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探究

2021-11-21 20:07
当代旅游 2021年4期
关键词:川菜文创融合

郑 伟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四川成都 610100

引言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趋势是推动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各地正积极采取措施促进非遗创新传承、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非遗如何融入现代生活,怎样体现当代价值?非遗进入文化创意产业(以下简称文创产业)领域,加快非遗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非遗参与文化生产,进入文化市场,设计、创造、生产更多的非遗文化产品,成为非遗传承、创造性转化的理想之选。

一 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一)两者融合发展是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的必然趋势

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川菜非遗)主要指在川菜的生产与消费历史过程中创造、积累并遗留下来的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财富。川菜非遗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遗的界定和分类,笔者认为川菜非遗主要包括川菜特色食材生产加工、菜点制作技艺、川菜饮食器具生产工艺及川菜特色食俗等。近年来,川菜非遗保护出现了诸多非遗保护的共性问题,例如:非遗产品过于陈旧、老化,现代时尚感较低;非遗传承人积极性不高,后继无人,非遗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非遗传播力较小,没有广泛进入大众视野,引起人们的兴趣等等。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川菜非遗没有进行有效传承,没有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如何使非遗走进人们生活,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动非遗体现当代价值。2014年8月,非遗保护“新十一条”中首次提出:“鼓励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拓展与丰富非遗的主题及表现形式。2015年,《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艺、传统知识的开发利用,推进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1]。

文创产业无疑是川菜非遗实现当代价值的最佳领域。川菜非遗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可以给川菜非遗带来新元素活力,设计、创造更多川菜非遗衍生产品,提高川菜非遗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推动川菜非遗转化为动态保护、传承模式,真正做到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

(二)两者融合发展是文创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文化资源融入进行元素提取,并将其融入到商品活动中,通过创作、复制、重组、生产、加工等多种创意手段生成文化产品,赋予其知识版权与产权,以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活的多层面需求,并实现文化高附加值的一种产业形式[2]。文创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涉及产业领域广泛,产业规模非常巨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文创产业主要指现代传媒、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广告装潢、服装设计、动漫、会展、旅游、教育培训、计算机服务等行业的文化创意集群。在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文创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文创产业相比,发展相对滞后。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过分崇拜、盲目追求西方文化。文化创意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国外文化创意产品,迎合西方文创产业发展趋势,而往往忽视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丢掉了中国文创产业的根;二是当前文创产业对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往往关注能吸引眼球,可快速产生经济效益的比较表面、浅显的文化,而对中国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的精神重视不够。

当前,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需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创造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魅力的文创产品。各省文创产业发展中都比较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如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立足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和浙江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川菜非遗正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是民众饮食文化的精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川菜非遗中的菜点制作技艺、饮食民俗等具有文化附加值高,文化再创性强,文化接受度高的特点,与文创产业有天然的融合发展优势,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需要不断挖掘、提炼。

二 川菜非遗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推动川菜非遗与文化创意旅游业融合发展

文化创意旅游是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手段,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多元的旅游产品载体,形成产业联动效应,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文化创意化转型的一种旅游产业[3]。文化创意旅游的主要特征是挖掘、提炼、复制、创新文化,形成更多具有当代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文化产品,满足民众文化旅游消费需求,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川菜非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散发着精彩的文化魅力,是文化创意旅游的重要资源,能够引起民众文化旅游的极大兴趣,非常适合与文化创意旅游融合发展。

川菜非遗与文化创意旅游融合方式多样。一是可开发、设计川菜非遗文化旅游精品路线。整合川菜非遗地区资源优势,结合地方旅游品牌,合理打造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快捷方便的文化旅游路线。例如:成都可推出川菜经典非遗美食文化旅游区,游客在品尝钟水饺、赖汤圆、夫妻肺片、怀远三绝、郫县豆瓣等非遗美食的同时,体验非遗美食文化。乐山市可与乐山大佛景区旅游结合,推出跷脚牛肉、乐山豆腐脑、桥牌豆腐乳等非遗文化旅游线路。自贡市可以盐帮菜为中心打造富顺豆花、水煮牛肉、牛佛烘肘、耙泥鳅等非遗美食旅游线路。二是大力开发非遗民俗文化旅游。川菜非遗民俗数量众多,各放异彩,对外地游客有极强的吸引力,文化旅游综合效益突出。各地可围绕当地特色民俗节庆,进一步挖掘川菜非遗文化,充分发挥创意,增加川菜非遗民俗的趣味性、体验性和文化色彩,设计更多川菜非遗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川菜非遗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例如:凉山州的彝族年、西昌的火把节、北川的羌年、成都的坝坝宴、川南请春酒等非遗民俗如今都已发展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精品。

