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

2021-11-22 09:06崔贝贝
现代英语 2021年10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语音听力

崔贝贝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一、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媒介,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听力作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输入过程。听力能力越强,英语综合能力也会越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听力往往是处于被忽视的一环。学生听而不懂,无法理解中心大意或者提取出重要信息。高校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并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欠缺

学生英语听力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较为匮乏。根据教师对学校1235名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69.9%学生认为自己需要补充语音方面的知识,78.9%学生认为自己需要提高词汇量。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牢固,对于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还有很大欠缺。

语音是听力最基本的要素,语音掌握不好的话,辨音能力就会差,那么在听力中就很难识别出正确的词汇。所以准确的发音是听力理解的前提条件。而且语音掌握不好的话,就没有办法区分开一些读音类似的词汇,比如ship和sheep,house与horse等。另外,对于一些常见的语音现象如连读、失爆、弱读等,学生往往也难以适应,从而影响对于听力材料的理解。

词汇量不足,语法薄弱也是困扰很多学生的一大难题。学生应掌握一定量的词汇,这样才能够理解一般的听力材料,并找到其中的重要信息或者细节信息。而良好的语法基础则是理解听力材料的关键。它可以帮助学生提炼句子的主干,筛除冗余信息获取要点信息,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如果学生的语法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理解句子含义都困难,检索信息并找到问题答案或者关键信息更是难上加难,这必然对学生的听力理解造成直接的影响。

(二)听力方法不当

学生做听力时方法不当或者没有掌握相应的听力技巧,这也将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一些学生在做听力练习时,没有养成正确的做题方法,不能判定听力材料内容,没有针对性的听力目标或重点,或者将重点放在词句和理解句意上。这就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到材料的中心思想以及一些重要信息,听完一遍后获得的有用信息少之又少,最终难以获得题目的正确答案。另外,学生没有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不能在听力中记录下材料的关键信息,所以在做题时也就无从下手。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

英语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以及课外学习表现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良好完善的评价机制可以督促激励学生奋发学习,以期达到设定的学习目标,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教师的肯定或表扬。同时,完善的评价机制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而忽略了过程性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的评价机制并不完善。由于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英语听力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一些教学落后地区甚至一直忽略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单单以分数为指标,来评价学生的优劣是不合理、也是不可取的。

(四)教学内容单调

当代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主要依托于各大高校统一选取的英语听力教材,内容往往单调陈旧,练习形式单一。教师通常以教材中的习题为主要练习材料,长此以往由于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而且,每个班级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统一的教材或者教学内容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因而,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要求。比如一篇新闻听力材料,语速过快生词较多,这就远远超出了学生可以理解的范围,显然是不适合作为练习材料的。

(五)教学方法单一

除了教学内容的限制之外,教学方法更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现代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浏览题目、听材料、核对答案。这种单一模式一方面会造成教师备课的懈怠,对于授课内容不熟悉或者重难点把握不当,也无法预测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难点。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可能只依靠教师的讲解订正答案,很少主动提出疑问或者回答问题。那么学习就变成一个被动的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不起来,英语听力水平也无法得到提升。而且,如果学生的听力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本身也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导致提高英语能力难上加难。

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补充基础知识

学生应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补充相应的英语基础知识。在语音方面,系统学习音标知识,纠正自己的发音,确保每个单词发音的准确性。另外,了解掌握各种语音现象(连读、失爆、弱读、重读等)并加以练习,增强语音识别能力和理解能力。词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专门的词汇学习,或者听力阅读等方式不断拓展自己的词汇量。对于语法规则掌握不好的学生,则需要补充基本的语法知识,这样才能够在听力中提取出主要内容。教师也可以整理或者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供学生课下学习或者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注重听力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听力练习在质而不在量,学生在进行听力练习时不要片面追求练习的量,而是要注意培养正确的听力方法和技巧。听力训练应当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生要能够预判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以及重要信息。不管是对话还是短文,都要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首先,快速浏览试题选项,预测材料大意并推测可能的问题。其次,集中注意力,在听力中捕捉关键信息,如 who,what,when,where,why,how等。同时,学生需养成速记的习惯,如对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起因等信息。再次,在听力过程中要有目的性,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注意力集中于有关问题的重要内容上,其他不重要的信息则可以忽略。最后,听清问题并作答。根据所听到的信息快速做出选择,不要因某个题目存在问题,而错过后面的内容。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说话人的意图,提高听力能力,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教师应训练学生听前、听中和听后的技巧。尤其是听力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关键词或者信息,比如转折词、否定词、因果词、时间、数字等内容,能够对所听内容进行检索、预测和取舍。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材料,强化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

(三)完善评价机制

合理完善的学习评价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其英语听力水平得到迅速提升。而且这也方便教师系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和薄弱环节,进而能够给予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帮助。

教师可以建立课前、课中、课后三者为一体的过程性学习评价机制,并辅以期末考试评定等方式作为终结性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体系中,在课前,教师可以发布学习资料或者学习任务,使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比如视频资料,思考问题等。教师可以借助多种网络平台,监测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在课堂上,可以抽取学生进行学习展示,同时教师可以给出客观的评价和指导。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比如小测试、学生互评或者小组互评等方式。这样,才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从而给出更加客观的学习评价。

(四)丰富教学内容

仅仅依托于教材内容,学生的听力水平很难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在信息技术时代,各种信息资源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内容,如英语电影、演讲、歌曲等,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并建构起相关知识体系。目前我国高校一定程度上较为重视听力能力的训练,忽视了看和说的能力。而对于英语学习,看、听、说等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听是基础,说是提升,看是深化,三者都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方法。所以,教师可以依托视频、音频等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强化学生的听力效果。

(五)创新教学方法

英语听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需要创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参与其中,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进行配音活动,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另外,教师也应当学习先进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比如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等。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大学英语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升英语听力水平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协作完成。教师应发掘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不断地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应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强化练习。这样,大学英语听力水平才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语音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微信语音恐惧症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对方正在输入……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