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有效途径分析

2021-11-22 03:55林长华
读与写 2021年16期
关键词:指针周长学困生

林长华

(福建省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 福建 南靖 363604)

引言

如果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就过早的沦为了学困生,无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那么日后的学习难度则会越来越大,直至彻底无法跟上课程,届时已经没有了成功转化的可能。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小学这一重要的阶段,尽可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使每一名学生都有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可能。

1.培养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兴趣是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核心因素之一,很多学生都有着很强的数学学习天赋和聪明的头脑,但是却由于认为这门学科过于枯燥而不愿主动学习,时间一长便成为了学困生。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无法强硬的将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想让他们主动学习,必须先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师要先从自身找原因,如果自己日常的授课方式千篇一律,毫无吸引力,很明显是无法吸引小学生的,必须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体会学习的快乐,重燃学习的热情[1]。比如,在“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了一张自己制作的剪纸图案,在黑板上为学生演示了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使他们初步辨别了平移与旋转的区别。接着为了巩固概念,也为了吸引学生,我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许多图片,将图片的顺序打乱,让学生以图形1,图形2和图形3为依据,从混乱的图片中分别找出三张图在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看谁最先完成任务。带有竞争性的比拼环节以及屏幕上丰富的画面吸引了学生,全班学生共同寻找的热情也带动了学困生,他们的注意力异常集中。最终我故意选择了几名学困生到屏幕前来指出答案,让他们备受鼓舞,获得了巨大成就感。

我相信,只要教师想方设法的为课堂赋予魅力,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一定会转变。

2.为学困生设定特殊的学习任务

学困生的知识量和学习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已经处于落后水平,如果教师要求他们完成统一布置的学习任务,无异于让他们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会极大的打击他们的自信,最终索性放弃。无论是由于学习兴趣不足还是先天天赋不够而沦为学困生的学生,都有渴望被赏识和肯定的心理,但是总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一味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和同学的嘲笑,令他们自尊心受挫,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阴影,赌气放弃学习。抓住小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应该以学困生的学习基础为依据,为他们制定出一些难度较低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在努力后能“尝到甜头”[2]。

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的内容前,我就为班级中的学困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前任务:观察家中的时钟,看一看时钟里面有几根指针,记录下最长的指针行走一圈跳动的次数,观察最长指针跳动的过程中,其它两个指针的变化。这样的任务任何学生都能完成。上课后,学生们汇报自己的成果时各个胸有成竹,成功的说出了“秒针转动一圈一共跳动六十次”,“秒针转动一圈,分针走动一小格”这样的准确结论,而我也对他们的发现表示了充分肯定,并说道:“多亏了你们的观察和发现,帮助其他同学认识了时、分、秒,你们为这堂课开了一个好头!”在这次的鼓励和肯定后,学困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果然更加积极了。

除此之外,在完成部分知识的教学后,教师也可以适当放宽对学困生的要求,普通学生一堂课完成的习题,可以让他们用两天来完成,第一天巩固概念,第二天再尝试计算,放低要求才能让他们跟上学习进度[3]。

3.给予学困生特殊帮助

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照顾到绝大部分学生的进度,进行统一化的教学,留给学困生的时间并不多,那么在课下,应该给予这部分学生一些特殊的辅导,为他们“开小灶”,总结一些特殊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比如,在学习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我发现部分学困生还没有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基础不扎实,于是在课下专门为他们补习了长方形周长的相关知识,要求其按照同样的思路来计算正方形周长,理解公式。有理解困难的学生,我让他们用木棍摆一摆图形,用绳子测量一下长度,通过动手实践实现概念由抽象到形象的转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结语

综上,学困生作为班级中的一员,应该得到特殊关注,教师决不能过早的放弃他们。每一名小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小学的基础知识每一部分都至关重要,教师要不厌其烦的为他们补充,帮助全体学生跟上整体学习步伐,改变学习的态度和错误的学习方法,从小以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及扎实的知识基础,获得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指针周长学困生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圆的周长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郊游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为什么表的指针都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
浅析C语言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