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形成性评价

2021-11-21 17:53胡春晖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素质德育

胡春晖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西山小学 广东 佛山 528300)

引言

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入强调了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在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制定评价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方式,即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明确问题,完善教学。本文就如何开展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形成性评价工作展开讨论。

1.灵活制定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因材施教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考核形式不必拘泥于试卷或试题,也不应当设定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不能搞“一刀切”的德育评价,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也要注意语言方法,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基于评价结果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由于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擅长的方面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均衡发展,对每位学生采取合适的德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和道德水平。[1]

比如,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现某位学生身上的缺点时,不能武断的认定该学生德育水平低,而是应当客观、综合的对学生进行分析,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结合其不足辩证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同时在进行德育工作评价时,教师也要注意对标准的制定以及考核方式,可以采用一些丰富有趣的方法进行德育工作的考察,这样不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德育水平,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一举两得。

2.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在德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首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但是德育教学的参与者,也应当是德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比如设立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以及学生对教师德育教学的反馈和建议。在自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身德育素质的审视,将会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缺点,在进行改正时效率会更高。而通过学生的互评,大家可以在考核他人的同时反思自己,从而全面提高德育素质水平,老师也可以发现自己在平时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忽略或遗漏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德育教学方法。[2]

例如,在小学德育工作的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对自己说”、“对同学说”以及“对老师说”三个板块的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分别对自己的德育素质进行客观评价,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其他同学的德育水平进行打分,对教师的德育工作开展进行反馈。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将对自身德育水平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和明确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改正缺点,完善自我,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反馈,进一步改善德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

3.遵循科学性原则,改进教学方法

在进行德育工作形成性评价时,教师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不能一味地重结果而轻过程,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展开工作。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即要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情况和学习方法等内容,进而改善教学方法,把控教学进度。然而,在传统的德育工作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大都采用试卷考察的形式,这种方法虽然节省时间,却不利于老师具体掌握学生们的德育学习情况。因此,小学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方式,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就应当主动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况,理解程度,以便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把握教学进度。[3]

例如,在学期末或一个教学周期结束时,教师要对学生作出评价,该评价不能只依靠于一张试卷或一次考察,而应该是整个学期,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结合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课堂实际表现,活动参与积极性等多个方面的表现,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和反思作出的综合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够发现自己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进而结合德育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及时的作出调整和改进,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德育素质和道德水平。

结束语

综上可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灵活制定评级标准,不以同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切实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来,激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依据评价结果,完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德育理念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素质德育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