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目标教学法对大学生发展体育学科素养的研究分析——以排球教学为例*

2021-11-22 15:46王夏伟
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排球分组实验组

王夏伟 饶 燕

分组目标教学法对大学生发展体育学科素养的研究分析——以排球教学为例*

王夏伟 饶 燕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451)

以学科核心素养和体育素养为背景,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研究分组目标教学法在高校排球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发展体育学科素养的效果。结果表明:分组目标教学法实施下学生体育学科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和习惯,体育情感和品格、健康知识和行为等形成更为显著。

分组目标教学法;学科核心素养;体育素养;大学生

受教育部的委托,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学者研究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等教育是我国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体育课程是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关键因素,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立德树人”指导思想和任务,已成为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学科核心素养和体育素养为理论依据,对分组目标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对发展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进行研究,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四个排球班的160为学生为研究对象。两个实验组班级各40人,两个对照组班级各40人。

1.2 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4份,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

1.2.2实验法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全体学生进行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协调性等因素的均衡化处理,教学过程由专任教师授课,教学内容、课时和目标、场地设施和器材等均相同。

实验中,把排球正面双手传球、垫球和传垫球组合作为学习内容。把实验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各组指定组长1名,教师讲解示范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模仿练习,教师布置课时目标(如表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在教师指导下,调整本组或个别组员的学习目标,组长负责检查每一个组员的目标完成情况并做记录,以此类推,体育委员负责检查组长,教师下课前抽查各小组目标完成情况,总结并建立档案。对照组按照集中讲解、集中练习、学生自主练习、课后小结的传统模式教学。

表1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传球技术课时目标分解

教学内容计划学时目标一(学时2)目标二(学时2)目标三(学时2)目标四(学时2) 排球理论知识2╳4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和文化背景掌握排球运动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能够执裁一场比赛掌握排球运动的科学的训练方法,能够开出排球训练的运动处方掌握排球运动的健康保健知识,处理一般性运动损伤 正面双手垫球2╳4熟练掌握正确垫球动作,自抛自垫连续10次,使球不落地两人同场面对面相隔2—3米,一人抛球给对面同伴,同伴将球垫回给同伴,完成10次两人同场相隔2—3米,同场垫球对垫5个回个小组成员同场垫球使球不落地,累计30次 正面双手传球2╳4自抛自传连续10次,使球不落地两人同场面对面相隔2—3米,一人将球抛起,用传球技术将球传给对面同伴,完成10次两人同场相隔2—3米,同场传球对传5个回个小组成员同场传球使球不落地,累计30次 传垫组合2╳2两个隔网传垫,10个回合小组成员,多人传垫使球不落地,累计100次

1.2.3数理统计法

用EXCEL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组目标教学对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影响

表2 试验后两个组达标成绩差异显著性检验

指标实验组对照组T检验 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 正面双手垫球8.71.686.42.08P>0.05 正面双手传球8.92.066.82.39P>0.05

经过10周20个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后,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考核指标为正面双手传垫球和综合评价,每位学生2次考试机会,同伴用传垫的方式将球从球网上方给考试学生,考试学生在排球场进攻线以外分别用垫球和传球的方式接球,考试学生按要求分别传球和垫球,每项技术连续10次使球不落地为满分。

教学中发现,实验组80%的学生为完成技能考核,会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进行练习,技能不断提升,课堂考核表现突出,得到师生们的认可,感受到了排球运动的乐趣,逐渐形成了参与运动的习惯。而对照组的学生几乎没有人在课外时间进行排球技能的练习。

2.2 分组目标教学法对学生体育情感和品格的影响

在教学中观察学生发现,在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实验组的学生表现出更为突出的体育品德,他们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非常的勇敢,敢于挑战自己。排球垫球技术需要用手臂击球,初学者不仅不适应这样的用力方式,还忍受不了手臂击球的疼痛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勇敢顽强,他们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练习,在完成目标之前,很少有人会放弃。在完成“小组多人传垫30次”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团结协作、相互尊重,高度的团队责任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小组成员们为了完成目标,相互鼓励,在多次失败最终齐心协力完成目标后不约而同欢呼,并且会继续练习,与同伴一起进行隔网小比赛。而对照组在老师集中讲授之后,60%的人在做与排球不相关的事情。

2.3 分层目标教学对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表3 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

选项实验组(%)对照组(%) 了解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10089 了解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88.380 会处理排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76.723.3 掌握排球运动保健知识5927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5326 基本掌握排球的比赛规则6736 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7834

表3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表现比对照组学生更为突出。传统的教学法以老师为主导,直接讲授健康知识、排球运动保健知识及排球比赛规则等,在对实验组进行这些知识的讲授时,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把知识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不断强化,还会定期对学生提问和抽查,这些教学设计对实验组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更为突出。对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组高达90%,而实验组仅为50%,对排球比赛规则的掌握,实验组学生通过完成既定目标76.7%的学生能够掌握,而对照组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讲授的被动吸收,最终能够掌握的仅为23.3%。可见,在分组目标教学法的大环境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了高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得到了发展。

3 结论

3.1分组目标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对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方面都有积极效果,分组目标教学法的学生对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理解深入要优于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学生对排球比对规则的掌握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远低于实验组。

3.2分组目标教学法实施下的学生不仅运动技能掌握优于对照组,自主学习意识和参加排球活动的积极性也要优于对照组,学生更愿意花费更多的课余时间参与排球这项运动。

3.3分组目标教学法学生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作,使大家共同进步,形成高度的责任感。分组目标教学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克服困难,勇敢顽强,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展现出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在体育情感和品格的培养效果更为明显。

[1]于素梅.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J].体育学刊,2017(4):5-9.

[2]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3-25.

[3]王光明.基于学科素养的课程改革路向探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9(3):10-12.

[4]马肇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立论基础及体系初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4):134-136.

[5]《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J].天津教育报,2016-09-14.

[6]季浏.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体育科学,2018,38(2):3-20.

[7]马丽君.基于目标式教学法的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1):138.

[8]黄频捷.目标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0):130-132.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Group Target Teaching Metho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E Attainment--Taking Volleyball Teaching as an Example

WANG Xiawei, etal.

(Zhengzhou Electric Pow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Zhengzhou 450451, Henan, China)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科素养视域下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ZDJH-379)。

王夏伟(1990—),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排球分组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分组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最复杂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