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探析

2021-11-20 11:22吴晓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4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吴晓兰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呆板,缺乏生趣,学生往往为完成作业而作文,缺乏自主表达的欲望。本文从小学课材特点出发,探析作文教学突破传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增强创作兴趣的策略。多渠道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作文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策略

作文教学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作文课堂教学的结构上,形成了“师讲→生做→师评”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模式严重影响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从而出现了这种状况:学生作文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学生不会积累、创新,缺乏个性;学生写作不是为自己生活体验,感悟而表达。作文教学训练陷入只重视方法、技巧,只追求快速应试的畸形发展中。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应该改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鼓励学生自由、创新表达。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依据习作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除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许多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引导学生写出不同于课本的文章来。比如,中年级的学生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大多已掌握如何抓住人物特点,通过“一事表人”或“几事表人”等各种表达方法来表现人物品质特点了。课材中有几篇文章,《落花生》《梅花魂》等,题目是以“物”来命,但实际是写人,是借物喻人的。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这几篇课文不是单纯写物,而是通过运用平实的语言和生活小事来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品质。课文给了学生很好的示范,学生在这块培养创新能力的阵地上,得到了丰硕的“胜利品”:《小草颂》《粉笔赞》《青松》等文章,都在学生们的笔下诞生了。

二、重视创设情景,增强创作兴趣

传统作文训练不注重情景创设,作文课上,教师把作文题目往黑板一写,让学生把作文要求一读,再找几篇例文一念后,就让学生自己写。这样的写作训练呆板、无味,学生压根不喜欢写。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来促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作文,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情景创设的方法很多,可利用音像、图片、语言、作品欣赏、游戏、表演、大自然景物熏陶和实地调查等来完成,使之从更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利用游戏创设情景,教师要懂得如何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游戏,学生兴趣最高,能主动参与交谈,议论活动中精彩、激烈的部分,参加人如何做,自己又是怎么样做的,以及身边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緒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学生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作文。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有了快乐的真实体验,有活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一气呵成,自然也就体验到了写作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减少了写作的恐惧感。可见,情景创设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指导写好“两记”,奠定语言基础

“两记”是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自由。学生可把自己生活实际见到的,感到的人、事、物、景、理等记下来。因为要记,所以要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用心去体会,开阔思路,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日积月累,就像“活期储蓄”,平时“存”,用时“取”,两方便,学生体验到“取”的便,日记便成了自发的行动了。个别后进生,可鼓励写周记,一两句话,都是成果。读书笔记内容不拘,也可抄摘,剪贴一些好词好句,精彩片断。总之,通过量的积累,以达到质的飞跃。

四、运用自主合作方法,提高作文质量

合作是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作文教学训练上,我们不妨也采取合作方法:生与生合作,师生合作,或生与家长合作,合作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参与作用,合作不是“你说一句,我续下句”,而是写前合作和写后合作。写作时,可一定限度地允许学生写作前交流、讨论,寻求帮助。有些需搜集较多材料的,还可小组完成。写作后则体现在互评互改。大至布局谋篇,小到词语,甚至一个标点,都可交流、讨论,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评改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师“下水”示范,激发写作欲望

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不要忘了自己也应“下水”写作。学生有表达的欲望,是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光说不练,把学生一次次“赶下水”,自己却从不“湿鞋”;有的,只是几篇例文“混混水”。学生也学教师买来一些什么《作文指导》之类来“偷梁换柱”,脑里则出现:老师自己不一定能写,老师写不好的东西,我们怎能写好?这样,学生就产生了缺乏写作主动性的害怕心理。于是,大家“你抄我换”,只要不太“出格”,教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作文训练就完全成了形式主义。相反,如果教师以写作文为乐,认真写好“下水”文,以“下水”文作为激励学生写作的“兴奋剂”,让学生找到作文的乐趣和自信,收益是良多的。比如,写《我的好伙伴》这篇文章,大多数学生一下笔便考虑写哪个同学或哪个朋友。教师通过自己“下水”作文,觉得“伙伴”还可以引申、拟人,于是指导学生还可以向非人物方面的“伙伴”去选材,如,动物、植物、用品等。这样,教师通过自己“下水”,明确了重难点,指导时就可以点关键,抓要害,既花时少,又收效大。这不应证了“要知水深浅,还得下水探”这句话吗?

教师“示范式下水”解决了学生怕“下水”思想,还要有针对性地“灵活下水”给学生启迪。如,指导写场面,学生初写感到棘手,教师可通过写工人工作场面、农民劳动场面及学生学习场面的“下水”,使学生触类旁通地写下游戏场面、考试场面,丰收场面等;学生也“下水”,教师还要“扶一扶、送一程”,不能袖手旁观,应与学生同“游”,适时指点,给学生启发。

这样,通过一次次“下水”,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游泳”技术很高超,我们也要跟老师学。这样,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不就调动起来了吗?每到作文时,学生自然会跃跃欲试,有不吐不快之感,有强烈的表达愿望,无疑为写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作文训练还要重视鼓励学生放胆表达,重视合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如,视频、图片、音乐等功能,能够将作文教学的抽象化转变为直观化,使学生能获得更加真实的直观感受,进而更好地投入到写作过程中。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抓住小学阶段这个积累期,使学生大胆突破传统模式,努力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以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胜华.浅谈小学作文教学[J].学园,2010(5).

[2]王亚琼.快快乐乐学写作——新“课标”理念下的写作教学[J].作文教学研究,2011(1).

责任编辑  陈小凤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