-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1.04.005

一、背景問题分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课程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基于此,九年级化学教材选取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例如水的净化、钢铁的锈蚀、化肥的生产以及固体垃圾等的危害和处理等,意在让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然而学生是否真的能很好地将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呢?适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多个城市启动,关于垃圾分类的试题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尽管在课堂上,教师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的分类悉数介绍给学生,并且通过一定的练习巩固,但是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掌握情况仍不理想,在生活中则更是无法准确将垃圾投放到桶。偶然有一次跟学生走在一起时,其正好要将喝完的奶茶盒扔掉,扔垃圾时却十分犹豫,不得不询问:“老师,这个奶茶盒应该扔可回收物还是其他垃圾?”此类问题引入深思。当课堂教学、传统的回家作业等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并应用化学知识时,如何让化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开放性作业作为对传统课堂和作业的延伸应运而生。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大多是将教辅书上的练习题以及各类考试中的试题作为书面回家作业,学生为了应试而被动地做大量重复性的作业,对于知识的掌握很多是机械的记忆,当碰到稍有变化的陌生问题时就无法灵活变通,更遑论用于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陷入题海,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甚至可能产生学习化学无用的想法。而开放性作业则有别于传统作业,其是指学生在较宽泛的条件和环境中自主(或协作)完成的非统一性和非标准性作业川。其内容开放、方式开放、评价开放,针对某一特定主题,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学习内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效果以及学生科学素养得以提升。本文以垃圾分类为例,对初中化学开放性作业的设计进行探究。

二、初中化学开放性作业设计原则

1.生活性

开放性作业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因此其来源也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他们感受身边的物质及变化。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不乏这样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除了上文提到的水的净化、钢铁的锈蚀、化肥的生产等,还有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洁净能源的开发、矿物的冶炼等,这些素材均可用于设置开放性作业,进一步提升同学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选取以垃圾分类为例也正是考虑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多个城市启动,苏州市也于2020年6月1日起正式启动垃圾分类工作。这是同学们生活中实实在在要接触到的,且很多同学未能熟练掌握垃圾分类原则,因而以“垃圾分类”作为开放性作业的主题具备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2.可操作性

首先,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难度适中,避免学生望而却步。必要时可采取分层设计,争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作业的设计与完成中去。其次,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生活中社区环境、硬件设施等是否方便,本地是否有环境、资源、能源以及化工相关场地可供学生参观学习等。例如在“垃圾分类”的开放性作业设计中,苏州当地就有“七子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可参观学习的素材。

3.探究性

开放性作业的设置让同学们深刻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物质和变化提升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探究学习。

三、初中化学开放性作业设计策略

1.选题的策略

顾名思义,开放性作业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题目设计应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切入而不必拘泥于教师的布置,设计出各具特色的方案,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针对“垃圾分类”这一开放性作业,学生可以着手切入的点有很多,如“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垃圾最终去了哪儿”“垃圾分类现状调查”等。

其次,内容紧扣教材的同时要尽可能贴近生活,并尽可能地结合化学前沿知识,倡导多学科交融。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留心生活,提炼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实践的策略

教师在布置开放性作业时可适当予以指导,介绍如何完成开放性作业(方式、内容、要求等),让学生明确相应步骤。如有需要教师可提前分组并进行分工,各组(各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开放性作业方向各自制定计划,也可自行设计相应内容,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进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的方式也应具有开放性,学生可采取论文、图表、调查报告、演讲、辩论、表演等形式。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调查内容,教师可提前设计好相应的表格或样式,如图1所示,为同学们搭建脚手架,以便顺利完成开放性作业。

3.评价的策略

开放性作业的评价应符合课程标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取多样化评价手段。评价标准可由教师和学生商量制订,确定标准后教师及时向学生公布,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前就明确评价标准,理解评价内容,有的放矢。

四、初中化学开放性作业设计类型

1.调查类

通过调查、分析数据、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和表达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可以展开多角度调研,例如“中小学生/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及了解程度调查”“校园生活垃圾现状调查”“调查当地常见的塑料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垃圾去向统计”等,学生在调查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撰写规范的调查报告,在此过程中深化其对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查阅类

当今时代信息发达,查阅并筛选信息也是学生应当掌握的技能之一,查阅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此类作业中,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图书馆中书目检索等纸质书籍查阅方法,还可以学会图书馆电子资源、期刊网等检索方法,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提升科学素养。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可以布置作业如: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等途径,了解各指定物质的分类并做成资料卡片,完成后与同学交流你的成果。

3.参观类

通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在实际中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相信学生参观完诸如垃圾回收站、填埋场等场地后,目之所及皆是垃圾山,一阵阵刺鼻的焚烧味道传来,这样的真实场景的触动一定会比图片、视频等更具有震撼性,让学生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垃圾分类回收、分类处理的重要性,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也会油然而生。在参观时,如有需要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并在参观后让学生及时总结。

4.体验类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体验类作业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将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将浅表层的感受化为深层的体验。例如,我们可以设置环保小卫士一日体验、生态教育基地导游一日体验、社区服务活动基地一日志愿者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5.制作类

通过实际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微小的举动可能带来的正面价值,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利用回收塑料水瓶制作分类垃圾桶、利用回收纸张制作垃圾桶标识、对落叶用化学方法制作叶脉书签、变废为宝巧做实验装置与教具(如利用废旧棉絮探究分子的运动)等,有效地运用化学学科素养力所能及地解决垃圾问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也进一步提升。

6.实验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为主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验中更深切地认识生活,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建议设置学生容易找到材料的实验,例如在厨房中就可以进行的家庭实验,教师也可以部分提供材料。可以布置作业如利用厨房废油制作手工皂[2]等,从而实现垃圾的化学转化。

五、初中化学开放性作业设计意义

开放性作业作为传统作业的延伸,不仅具备其教学诊断和反馈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均能得到提高,此外还能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化学在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环节可适时适当设计开放性作业,实现课堂知识生活化,理论知识实践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鑫荣.用开放性作业开展研究性学习[J].教学与管理,2008(10):32-34

[2]张兰芬.从“手工皂”到“厨房废油变废为宝”[J].化学教与学,2017(6):91-92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批准号“十三·五”Sjh【61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