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1-11-22 03:55廖金良
读与写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文笔自然段写作水平

廖金良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第一初级中学 广西 宾阳 530400)

引言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都会产生一种“得不偿失”的想法:用相同的时间去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效果却远远不如其他的训练。这与写作教学的耗时较长有关,但是也和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离不开干系。想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将完整的写作训练拆解成针对不同方向的片段写作训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写作技能方面的缺点展开针对性补足,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飞速地提升。

1.参照美文进行片段仿写,提高学生的文笔水平

提高文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仿写其他的美文佳句,但是长篇大论的仿写不仅会消耗过多的课堂时间,而且还可能让学生失去对文章美感的敏感性。因此,教师可以节选出文笔优美的片段文章,让学生参照这些片段进行仿写。这样不仅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文笔,而且也可以避免学生在过多的写作练习中麻木了自己的语感和文章审美能力。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文章的文笔优美、技巧高超,教师完全可以借由这篇文章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比如文章当中的第二自然段,就是对“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巅峰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段话的句式,仿写一段类似的拟人句,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另外,文章第四自然段对于“桃树、杏树、梨树”的描写更加彰显了作者的文笔之美,教师可以着重拆解这一自然段的写作手法和美感所在,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文学审美认知,并且让学生以这一自然段为目标进行仿写,让学生也去尝试写出他们眼中的“春天满树花朵盛开”的样子。只有在这样的针对性练习中,学生的语感才能得到快速地加强,学生的文笔水平也才能得到快速提升。

2.通过开篇片段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路

开篇决定了一篇文章的走向和脉络,好的开篇可以“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文章的主题;差的开篇却会导致文章脉络混乱,让读者读起来“摸不着头脑”。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通过片段式的开篇写作训练,加强学生的开篇文段写作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明确文章写作的思路,增强学生的开篇点题能力,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切实地提高与增长。

例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开篇就直截了当地描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相,并且又在第二自然段继续强调了列夫·托尔斯泰长相的粗犷,然后又借由他粗犷的长相描写了他的经历和粗犷面容下的伟大思想。这样的写作方式不仅脉络清晰,而且结构巧妙,读者只需要跟着“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相”这一线索,就可以了解到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轨迹、思想精神等内容。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仿照这篇文章首段的写作方法练习人物肖像的描写。并且,在学生开始练习之前,学生还需构想出如何根据这段描写来引出后续文章的各个段落。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人物描写水平,也可以借此来培养学生的文章构思能力。

3.针对结尾段落着重练习,增强学生的文章内涵

一个优秀的文章结尾,必须要起到强化文章内涵、升华文章思想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针对结尾片段展开重点练习,让学生在重复性的结尾段落写作中掌握提炼文章思想、揭示文章内核的方法。另外,教师还需要教给学生“分-总”和“总-分-总”这两种文章结构,让学生了解到“首尾呼应”对于文章的意义、掌握深化文章内涵的能力。

例如,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故乡》这篇课文的结尾,就将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小学课本上的《少年闰土》就是这篇课文的节选片段,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也提到了“我”与闰土相遇的那片瓜田,与前文形成了呼应关系。并且,鲁迅先生还用“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将文章所想表达的思想进行了阐述与升华。这样的结尾段落会对文章的整体内涵性起到一个增幅的作用,教师需要点明这一结尾段落对于《故乡》这篇文章的意义,并且让学生以这一段为目标和参照,给自己之前的作文更换新的结尾。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在带领学生领略鲁迅先生文章思想的同时,让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得到切实的提高,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寻求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解。

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方向的片段写作训练会锻炼到学生不同部分的写作能力,教给学生不同的写作技巧,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文笔水平增长。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起片段写作在课堂教学上的作用,充分发挥片段写作“碎片化”、“针对性”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完成写作能力方面的查漏补缺,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猜你喜欢
文笔自然段写作水平
流年似水
不要极端在意文笔
满腹狐疑
秋天
《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美丽的秋天
答问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Pocket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