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有更多“获得感”

2021-11-21 17:53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课堂

桂 梅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上派中学 安徽 肥西 231200)

道德与法治课一直以来都是学校不重视,学生学习没有热情没有感觉疑似没有任何成就感的学科,特别在农村中学表现的更明显。新课程改革在学生品德与修养主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法律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越显重要。回顾近几年道德与法治课程新教材的教学,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成果和本人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实践探索,谈谈我的思考。

1.让“理论”动起来

传统的政治课学生给它的定位就是:枯燥、理论、抽象、烦闷、没意思……一上政治课便走了神,这样的课堂怎有效谈何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我要让“理论”不再”理论”而动起来。

如,我在上“认识自己”这一课时,在需要让学生明确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时,我并没有去大谈特谈,而是让学生表演课本剧《青蛙比大》;在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不断发展变化时,我并没有启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而是每组发两件很小的衣服去比赛试穿,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在需要学生明确内在美决定外在美时,我便做了一回“公交车上不再美的美女”……这样的课同学们很感兴趣,都觉得收获满满。当然老师也有获得,此课获得互动课例全国三等奖!

2.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用“农远、多媒体”为课堂添精彩

我县是教育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首批试点县之一,2004年初国家就为我校配备了成套的多媒体和网络设备。因我比较向往可以借助电脑来工作,所以多媒体教学自然也走进了我的思想品德课课堂。因为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在学习“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一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一板一眼地给学生讲述理论,学生会觉得空洞无物,枯燥乏味,这种政治灌输式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克服这一弊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播放从网上下载的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现在成立的了!”的视频,并让学生模仿,那种朴实而真挚感人的声音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去感受当家作主的自豪。之后我适时地抛出“我国这样一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人民如何才能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这些机构都有哪些权力?”的问题。学生人人争着发言,个个讲得精彩。这样本来是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学生机械的接受变成了他们真正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情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所营造出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把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变成他们的法律意识。

3.变权威、定式教学为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允许和尊重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在教学中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

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性,就需要老师极力摒弃掉传统教学的弊端,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新课改也要求和允许不同的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以及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允许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以及思维方式去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是追求结论的唯一答案,并且在对待不同的观点中学会接受建议和尊重他人。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青春飞扬》时,课本有一个关于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打工问题的探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会告诉学生一个最终的结论,让学生记住这个结论。这样,学生就失去了体验探讨问题的过程,失去了深刻认识问题的机会。因此,我根据学生的看法,把他们分成两组,再根据学生的能力从每组中平均地选出主持人和评委。让两组学生根据自己搜索和收集起来的材料开展辩论,阐述观点。最后由持不同意见的评委对对方的辩论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辩论和评价,让学生深入探讨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打工的问题,使得学生学会如何探究问题,并在辩论中学会与同伴合作,与对手合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使得师生之间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教学中平等的学习者和参与者;同学之间也不再是无足轻重的旁观者,而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让学生认识到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对手和同伴对自己深刻认识、解决问题,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的重要性。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丰富的生活知识,增长生活经验,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中蕴含的德育内涵,得到思想的熏陶和心灵的启迪,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完善个人品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课堂才会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其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华。教师利用社会有效资源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整合在一起,最终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运用学校资源、设计主题活动、组织学生社团和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四个方面,就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整合实施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将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整合在一起,切实落实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劳动教育的教育性,最终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见,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路,以促进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的充分融合,从而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使学生获得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嘻游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