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2021-11-22 15:46曾旭升
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乒乓球身体素质技巧

曾旭升

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曾旭升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多球训练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较多。文章对多球训练法实施的意义、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应用策略,旨在为有效改善现有教学不足提供参考。

多球训练;高校;乒乓球;教学;应用策略

多球训练法是一种有效提高训练者击球技巧与身体素质的高效乒乓球训练法。该训练法不仅可以有效的让学生不间断的接受各种击球训练、提升训练的针对性,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与打球习惯训练学生某一类型的击球能力、夯实学生的乒乓球基础、保证学生球风的多变、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1 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 牢固学生基础,提升学生运动水平

对于任何人来说,在学习一项新的体育运动时,无论其先天身体素质如何,他们都可能会出现身体不协调的现象,因此影响学生技术动作的规范流畅。而针对这种情况,身体素质高、协调性好的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训练能够快速的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有效解决不协调的问题,迅速掌握体育运动技巧。但是,对于部分身体协调性比较差的学生却无法快速调整自己的动作,其只能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体育教学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学习不同,学生诸多体育技能的获取都需要反复的机械练习,进而形成肌肉记忆,掌握所学知识。以乒乓球教学为例,学生要想准确控制乒乓球的运动路线、飞行速度和旋转角度等,必须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逐步形成条件反射,为后期学习更高难度的乒乓球知识做好准备工作。

1.2 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发展的基础所在,在乒乓球课堂上,学生最终能够获得知识的多少,实际上并不取决于教师讲解了多少知识,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是否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因为教师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在将乒乓球的工作技巧传授给学生之后,学生只有自己不断的去练习和钻研才有可能获取更高难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如果学生学习乒乓球知识时,无法在预定时间内掌握教师所讲解的动作和技巧,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容易受挫,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己过于愚笨,产生自我怀疑,因此降低学习兴趣。而多球教学法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乒乓球的运动技巧,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更容易获得成功感,收获满足,学生的学习信心更容易被树立,学习欲望也将得到更好的激发。

1.3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乒乓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其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身体素质,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我国知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马龙等之所以能够在无数比赛中获得冠军,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坚定的意志品质,花费了大量时间反复练习。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借助高强度的多球训练法,可以加强学生对乒乓球的训练强度,提高学生的运动量,持续性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心理和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良好品质的形成不仅会对学生乒乓球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帮助,同时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未来走向社会也有较为积极的帮助。

2 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多球训练的不足

2.1 教学训练与实际比赛的差异性

多球训练法一直是以快节奏、快速打球的方式训练学生,某些情况下这种训练节奏的速度与强度甚至高于比赛,但实际上这种训练与实际比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异。在多球训练中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多,如各种球风的灵活应对、与各种不同对手的对练等等。在高校中乒乓球教学主要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即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选修课和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必修课与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要求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多球训练的强度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当前高校中除了体育院系的乒乓球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对于乒乓球的教学要求并不是很高。同时,高校在实施多球训练时,不论是练习时间、学生水平甚至是教师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把握都不是十分充分,这些都对多球训练的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实际比赛与日常练习中多球训练的效果都不是十分的理想。

2.2 学生与教师间的比例失衡

多球训练不同于简单的乒乓球基础知识教学,教师在应用多球训练法提升学生的乒乓球知识时,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训练。但是,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乒乓球教师与学生之间比例失衡,教师实际上是无法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指导。当前,大部分高校乒乓球教师数量有限,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负责三四十名学生的教学工作,而一节体育大课则只有90分钟,每周开课两节,因此教师往往难以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指导。在进行多球训练时,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学生与学生进行对练,学生所掌握的乒乓球知识比较是有限的,部分学生甚至在训练中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这也就降低了多球训练在乒乓球教学中的效果。

3 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应用策略分析

3.1 根据学生需要制定科学训练计划

不同学生对于乒乓球学习的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如有的学生对于乒乓球充满了兴趣,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他们在进行多球训练时参与积极性也就更加强烈,这一类学生不仅愿意在课堂上配合教师的训练,在课下还会自主花费时间开展训练活动。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乒乓球学习的兴趣不高,只是因为乒乓球是自己的体育必修课或者是无意间选上的选修课,要在学期末获得相应的学分,因此不得不学习乒乓球球知识,这一类学生学习乒乓球具有强制性色彩,对于多球训练的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而对于体育院校乒乓球专业的学生来说,多球训练则是他们必须要掌握的训练技巧,因此他们必须要实施高强度多球训练。在开展多球训练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对于乒乓球这项体育运动的兴趣偏好,然后从科学、安全、体力等多个角度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训练过程中,如果训练强度超出学生承受强度,那么可能会导致学生身体疲劳过渡,反而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年龄特征、体力消耗、性别等合理的安排训练间歇时间,有效缓解学生疲劳训练问题,保证训练效果达到相应的目标。

