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院校女排精神理论研究

2021-11-22 21:31明,王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中国女排女排

张 明,王 璞

(1.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排球运动学院,北京 100084;2.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091)

2019年9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排球项目文化本身就内含丰富的思政资源,女排精神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的回信中说道:“希望你们继续带头拼、加油干,为建设体育强国多做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女排精神就是巨大的正能量,需要高校教师去继承、发扬和传递。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上述讲话精神和相关文件精神,本文从女排精神的发展历程着手,梳理女排精神内涵的演变历程和特征,总结新时代学习女排精神的意义,以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院校女排精神理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对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教师进行访问,探究女排精神的内涵及历史脉络,并剖析女排精神的时代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女排精神内涵

2.1.1 “五连冠”时期的女排精神内涵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上,以7战7捷,荣获第一个世界冠军,这是我国“三大球”项目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全国上下人心振奋。此后,中国女排在1981—1986 年连续创造了征战世界大赛“五连冠”的辉煌成绩。在中国女排姑娘1981年至1986年获得“五连冠”的过程中,各家新闻媒体不仅如实报道了中国女排的竞技体育成就,也积极对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的牺牲精神和在国际赛场上的拼搏精神进行宣扬,并将这种具有爱国主义的牺牲精神和拼搏精神与当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女排精神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牺牲精神和拼搏精神,是国家、政府和人民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应然选择。

2.1.2 两段低谷时期的女排精神内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中国女排的低谷时期。随着“老一代”女排运动员逐渐退役,中国女排竞技成绩急速下滑。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3类重要比赛中,中国女排没有站在最高领奖台上。而就在那个年代,永不服输、永不放弃是低谷时期女排精神的重要内涵。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中国女排走出低谷,实现突破。

2.1.3 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内涵在中国女排发展进入最艰难时刻,郎平出任主教练,成为中国女排“新生代”的缔造者,带领中国女排迈向新的征程。2014 年,中国女排获意大利世锦赛亚军,这是16年来中国女排参加世锦赛取得的最好成绩,也是继2013年亚锦赛“阴霾”消散后的提振民心之举;2015年的女排世界杯赛,中国女排时隔11年再夺世界冠军;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更是时隔 12 年重回世界之巅。女排精神的内涵伴随着中国女排的成长而不断增添新内容,既折射出中国女排成长的印记,也彰显时代变迁赋予女排精神的不同意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指出,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这对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给出了明确界定,道出了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实质和精髓。

“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是女排精神的核心内涵,因为爱国,所以奉献,因为爱国,所以拼搏、刻苦训练。为祖国荣誉而战、为国争光是体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女排自成立起,一直坚守着这份初心和使命,执着地追求着这份崇高理想。

拼搏自强是女排精神的实质。中国女排把竞技体育的本质——拼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女排3次奥运会夺冠均是在不利的形势下实现惊天逆转、反败为胜。中国女排在压力下不逃脱、困难面前不低头、失败面前不退缩、永不言弃、每球必争、赢了也要全力以赴、输了也要竭尽全力。

团结协作是女排精神的精髓,是集体主义精神在团体性项目中的体现。在接受采访时,郎平和很多队员认为,团队精神是女排精神的首要内涵。她们每个人都牢记“中国女排就是我,我就是中国女排”,充分发挥了优秀团队“1+1>2”“6>6”的系统功能。

永不言弃是中国女排的制胜法宝,是女排精神的基石。中国女排从成立之日起,一直保持着不服输的劲头,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比赛中,面对困难从不畏惧、迎难而上。正如她们的选择那样,中国女排将为国争战当作最高的追求,无私地奉献自己,将祖国荣誉作为最好的止痛剂,抚慰一切苦痛。面对困难永不言弃,即使有重重阻力,但每当祖国需要,中国女排就会响应祖国的召唤,承担起祖国交付的重任。

2.2 女排精神的特征

2.2.1 女排精神具有辐射性1981年,中国女排第1次夺冠意义重大,女排的胜利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形象,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人的实力。“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振兴中华,不能空谈。”这是1981年11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员《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文章中的一段话,它将女排精神与振兴中华联系在一起。当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女排的热潮,各行各业都争先向女排学习。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人走出精神低谷,积极投身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2.2.2 女排精神具有示范性女排精神是集体主义价值观能够成为整个社会精神所代表的道德风向标,对塑造青年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文化认同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女排精神具有独特的价值,蕴含着优秀的体育品德。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成功卫冕,成就了“十冠王”。全国又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情,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一股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合力。

2.2.3 女排精神具有时代性女排精神是经过长期积淀所形成的中国特色民族文化产物,其鲜明的民族精神对于国人的激励作用和示范性早已超越体育的范畴,既成为体育领域的精神代表,也强烈升华为民族精神的符号之一,成为全民族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

2.3 学习女排精神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的回信中说:要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女排精神就是巨大的正能量,需要去继承、发扬和传递。首先,体育强国的建设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竞技体育发展的优秀范本,为我国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榜样示范的力量。其次,强国建设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应把女排精神这股正能量传递辐射到各行各业。当年的“五连冠”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人,让全国人民充满了信心和斗志。女排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情,产生出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一股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合力,鼓舞各行各业的人们为国争光,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应对国际国内很多的竞争和挑战,都需要像中国女排那样咬牙拼,迎难而上。总之,女排精神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和振奋民族精神的途径。今天学习女排精神,希望能从中吸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并把其融入体育院校排球专业大学生的日常学习、训练,帮助体育院校排球专业大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真正承担起“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责任。

3 结论与建议

女排精神是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女排精神的特征具有辐射性、示范性和时代性;体育强国的建设、发展都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基于课程思政背景,将女排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排球课程,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中国女排女排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女排世界杯夺冠电视观后作(外四首)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事件
王者归来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