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反思及措施

2021-11-22 03:55黄中平
读与写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生活

黄中平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广平中心小学 福建 三明 365000)

新课标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作文应以贴近实际生活为基础,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它要求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1.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师存在的问题。

(1)作文教学内容本末倒置。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教师经常在作文教学环节中出现教学重点本末倒置的情况,他们过度强调技巧文法的灌输,却忽视了学生个性化情感和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发挥。因此,小学生在进行作文创作时经常照抄照搬范文模板,同质化倾向严重,而这也无法使写作激发出学生的真实情感,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驱动力不足的情况,也导致了在小学作文书写中出现了千篇一律、感情缺失的现象。

(2)只重视作文文学效果,忽略实用效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老师为了追求作文的文学性,让学生通过堆砌华丽的辞藻来贴合文章标准,增加所谓的文学效果。但这样却严重忽略了学生作文的实用效果。脱离实际的文章往往会出现较成人化的语言,这样写出的作文虽然语言精美但是却缺乏实用价值,更不能书写出小学生独有的特色。

(3)作文评判标准不合理。教师在日常作文评判中往往最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因为评判标准的高起点再加上评判模式的守旧不合理,经常在无意间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热情,导致学生丧失写作兴趣。

1.2 学生存在的问题。

(1)写作模式公式化。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往往习惯于书写公式化作文,对于文章的整体布局,遣词排句都有一定的思维定式。因此他们在进行作文创作时只会采用生搬硬套、东拼西凑的方法进行作文写作,这种公式化的填词活动只会让作文空洞乏味,缺少灵魂。这种文章只会给人一种味如嚼蜡的感觉,很难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2)写作内容空洞虚假。学生由于缺乏生活实际经验,因此在作文写作中经常与生活实际相脱离。脱离了实际生活这个创作源泉,文章只能是空洞虚假的,自然也就无法具体表达出生活中的烟火气息,有的只是一味的唱高调。没有生活经验做基础的文章创造是贫乏的,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和发现生活,进而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能够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且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

2.改善小学作文教学问题的措施和实践

2.1 创建适应学生写作的良好环境。作文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以生活为蓝本进行情感体验并将其升华。老师要带领学生用心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大自然的美丽富饶,人世间的温暖关爱以及生活中启示与道理,进而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出发,以自己听到、看到、感受到的真实事件作为写作内容进行作文创作,并且通过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意见赋予文章灵魂,让文章饱含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乏味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作文并不是想象中那样艰难,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赋予了文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内容和素材。

另外,老师要善于打破陈旧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利于写作的良好环境。老师可以摒弃传统写作课程中通过出示一段文字材料或图片来进行写作引导的方式,通过采取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在四年级《推荐一个好地方》写作练习中,老师就可以采取猜谜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轮流向同学们介绍他想要描写的地方的独特之处,让其他学生来猜一猜这个地方究竟是哪里?这种游戏的引导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抓住所要介绍的地方特色,这对于接下来的写作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后,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或图片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这一个个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好地方。这样学生通过亲眼所见、所闻、所感相信能够快速抓住这篇作文的写作重点,在作文写作时思如泉涌。

2.2 设置实践机会。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文写作也一样如此。要想作文生动具体、富有真情实感就要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创建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框架作文。通过让学生全方面多角度地体验生活,他们才能捕捉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事物的变化莫测,这样才能引起他们对生活的思考,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2.3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自主进行角色体验。

(1)创建趣味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新课标非常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能够创建趣味性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生活。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条件率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气息,捕捉生活中的小惊喜,让学生能体会出文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善于发现生活的人。另外要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打破传统命题作文与实际生活不一致的局限性,设计一些贴合实际、贴合学生本身的文章题目,让学生“有处下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例如五年级《介绍一个事物》中,课本中分别列举了动物、植物、物品等等均是学生可以亲身感受,亲眼所见的内容。对于这篇文章的创作,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将作文课堂搬到校园里或课后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植物或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通过亲身体验,相信学生自然会摆脱对作文的畏惧之感,将自己的喜欢的事物介绍的入木三分。

(2)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狭小,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中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人们的高贵品格。例如:五年级第六单元《我想对您说》中,通过整单元的课文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亲情的描写,也在文章中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那么对于这篇作文来说,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创作。

师:“同学们也生活在温暖的家庭里,享受着来自父母、长辈的关爱,那么对于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爱,学生们是否已经习惯忽略?面对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面对父母和我们之间所谓的隔阂,面对父母对于我们的批评教育,大家有什么需要对他们说的呢?把你心里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进行创作吧”。

要想出色完成这篇作文,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重温一下生活中的温情时刻,在平凡的小日子里感受爱的围绕,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小事出发,以自身经历为主进行写作,相信定会思如泉涌。

2.4 注重学生日常积累。在小学生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难以下笔的问题。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素材匮乏,语言也相对贫乏,并且他们难以从实际生活中快速发现与之匹配的写作素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素材积累的引导工作,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日积月累,不仅要阅读名家名作积累好词好句,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多领域开拓眼界增长见闻,并且善于通过日记、周记等形式记录生活中的小幸福,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小学作文教学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但是只要积极转变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课堂,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生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