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2021-11-22 12:36马凤莲
北方经贸 2021年6期
关键词:筹资财务人员主体

马凤莲

(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80)

财务管理是微观经济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即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针对筹资、投资、资金运营以及资金分配等行为进行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的主体可以是企业、政府、银行,还可以是各类公益组织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随之带来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财务管理中蕴藏着各种风险,如何有效预防这些风险是每一个管理者亟待思考的问题,现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资金筹集管理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者组织而言,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因此资金筹集需要科学的管理。包括筹集的数量、筹集的方式以及筹集后的使用等。不同方式的筹资成本也会有很大不同,包括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些都属于资金筹集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资金投放管理

资金获取后要选择科学的投放目标从而能够创造更大的效益,这种行为就是资金投放。资金投放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未来的运营管理以及其收益情况,所以在进行资金投放时要尽可能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地降低风险的同时提升其收益。

(三)资金营运管理

资金运营就是资金投放后确保能够按照既定方案规范使用,从而保证最终的收益。资金使用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成本形成的过程,而资金回收可以看作是收益形成的过程。资金运营虽然有相应的方案,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但是其最终目标都是确保资金收益不受影响。

(四)资金分配管理

资金分配简单来讲就是根据组织自身情况以及外部环境、政策等情况将资金使用分配至不同的方向。资金分配同样包括对收益的分配,所以资金分配涉及所有与资金有关系的利益方,在进行资金分配管理时需要得到各方认同,确保各方利益不受损害。

二、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类型

(一)筹资风险

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主体想要实现良性、可持续的发展都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筹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企业或者机构、组织等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必然会主动进行筹资,但是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双方进行交易时就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另外,筹集的资金并非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收益,市场发展瞬息万变,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都会对筹集资金产生效益带来直接影响,这种影响如果失控将会使企业或者组织等陷入发展的困境。所以筹资风险是财务管理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风险。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在财务管理中十分常见。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种投资都会有一定风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或者组织要放弃投资,恰恰相反,而是要通过有效的策略使其在风险与回报的博弈中获得胜利。对于一个投资主体而言,可能产生投资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如政策的波动、投资评估、管理方式、利率调整等。管理者只有在进行投资前做出准确的预判,才能将风险降至最低,这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三)资金管理风险

在财务管理中,资金运营以及分配活动同样存在着各种风险。这些风险既有人为因素风险,也有制度风险等。比如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疏忽而导致的风险,或者由于制度漏洞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经营主体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现代管理学认为,导致资金管理风险的因素越来越多,并且愈发复杂,甚至呈现出隐蔽性较强、金额较大的特点,所以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资金管理风险,从源头将其扼杀。

三、财务管理中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控制意识淡薄

财务管理的概念引入我国相对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市场经营主体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财务管理体系,但是很多企业或者组织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并不深入,风险控制意识淡薄,甚至对财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没有任何警惕性,有些经营主体在财务管理中主观意愿发挥着主导作用,有些则靠着过时的经验进行管理,还有一些经营主体一味地扩张而选择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些都是风险意识淡薄的体现。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风险控制理念,企业或者经营组织也很难最终做强做大。

(二)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

很多经营主体虽然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却没有配套的风险控制制度,制度的不完善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有些内部人员甚至寻找制度漏洞为自己谋利,给经营主体造成巨大损失。另外,还有些经营主体虽然建立了风险控制制度,但是却形同虚设,既没有约束机制,同时也难以落实,久而久之将使管理人员产生消极态度,甚至导致财务人员自身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也会逐渐降低。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不足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很多企业、组织或单位在财务管理中纷纷引入信息化技术。但是财务管理不同于其他领域,数据量相对较大,并且对信息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很多经营主体依然延续旧的思想、旧的方法,不仅导致数据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对财务管理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财务管理信息化不足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很多主体之间信息共享不足,严重阻碍了信息交流的效率,客观上也会增加风险的概率。

四、财务管理中风险控制策略

(一)树立财务风险控制意识

对于任何一个主体而言,在其经营过程中风险不可避免,所以财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只有将风险时刻放在心中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首先,要对经营过程中常见的风险点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更不能一味追求利润将风险置之不理。其次,财务人员要意识到风险并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环节或者特定时间,而是动态的、全流程的,在风险防控时要注意政策的全面性。最后,每一名员工都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控制意识,这不仅仅关系到财务人员,还关系着自己的切身利益,只有有效预防风险才能确保经营主体实现良性发展,才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福利。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财务管理中风险控制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首先,经营主体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针对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要有专职部门、专职人员确保内控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其他部门要积极配合,明确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对于发现的隐患、风险要及时向经营主体反应并根据相关制度做好防范工作。其次,各企业、组织等经营主体要逐步建立风险控制的预警机制。风险防范要贯穿于经营的每个环节,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售后等各环节都要纳入预警的范围。一旦预警机制触发,各部门要本着降低整体风险的目标有序开展工作,尽可能地使风险降至最低。预警机制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完善的,同时预警机制不能脱离于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既要给予经营主体一定空间,同时也要确保及时发现风险。

(三)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财务管理中一旦出现风险需要有高效的控制体系发挥作用,尤其是对于突发风险,如果没有风险控制体系很可能会使风险损失不断扩大,最终给经营主体带来灾难性损失。对于部分经营主体而言,在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时可以适当与保险企业合作,这样能够转移未知风险。其次,在一些投资、筹资等行为中可以采取联合经营的方式进一步分散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对于一些相对较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必须制定相应的预案,这也是减少损失的必要步骤。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财务管理中风险控制需要财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尤其是随着财务管理越来越复杂,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各经营主体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掌握最新的管理方法以及最新的专业知识。其次,在招聘过程中要设定专门的风险控制岗位,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提升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经营主体也要营造学习的氛围,为员工创造提升专业素养的条件,如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聘请财务管理的专家到企业进行授课等,只有财务人员素质不断提升,才能主动地去预防风险、化解风险。

猜你喜欢
筹资财务人员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论碳审计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企业权益性筹资风险管理研究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国有大中型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论中小企业的筹资方式及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