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境瑶族乡高山茶园建设实践与探讨

2021-11-21 10:36郭春雨黄敏周周如鹍邓慧群韦静峰
广西农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茶苗高山茶树

郭春雨 黄敏周 周如鹍 邓慧群 韦静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 桂林市 541004)

桂林市灵川县大境瑶族乡属高寒山区,位于海洋山西麓,是瑶族聚居之地。境内海拔900m,日照少,湿度大,年均气温17℃,年均降水量1800mm,无霜期280d,良好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质,非常适合茶叶生长。瑶族人民素有喝油茶的习性,因此村民房前屋后均生长有野生茶,种茶饮茶氛围浓厚。受瑶乡山多地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滞后,贫困率较高。近年来,大境瑶族乡的深度贫困村转变思路,发挥高山资源优势,引进茶树良种,建设高山茶园促进贫困村发展产业,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基于此,笔者通过总结茶园规划、品种选择、幼龄茶园管理、适时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广西高寒山区茶园高效种植提供方法参考。

1 合理规划新建茶园,做好配套设施建设

1.1 园址选择

新建茶园地址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交通、气候、土壤等因素,应选择交通相对便利、周围无污染源、坡度≤25°以下,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 值在4.5-6.5 之间,海拔600m 以上。大境瑶族乡乐育村新建设的茶园海拔900m,生态环境优良,气候适宜,是生产高档名优茶的理想之地。

1.2 茶园规划

茶园规划主要包括道路、排灌系统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道路设置应考虑作业便利、运输便利,茶园主道与公路相连,路面宽5-6m,支道与主路相连,路面宽4-5m,路两边应种植护坡树木,并修建排水沟,步道是茶园地块和茶行之间的道路,要求宽2-3m。高寒山区茶园应掌握“排蓄兼顾”的原则,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的功能布局[1]。一般根据地形地势设置排水沟,同时在靠近水源或雨水汇集较多的地段建造蓄水池,并按0.18-0.22hm2茶园建造一个10-20m2蓄水池,满足旱季灌溉用水和病虫害防治用水需求。

1.3 园地开垦

1.3.1 平整地面 园址选定后,清除树木、石块、杂草,可适当保留不妨碍茶行、道路的树木作遮阴植物。

1.3.2 挖种植沟 茶行长度以不超过50m 为宜,便于操作。梯面应沿等高线逐级开挖,内低外高,梯面宽1.5m 以上,采取大弯取势,小弯取直,开挖深度和宽度各为50cm的种植沟,将生土外翻、表土回填。

1.3.3 施足底肥 针对高山茶园温度低,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分解释放较慢和幼龄期茶树需肥量大的特点,茶苗移栽前应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每公顷施农家肥15-22.5t,或饼肥3-4.5t,或茶叶专用有机肥2.2-3t,先覆表土再覆生土,覆土厚度为30-40cm,施肥覆土20d 以后即可进行茶苗移栽。

1.4 茶树品种选择

高寒山区气候寒冷多霜冻,必须选择抗寒性、耐旱性较强的中小叶种无性系茶树良种,或者已在当地高山茶区种植成功、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茶苗标准为苗高30cm 以上、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如“尧山秀绿”“福鼎大白”“桂绿一号”等抗寒性较强的品种。

1.5 茶树种植

1.5.1 种植方式及密度 种植方式和密度决定着茶园投产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大境瑶族乡高山茶园主要采用“梅花型五点种植法”,即三行双株错位条栽,小行距为20cm,株距为33cm,大行距为150cm,每穴2 株,每亩5000 株-5500 株。这种种植方式可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有效克服了高山茶园茶树生长缓慢与快速投产的矛盾,达到提早投产、提高产量的目的。

1.5.2 种植时间 茶苗移栽时间与平地茶园11-12月定植茶苗不同,高寒山区秋冬气候寒冷、干旱,应选择在空气和土壤湿度较大的3 月上旬至4 月中旬前进行,此时雨量充沛、气温回升,茶苗易于成活。

1.5.3 种植方法 应选择阴雨天栽种茶苗,移栽前用黄泥浆茶苗根部,移栽时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用土壤将根系覆盖并稍压紧,覆土到定植穴的2/3 时,用手捏住茶苗基部向上轻提,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淋少许定根水,然后将土壤覆盖到茶苗原土印位置以上3cm 为宜[2,3]。最后将余苗假植于旁边,作第二年补苗用。

1.5.4 移栽后及时修剪 茶苗栽植后,留3-4 片叶,留外侧芽修剪,可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同时有利于侧芽萌发,为科学培养丰产树冠奠定基础。

2 加强幼龄茶园管理

高山幼龄茶园管理的要点是做好保苗护苗、防冻抗旱等工作,确保茶苗成活,提早封行,尽快投产。

2.1 及时查苗补缺,保证苗全苗壮

定植后应及时检查,发现死苗或缺株断行的于次年3-4 月应及时抓住种植时节及时用备用苗补齐,避免茶行参差不齐影响采摘及产量。

2.2 开展科学防草,保障茶园生态

杂草具有生长快且生命力强的特点,与茶树争水、争肥、争光,同时造成茶园通风不良,极易传播病虫害。茶园定植后每年结合追肥除草2-3次,5月前浅耕一次,7-8月除草一次,10-11月结合施基肥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时株行内用手工拔除,行间可用锄头铲除,要求做到土壤疏松并杜绝杂草危害。有条件的茶企可在春季5月前彻底清除杂草后,用干草或者防草布覆盖,达到防草和保温保湿、防霜防冻的效果。

