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情境”的小学语文“发现式”词语教学研究

2021-11-21 07:44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张小琴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期
关键词:叶柄含义词语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张小琴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许多教师越来越注重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词语教学,导致学生对基础词语的掌握浮于表面,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消极的作用和影响。

一、通过联系上下文发现词语的含义

词语在课文中并不是孤立地出现的,它是伴随着课文具体的语言情境而出现的,是为表达课文内容而服务的。许多教师忽视词语在课文中的生成语言情境,让学生将词语孤立于课文内容之外去进行词语的学习理解,从而导致学生难以真正地从本质上掌握词语的具体意义,不利于学生语文基础语言词汇的掌握。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词语在文本中的语言情境,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去发现词语的真实意义。

例如,六年级课文《丁香结》中有“妩媚”一词,学生需要理解“妩媚”一词的具体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妩媚”一词时,首先找到原文中出现该词的句子,即“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其次,教师让学生根据词语上下文的具体情境描述展开联想,让学生基于课文在脑海中构建自己关于丁香在雨中滴水的画面感。随后,教师再进行追问:“基于你们对文本内容的情境想象,你们认为作者使用这个词汇是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对这个问题,许多同学通过自己的合理猜测会得知“妩媚”在文中的含义应该是美丽动人,是为了凸显丁香花在细雨中滴水的美丽可爱。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词语情境中发现感悟词语的具体含义,有助于维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对词语含义探究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学习。

二、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发现语言的含义

词语的情境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创设,让学生在生动立体的情境中发现、感知词语的含义。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带给学生很好的感官体验,对抽象思维正在发展,还依靠具象思维认知理解世界的学生的词语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多媒体创设的色彩丰富的音频图片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掌握词语的含义。

例如,五年级课文《爬山虎的脚》中有“叶柄”一词,许多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对植物的仔细观察,刚学习这个词汇时会感觉很抽象。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爬山虎叶柄的图片,从而让学生对“叶柄”这个词汇有一个直观的、生动形象化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对“叶柄”进行具体的解释,让学生得知叶柄是叶或者花与茎相连的部分。随后,教师再展示其他植物的叶柄,譬如银杏叶的、枫叶的,让学生指出叶柄的部分。

语言词汇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实现。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语言词汇化作具象的可直观理解观看的图片,让学生迅速将词汇与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相对应,相匹配,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抽象语言词汇进行学习。

三、通过课堂表演来发现词语的含义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注意力和专注力相对比较薄弱。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课堂表演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一个生动的具体语言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关键的语言词语。学生有了课堂表演的机会,会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会用心揣摩课文词语的含义,用肢体语言的动作加以直观化的呈现,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文词语的学习和理解。

例如,在二年级课文《狐假虎威》中,学生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狐假虎威”及“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大摇大摆”“神气活现”“半信半疑”等表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课文内容的课堂表演,让这个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直观的呈现效果。通过课堂表演的教学方式,表演的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和感受到了狐假虎威的含义,而观看的学生也受具体情境的感染有效地感知到了一系列表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的意思。随后,教师再深入讲解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即狐假虎威是借指在生活中像狐狸一样仰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别人的现象。

课堂表演由学习主体学生自主构建了一个“语言情境”,并使其能在自己构建的情境中有效感悟词语的具体含义,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词语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词语教学要建构在一个生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地去发现词语的含义并进行有效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内容、多媒体的多维立体展示以及生动形象的课堂表演来创设“语言情境”,促进学生发现式地学习词语。

猜你喜欢
叶柄含义词语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容易混淆的词语
勒“狗子”
斗草
扭动的小蚕
找词语
荆半夏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