3.2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打球习惯

乒乓球与跨栏、高尔夫球、棒球等体育运动项目不同,其具有平民化的特点,该体育运动项目所需要的成本比较低,只要有乒乓球台,乒乓球爱好者只需要准备一副球拍、一个乒乓球就可以即时进行乒乓球运动。而且许多中小学都建设有乒乓球台,因此,进入到大学之后,许多学生对于乒乓球这一体育项目并不是十分的陌生,有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球技了得。但是,在中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经受过专业的乒乓球训练,在自主学习乒乓球知识时没有人对其进行专业指导,有的学生甚至在练习和打球时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说握球拍的姿势不对、发球方法不当等等。在进行多球训练时,如果学生不良的打球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那么可能会加大训练难度、降低训练效果。因此,在应用多球训练法时,教师还需仔细观察学生的打球惯用姿势和方法,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保证学生的握拍、击球姿势、脚步、站位等都是规范合理的。在日常训练中,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打球习惯,既能够提高训练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学生在比赛中违反相应的规则。此外,建立在良好打球习惯之上的多球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属于自己的打球风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乒乓球素养。

3.3 落实好多项技术混合训练

在乒乓球知识学习过程中,随着学习练习时间的延长,练习强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将会不断提升,同时其所掌握的乒乓球知识也将越来越多。此时,在应用多球训练法时,教师也可以仔细评估每位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情况,对现有训练方法进行优化。如在训练时,可以尝试将多项混合训练融入到乒乓球教学中,在学生借助多球训练法完成单项击球训练之后,加强其他乒乓球技术的训练,将学生在前期学习的技巧综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自如的应对不同的球风,掌握不同球风的技巧方法,提高学生在日常对练和比赛中的应变能力,提升训练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各种球技学习已经结束,并且全部熟练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连续进行10组组合接球技巧训练,在此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来球的速度、运行方向以及力量等应用不同的技巧向对手回击。在训练工作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总结和分析自己在训练时那些方面实施得比较理想,那些方面还有所欠缺,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乒乓球知识,提升其乒乓球综合技能。

4 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如上文所述,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应用多球训练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乒乓球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乒乓球素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用多球训练时,依然有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应用多球训练方法时,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对训练方法进行优化。

4.1 多球训练不能完全替代单球训练

多球训练在乒乓球教学中的作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即便如此,教师也不能让多球训练完全的取代单球训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多球训练法应用期间,球体的位置及运动路线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只要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会掌握这种运球规律,但学生的思维模式很容易被固化,这样学生的应变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学生可能会陷入瓶颈期,感觉自己的乒乓球技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认为该训练方法的作用效果不佳,因此对于训练工作实施的积极性大幅度降低,训练态度敷衍塞责,这种心态长期性持续下去,对于学生乒乓球技能素养的提升显然是极为不利的。但是,如果此时教师能够适当的融入一些单球训练法,同时结合学生的乒乓球技能掌握情况,寻找两种训练方法之间的平衡点,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一步发挥多球训练的优势作用。

4.2 控制好多球训练的尺度

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多球训练法时,教师还需控制好多球训练的尺度,坚持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各项训练工作。在应用多球训练法之初,要选择低强度的训练模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查看学生能否适应教师所制定的训练强度。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还需保证学生掌握教师所教授的所有动作技巧,不能只是简单的追求教学进度,而是要以学生知识掌握为教学的根本,在其掌握了相应的技巧之后,再进行更高难度的训练。此外,教师还应当坚持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相信教师已经发现了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学习乒乓球时的学习表现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在应用多球训练时,教师针对所有学生都制定相同的学习目标,那么有的学生可能无法承受相应的训练要求而感到压力巨大,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样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能力提升的。因此,教师还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之间能力存在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目标,保证每个学生的乒乓球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4.3 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多球训练法应用期间,实际上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多球训练法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灵活的方法,所涉及到的乒乓球技术项目繁杂,教师只有掌握了比较全面的乒乓球技术,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较强的观察和沟通能力,这样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予以科学的指导,发挥多球训练法的作用价值。

总之,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不论应用何种训练方法,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乒乓球知识和技能,提升其体育综合素养。多球训练法可以有效的巩固学生的乒乓球基础,提升其运动水平与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应用多球训练法时,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身体素质、能力水平等,科学的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切实提升学生乒乓球技能水平。

[1]刘桐彤.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13.

[2]李天健,钱健.多球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2):44-45.

[3]宁启璜.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8):47-49.

[4]孙玉,张予云.多球训练对普通高校乒乓球专项班的教学应用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6):84-85.

An Analysis on the Paths for Application of Multi-Ball Training in Table Tennis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ZEHNG Xusheng

(Suzhou Art & Design Technology Institute, Suzhou 215104, Jiangsu, China)

曾旭升(1965—),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乒乓球方向)。

猜你喜欢
乒乓球身体素质技巧
乒乓球悬浮术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锻炼
新发现
指正要有技巧
乒乓球与大铁球
提问的技巧
迷你乒乓球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