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2021-11-21 19:48耿文波王秀香
小学生 2021年8期
关键词:德育心理班级

⦿耿文波 王秀香

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规范意识,他们在平时可能会有一些错误的行为,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指引和纠正。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能逐渐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班主任的言传身教下,亲其师、信齐道,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一、给予学生更多人文关怀

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偏颇的关注调皮的学生或者优等生。每个学生,即便是没有展现出自己的光芒,也需要班主任的关爱。考虑到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各自有各自的交友范围,如果在德育中还是老生常谈,可能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学生,在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展现自己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举动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可以是一句加油鼓励的话,也可以是在学习中的帮助。

二、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

班主任需要遵循“以心为本”的教育思路,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教育工作。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但是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可能出现错误想法。教师在德育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说明道理,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教师列举的案例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在平时努力转变自我。为了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教师应基于学生必要的尊重。学生的心智水平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于教师的评价会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如果采用当面批评的方式,可能会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状态,选择合理的引导方式。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采用讲故事或者说寓言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对于这些有趣的内容,聆听兴趣会比较强。这样的德育方式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开展德育专题教育活动

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组织“我的中国梦”专题德育活动,围绕“中国梦”精神开展诗文创作大赛和演讲比赛。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利用针对性爱国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同时,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或者其他积极的节日组织德育活动。例如,在中秋节和春节的时候开展诗文创作活动和板报活动,学生在品味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再比如,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候,组织“我为母亲写首歌”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用稚嫩的语言说出自己对妈妈的爱,他们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回报父母的价值。班会课也是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在班会课过程中,学生相互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感人故事。比如,开展“雷锋”主题的班会课,要求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关于雷锋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采取诗意化班级管理形式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细化班级的一日常规和值日制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为了让班级管理更加诗意化,共同编写有班级特色、朗朗上口的口号,这样能体现集体主义的精神,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班级管理中,重视班干部的作用,放手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同时,利用各种评比活动,把评比结果用儿童诗的方式呈现出来。利用这种模式,能把行为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不仅规范了每个学生的延性,也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再比如,组织“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歌朗诵会和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深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诗歌形式记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提升德育管理的效果。

五、分阶段开展德育教育

学生的品德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班主任需要分阶段开展德育,重视德育的层次性和阶段性[1]。尽管道德本身没有层次,但是学生的品德发展程度有差异。不同年龄和发展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各不相同,所以相应的德育管理方式也有层次之分。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只有在别人的引导下才能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正确的[2]。班主任可以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逐一解决平时遇到的问题,采取分阶段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正确价值观念。在学期开始、考试前、放假过程中,教师都可以组织德育活动。比如,在放假前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提升自我保护能力,碰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可以保护自己[3]。

六、结论

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更是学生在成长中的指路明灯,是学生在碰到困难时可以倾诉的朋友。当前许多教师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在平时的德育管理中,教师要承担自己的教育责任,不断创新德育管理方法,用科学的引导方法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心理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无课日”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