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视角下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分析

2021-11-22 16:4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财会学习 2021年15期
关键词:权责会计工作会计制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引言

政府会计属于我国会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不断深化的现实背景下,所采取的会计制度需要疏通其自身与社会发展现状间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必要的改革调整。自政府会计制度2019全面实行以来,权责发生制的推广力度日渐加大,对政府开展相关会计工作的影响亦日渐加深。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特征的把握不够明晰,致使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存在着部分桎梏,对行之有效改革路径的探索需求日益强烈,这也已成为政府开展相关会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一、权责发生制下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契合政府财政管理目标深层次拓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的职能亦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进行财政管理的目标也得到了显著的拓展,以往仅仅针对维护财政预算平衡的工作导向正日益转变到集财政预算平衡、政府资产管理、行政成本控制、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等于一体的更为丰富的工作内容体系。为了防止会计工作人员对权责发生制改革工作的运行产生抵触情绪,必须对会计基础的含义和适应性工作进行足够的铺垫。政府财政管理的目标在数量上更多、在性质上更为复杂,不单单需要对财政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予以反映,还得将财务运行成本、风险管理等深层次的内容展现出来。权责发生制视角下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就是对这一现实需求的精准契合,同时这也是为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裨益其决策的完善化、合理化。

(二)促进政府会计核算财务收支范围完善的迫切需要

收付实现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预算会计进行核算的计量基础,即政府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主要以实际收到以及付出的款项为标准,这一模式在施行过程中时常出现支出混淆的问题,预算成本无法在核算预算支出时得到较为准确地反映,这在无形之中增加政府履行受托责任的难度。立足于权责发生制下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以使得政府财务收支细致化的信息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反映,并能够有效地促进政府会计核算财务收支范围完善,从而使得政府财务信息更为准确。

二、权责发生制下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特征分析

(一)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亟待建立

新形势下,社会经济体系的深刻变化给会计核算的内容及监督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传统会计制度的僵化、片面化弊端日益凸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会计制度的改革,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政府的会计工作需要密切结合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旧制度中与现实需求不相匹配的部分予以规范性的修订。然而,近年来的改革实践,其对制度中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变化的力度仍然不够大,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亟待建立起来,以切实体现出政府会计工作动态管理的特点。

(二)会计计量基础由收付实现制转向权责发生制

从政府会计计量基础的层面来看,收付实现制转向权责发生制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以往的会计制度仅能反映出当年财务状况,且完整性与细节性较为欠缺,权责发生制则可从多个方面对政府的财务状况予以细致的呈现。再者,根据目前已出台的相关文件来看,推行权责发生制的基础逐步筑牢,各项费用的明晰逐渐规范化,政府相关成本的合理归集也日趋标准化,这为政府科学地把握自身运转成本并予以准确地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府据此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各类资源,提高政府部门的社会公信力。

(三)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实现动态的分离与衔接

权责发生制视角下的政府会计制度,根据其核算体系可划分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个部分,此二者的关系在全新的形势下表现出既适当分离又相互衔接的动态特点。适当分离具体表现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所分别对应着权责发生制以及收付实现制,工作人员在制定相关报告时需要做两份以供不同部门了解。相互衔接则意味着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二者并不是割裂的,而是需要以合作交流来确保财务工作的完备性,通过不同会计要素间的协调,以期能够将政府会计部门真实的财务状况全面充分地反映出来。

(四)政府会计核算内容及对象得到拓展延伸

权责发生制视角下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府会计目标的拓展,并进一步延伸了会计核算的内容以及对象。较之以往政府会计目标以服务对应管理者为主,拓展的部分有:所反映信息的时效性、政府受托责任等。会计核算内容方面,增加了政府成本核算的部分;会计核算对象方面,延伸到了政府的资产收益状况、预算资金变动等。

三、权责发生制下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路径探析

(一)不断完善政府会计工作机制

政府会计工作机制要不断地完善,具体的工作方向可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基础数据的科学处理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财政部门需要在全面把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原则以及具体采用方式的基础上,能够翔实、完备地提供收入、费用、资产以及债务等方面的数据,资产的清查要对各类情形予以清晰的认定,债务亦需要对其予以明晰、系统的分类,让政府进行资产负债核算能够拥有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撑。其次,与政府各类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需要建立起来,对会计制度改革所涉及的部门而言,需要对相关改革进展予以必要的支持。

(二)认真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

幅员辽阔的大国属性决定了我国政府对应的层级众多,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重视实施成本,这就要求必须为改革的推进做好先期的准备工作,如新会计制度在施行过程中的具体举措等。同时,要结合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部分突出问题,结合多方面因素予以综合考虑,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调整,为后续改革的全面铺开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以会计信息质量为导向强化政府财务会计核算

强化政府财务会计核算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需要合理地设置好政府会计科目,同时优化账务处理方式,以财务会计核算的强化契合政府会计目标的拓展延伸。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等要素内容要引入到相关工作,并通过权责发生制予以反映。此外,基于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考虑,核算的内容还应当进一步地细化扩充,如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政府储备物资等。立足原有的会计科目,债务预算收入、预计负债以及受托负债等科目也应当增添进来,并根据日后融资渠道可能产生的发展,对科目予以持续的增添。

(四)立足权责发生制充分发挥政府会计管理功能

首先,预算资产、核算资产、决算资产三个阶段需要保持内在的一致性,不能有所偏离;其次,政府会计的具体信息应当在工作实践中予以落实,做到能够将其应用到财务管理过程中去,成为相关决策的科学依据;最后,针对政府会计所提供的各类基础信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政府完整的收支情况以及债务承受能力予以总结,成为管理者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

(五)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积极促进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化

权责发生制引入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涉及的工作内容更为细致,准确性要求更高。在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将其引入到政府会计工作实践中,能够显著地提升相关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政府要密切结合实际过程中开展相关工作的现实需要,不断优化自身会计信息系统,兼顾硬件以及软件平台两方面的内容对其持续的予以完善改进,以期实现对财务信息的动态管理。另外,需要大力培养兼具信息技术运用以及财务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以素质的提升推进权责发生制的落实与深化。

结语

综上所述,权责发生制视角下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明晰改革的具体特征,认识到会计工作所发生的全新变化,并不断完善政府会计工作机制,以会计信息质量为导向强化政府财务会计核算,立足权责发生制充分发挥政府会计管理功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积极促进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化,努力探索契合现实需求、提升会计工作成效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新路径。

猜你喜欢
权责会计工作会计制度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分析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分析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