2.3 茶园适当套种,促进高效低耗

新栽种的1-2 年幼龄期茶园,在茶行中适当套种花生、黄豆、紫云英、苕子等矮杆豆科类作物,或在大行中套种一行玉米,一是可以为新栽种茶树遮阴,提高成活率,二是可有效减少茶园杂草危害,三是套种的经济作物采收后将秸秆铺在茶行中,可起到保温保湿、抑制杂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四是套种经济作物可提高幼龄期茶园的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2.4 注重水肥管理,提早茶园封行

高寒山区茶园每年要至少施3 次肥,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可协调养分供应,改善作物品质,减少生态压力[4],时间分别为4-5月,7-8月,10-11月。具体操作要求为:

2.4.1 重施基肥 每年10月至11月结合中耕,沿茶树树冠外缘滴水线下挖30cm 施肥沟,每亩施茶叶专用有机肥100kg。

2.4.2 多次追肥 追肥应少量多次,于各轮茶树萌芽前一个月施用,以速效肥为主,春夏季15-20kg、秋季30-35kg,可于雨后沟施或者淋水肥,促进根系吸收。同时注意氮磷钾三要素比例,幼龄茶园为2:1:1,开采茶园为3:1:1.5。

2.5 适时定型修剪,培养丰产树冠

定型修剪是培养高产、优质、高效茶园的关键技术措施,幼龄茶园一般要进行3 次定型修剪。第一次为种植当年,当苗高达30cm 以上,距地面30cm 用枝剪减去主茎,尽量保留外侧腋芽,使新发出的新枝向四周伸展,形成骨干枝。第二次在上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cm 剪去主枝,保留外侧枝。第三次在上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cm 剪去主枝。3 次定型修剪后,树高可达50-60cm,即可打顶采。打顶采应坚持采顶留边、采高留低、采密留稀的原则,进一步培养树冠,当树冠覆盖率达到95%以上才按成龄茶园管理和采摘。

2.6 合理采摘

高山幼龄期茶园特点是主干明显、分支较少、树冠尚未定型,因此应采取“合理采摘、适时封园”的原则,应打顶采、采高留底、采中养侧,只采春茶、夏秋茶不采,以培养丰产树冠,促进提早封园。

2.7 病虫害防治

高山茶园的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生物、物理防治方法为主、化学防治方法为辅进行防治,同时注意保护茶树病虫害的天敌,尽量减少用药次数,严格把握农药安全间隔期。一是要通过加强管理,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茶树抗性,及时采摘,消除茶树病虫害发生于危害的生态环境,确保茶叶质量安全[5]。二是要通过人工捕杀、黄板和灯光诱杀等物理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危害。三是大力推广生物源农药,如Bt制剂、苦参素等。

大境瑶族乡高山茶园的主要病虫害是茶小绿叶蝉,发生在6 月中旬至8 月下旬,严重危害第二和第三轮茶的幼嫩芽叶,对茶树生长影响较大。在生产实践中应抓住这两个关键节点,通过插黄板、改善茶行通风条件、及时采收嫩芽等物理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茶园小绿叶蝉虫口密度。

3 小结

大境瑶乡优越的自然资源比较适宜茶树生长,新梢原料品质优异。但应特别注意个别月份的高温干旱,可通过适当套种或采用滴灌方式缓解。

高山茶园茶树品种的筛选,应综合考虑市场和自然环境因素,筛选高品质绿茶品种。实践证明,国家级茶树良种“尧山秀绿”在大境瑶族乡茶园表现优异。

适当密植、及时定型修剪、合理水肥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可使茶园提早封行,对高山茶园速成丰产具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

幼龄茶园采用覆草、覆膜、覆盖地布技术可有效防治杂草,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

及时采摘,即可增加萌发轮次,也可以减少小绿叶蝉等病虫危害,又可以提早投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综合效益。

适宜的生态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精细的栽培管理和精湛的加工技术是优质茶的必要条件。大境瑶族乡茶园种植的“尧山秀绿”茶树良种仅2 年就能初步投产,加工制成的绿茶干茶外形细嫩、汤色碧绿、气清花香、滋味鲜醇、叶底嫩匀明亮,品质优良。大境瑶族乡松江和乐育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茶产业,积极推行高山生态茶叶种植,变边远山区恶劣环境为发展特色产业地理优势,在挖掘当地特色的高山茶叶价值、发展高山茶叶种植等产业上下功夫,带动乐育村贫困户参与茶叶种植13.3hm2,同时辐射带动贫困户种植有机茶叶约5.3hm2,提供就业2000 多人次,实现农户土地租金和务工收益近30 万元,真正带动村民及贫困户增产增收,真正找到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确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老百姓依靠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如今,茶产业已是大境瑶族乡松江村和乐育村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延伸茶叶产业链条,使当地村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不断增强。

猜你喜欢
茶苗高山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中国西南 茶树和中华茶文化的起源
太阳、高山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茶的箴言
李琪,历奇(11)
如何保证无性系茶苗的质量
美丽的山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