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的探索

2021-11-22 12:36陈宏本
北方经贸 2021年6期
关键词:扩大内需消费经济

陈宏本

(哈尔滨工大集团,哈尔滨 150001)

一、研究背景

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使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全球生产和需求都遭受全面冲击。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是一种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大量注入,大幅扩张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综观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基本上是一种依靠高资本积累的发展模式。资本积累率偏高,导致资本的边际效应递减,经济增长乏力,加上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程度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不合理,经济供给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这些问题长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限制和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发展,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在尽力稳外贸,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正常开展的同时,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全面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保证国内产业、市场、经济社会循环畅通,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扩大内需的战略意义

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内的一个深刻变革,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资源供给约束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约束。需求,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和投资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加之疫情的蔓延,使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进入停滞甚至倒退,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必须做出主动调整,当务之急是要努力扩大总需求,建立起依靠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从长远出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协调可持续性发展,都需要实行扩大内需的战略,着力扩大经济的有效需求,特别是调动居民的消费需求,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方兴未艾,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升级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有效投资增长必然带动消费市场的拓展。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激发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攻坚克难,使疫情和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损失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力,扩大内需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战略,绝不是简单的总量扩张,而是要在增加经济有效供给的同时,积极刺激扩大国内的有效需求,使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合理的基本平衡状态,通过扩大内需,提高社会的消费需求,来克服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促使经济的有效需求和投资的增长协调一致,来协同拉动经济的增长,并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顺利转型,同时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稳定发展外需,努力扩大内需,使我国经济发展着陆新的增长点。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低速增长、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我国的外部需求很不稳定,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为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我国只有扩大内需,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才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能有效防范外向性程度过高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和危机,保证我国经济安全和稳定发展。

扩大内需对促进我国经济平衡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为出口导向;高投资低效能;高储蓄低消费。内需与外需,消费与投资关系失衡,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注入,国内生产产能过剩,项目投资重复建设,致使外部依赖性强,经济波动性大,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处于不利的位置。这种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实行扩大内需的战略。

扩大内需是我国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扩大内需,尤其是有效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直接与我国改善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扩大内需战略,要求我国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努力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把促进经济增长和保障民生紧密联系起来,为我国经济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扩大内需的政策举措

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目前已具备扩大内需的物质条件和技术保障。加上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已形成巨大的国内需求,消费需求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步形成。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重在把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举措抓实抓细抓落地。

实行扩大内需的战略,首先重点是要坚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广大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扩大投资特别是消费性投资的同时,大力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同时发挥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改革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促进作用。要加大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以投资拉动消费升级。

其次要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升内需扩大的空间。通过支持调整产业结构,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要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支持部分外贸产能转向国内市场,帮助企业实现出口转内销。并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三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居民消费预期。要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群众基本生活。通过把大量资金投给基础设施行业,借以拉动钢铁、建材等经济关联度高的产业,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增加劳动人口的收入,这是立足长远又兼顾眼前的间接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措施。积极促进就业,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抓好落实高校毕业生工作,不断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采取增加百姓收入、直接刺激经济的措施,更有效地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拉动本国消费性产业的发展。

四是要推进结构性改革,充分释放内需扩大的潜能。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不断优化所有制结构。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要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尽快消除各种有形和无形壁垒;着力推进规范程序,提升效力,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功能完备、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五是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社会投资合理增长。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调节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大对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增强民间投资能力。

六是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努力扩大农村需求。保障粮食安全,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夯实农业基础。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努力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运行已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复工复产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在疫情防控的战役中,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疫情催生并推动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敢于迎难而上,善于化危为机,把我国发展的内在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一定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迎来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扩大内需消费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论我国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体育消费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
浅谈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