(二)推动川菜非遗与文化会展业融合发展

文化会展业是文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产品丰富,举办形式多样,传播范围广等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广为民众所接受。川菜非遗可与文化会展业融合发展,借助文化会展产业优势,推动川菜非遗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一是建立川菜非遗博览园。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当地川菜非遗特色资源优势,建立川菜非遗特色博览园。不断完善博览园的功能,将其建成集川菜非遗技艺展示、体验,川菜非遗产品展销、品鉴及非遗保护与传承于一体的综合博览园。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江油市建成了中国酱文化博览园,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自贡市建成了中国盐文化博览园,同时修建了自贡盐文化主题公园;阆中市建成了保宁醋文化博览园;眉山市建成了中国泡菜博物馆等,在拉动文创产业发展的同时,很好地传承、保护了川菜非遗。

二是举办大型川菜非遗文化节。既可依托综合类非遗文化节开辟川菜非遗专场,也可以专门举办特色川菜非遗文化节,创新举办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突出川菜非遗文化内涵,设计、创造非遗特色文化产品,推动川菜非遗与会展深入融合。例如:2019年10月,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举办,专门设立了非遗美食分会场,吸引了大批民众前来观赏、品鉴;眉山市已连续举办十届中国泡菜博览会,很好地宣传了眉山泡菜非遗项目;江油中坝已连续举办四届中国酱文化节,活动内容多样,有中坝酱油“开坛仪式”“千人吃酱油拌饭”大赛、“喝酱油、喝醋”比赛等,有效促进了中坝酱油非遗的保护,拉动了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推动川菜非遗与现代传媒业创新融合发展

现代传媒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力军。近年来,挖掘、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传媒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川菜非遗文化内涵丰富、文化色彩浓厚、文化附加值高,可为现代传媒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

一是川菜非遗可与电影、电视、广播、图书出版业相融合,进一步提炼川菜非遗特色,制作川菜非遗专题纪录片或者创作反映川菜非遗的电影、歌曲、书籍、期刊等,满足民众对川菜非遗文化消费的需求。例如:2014年央视《乡土》栏目录制了国家级非遗先市酱油酿造文化专题片,反响强烈,很好地宣传了先市酱油非遗。2020年,央视《记住乡愁》栏目录制了保宁醋文化专题片,展现了保宁醋精湛的非遗技艺。

二是川菜非遗可与自媒体相结合。由于川菜非遗文化特色鲜明,制作技艺精湛,观赏性强,容易引起民众的好奇心与兴趣,与自媒体融合发展潜力巨大。川菜非遗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拍摄非遗短视频等,不断增加民众点击量,提高川菜非遗影响力,从而推动文创产业发展。例如:网络红人李子柒,拍摄了众多宣传川菜文化的短视频,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单集点击量过亿,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川菜非遗宣传可借鉴李子柒的成功模式,拍摄精品的川菜非遗短视频,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推动川菜非遗与互联网创新融合发展

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文创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川菜非遗可以借助、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传播优势,来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实现川菜非遗适度开发与创新传承。

一是可建立川菜非遗数字博物馆。传统的博物馆无法避免收藏的有限性以及各类保存问题,文化创意视角下则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创意保护。在数字博物馆中,包括录像、录音、拍照等各类技术手段被应用于此,数字化存储之后以多维立体的新型多媒体手段加以呈现,甚至以仿真的技术重现传统技艺操作过程,在虚拟中呈现非遗最初的表现形态和过程[4]。将川菜非遗实物数字化、信息化,民众足不出户就能非常便捷、全面地了解川菜非遗的相关信息,在提高川菜非遗关注度的同时,创新了川菜非遗保护的方式。当前,与川菜非遗相关的数字博物馆主要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以及四川各地非遗网站设有川菜非遗的展览,但至今尚无建立专门的川菜非遗数字博物馆,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努力。

二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加快川菜非遗创新传承。川菜非遗要想不断传承发展,做到薪火相传,需要进行适度开发,充分发挥其“造血”功能,赋予非遗产品更多经济和社会价值。川菜非遗可与互联网各大网购平台合作,举办川菜非遗产品网络展销活动,利用时下流行的直播带货方式,加大川菜非遗产品营销力度,提高川菜非遗产品实用价值。如:2020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四川省举办了首届非遗购物节,通过阿里、京东、拼多多、东家、快手、美团、苏宁等10余家电商平台进行非遗展销,同时,设置了非遗美食活动专场,汇聚了全省100余位非遗传承人、139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500余家非遗店铺及相关企业、5000余款四川非遗特色产品共同参与非遗“云消费[5]。非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五)推动川菜非遗与文化教育培训业融合发展

川菜非遗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当前,川菜非遗传承人精通非遗技艺,但不了解文创知识,而文创人员专攻文创专业,但不熟悉川菜非遗内容,人才知识架构偏科严重,严重阻碍了川菜非遗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加快培养既懂非遗又会文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川菜与文化教育培训业结合更加紧密。要发挥高等院校,特别职业技术院校的力量,加快对厨师等技术人才和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加强对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6]。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川菜及文创相关高校加快合作,加大教育投入,开设相关专业,加快培养川菜非遗文创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川菜非遗保护单位可与文创产业公司加快合作,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实施川菜非遗文创人才培养工程,制定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壮大川菜非遗文创人才队伍,在推动川菜非遗保护与创新传承的同时,能有效带动文创产业领域中教育培训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川菜文创融合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融合》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破次元
翠花,上川菜!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川菜资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