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交通工程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21 14:04张莉毕森宇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工程学道路交通讲授

张莉,毕森宇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前言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04年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因此,在专业课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起重视。

1 专业课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现状

刁益韶在2012年就论述了在专业课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原则,同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可行的实施方法[1]。童潇曾指出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对高校的立德树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专业课教师授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应当特别加强[2]。刘莹莹也认为专业课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独特优势,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分析大学中专业课教学中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可以采取的提升措施[3]。李奎刚等也认为高校专业课中要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论述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4]。姚英华指出要注重应用型大学专业课教学中融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专业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并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应用讨论[5]。刘传玺等认为工科院校专业课程应当增加思政元素,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增强专业课的全面育人功能[6]。施煜等以工科专业为例对专业课教师发挥思政教育作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专业课教师保持思政教育持久性的具体途径[7]。胡宇祥在水利工程CAD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程制图职业规范联系在一起,对一次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8]。

以上研究分析表明,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需要结合课程性质进一步深入研究,真正将育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2 《交通工程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

2.1 《交通工程学》课程特点

交通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也是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本课程包括交通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两大部分,其中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交通特性、交通调查等内容;应用知识部分主要是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人(重点是驾驶员)、车、路、环境的交通特性,还包括国家的各类交通法规、政策、标准,以及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拥堵、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2.2 《交通工程学》思政实施方案

交通工程学是为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门科学,涉及工程、法规、教育、环境、能源、经济等诸多领域。在讲解绪论以及人、车、路、环境特性的基本内容时,主要介绍我国2035年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的相关内容以及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向学生讲授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与本课程的关系,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力争做个遵章守法、身体力行的交通人。在介绍交通调查相关内容时,向学生介绍交通各类调查的重要意义;在讲授交通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教育,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科学严谨、共同努力实现目标的科学意识和协作意识。在介绍交通安全、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环境等内容时,向学生介绍自己作为驾驶员、行人、乘客以及科研工作人员时如何最大限度的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拥堵、保护交通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此外,在本门课程讲授的全过程,始终贯穿对学生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让学生爱交通事业,力争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壮大贡献力量。

3 《交通工程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设计

3.1 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绪论部分主要讲授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以及我国道路交通面临的问题和交通工程学的研究趋势。通过介绍我国2035年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的相关内容,重点强调与本课程有关的目标和技术,引导学生在掌握交通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先进、关键技术的学习,参照国外成功经验和案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类道路交通问题,加快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发展,为2035年交通强国建设战略贡献力量。

交通特性部分主要是介绍人、车、路、环境的基本特性,重点是驾驶员特性。在讲授过程中融入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让学生理解驾驶员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遵章守法才能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争做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同时,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交通安全法普及与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重大意义,并在生活中主动宣传交通安全相关知识,带动周围人一起安全出行、文明出行。

3.2 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教育

交通调查是交通工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调查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交通方案的实施效果。在介绍交通调查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科学严谨、需要共同努力实现目标的科学意识和协作意识。结合实地交叉路口交通量调查实习,让学生真正理解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通过交通关键参数计算分析,让学生懂得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是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关键。

3.3 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教育

本课程应用知识部分包括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直接相关。在讲授的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传输将来作为科研人员和交通工作者时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作为科研工作者,应当及时掌握、研究最新的交通科学技术,探求解决我国各类道路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作为交通工作者,应当熟悉当地的各类道路交通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交通技术和方法有效解决,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节能、环保营造良好的环境。

3.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

在整个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始终贯穿对学生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重点阐述。例如在交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章节里,除了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控制各种交通污染的措施,还要对学生灌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真正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此外,应当培养学生爱交通事业,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选择交通专业的初心、增强对交通事业的信心、为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努力奋斗的决心,牢记交通人的使命,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4 思政方案应用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制定的思政教育方案进行了应用,通过对本校交通运输专业三届近300名学生的信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试卷答案来看,在交通工程学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课上氛围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主动学习、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保持互动,课程讲授更具实际意义,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从试卷答案来看,绝大多数同学论述题、应用分析题的论述变得全面、深入,不再死记硬背,能够根据具体的交通问题从更多方面进行剖析,结合掌握的理论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学生的灵活性以及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而且其中很多部分包含了讲授的思政内容。再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许多学生对交通方向产生浓厚兴趣,进而选择继续读研深造,希望今后为我国的交通事业做贡献。从三年来的考研情况来看,交通运输学科的报考率和录取率逐年提高,专业课成绩最高可达138分,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理解和掌握的很好。此外,从本课程的交通调查与分析实习过程可以看出,交叉路口调查和数据处理时各小组的学生能够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使实习的效果越来越好。

不定时的课堂信息反馈表明,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直接帮助,而且极具实际意义。同时,学生还积极将交通常识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外宣传,为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建设作出了贡献。

5 总结

从交通工程学课程思政教育方案的应用效果可以看出,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对交通类其他专业课的思政教育方案设计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工程学道路交通讲授
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探究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及技术探讨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
Excel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人机(体)工程学”教改新方案探究
材料模拟软件在固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大男孩的超级玩具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