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反思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2021-11-22 03:55张明纪
读与写 2021年16期
关键词:例题框架效率

张明纪

(贵州省凯里市第五中学 贵州 凯里 556000)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反思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一种核心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够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和合理质疑的能力.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来说有了更高的要求,内容更加枯燥,那么相应的,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对数学能力的反思与强化,让数学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掌握,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中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在尊重学生个体性和主体性差异的同时,深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都得到显著的提升,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1.初中学生培养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1.1 提高学习效率。初中阶段,熟练掌握知识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而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时候,通常比较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反思能力的真正内涵,在固定的思维上进行创新.例如,在解一道经典例题的时候,教师往往告诉学生最适用的解题方法,却忘了每道例题都有自己本身的特点,虽然在思考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但是却没有自我反思的过程,没有新的解题思路或者无法完全掌握这种方法,如果注重创新,那么学习效率会有更大的提高。

1.2 构建知识框架,培养创新能力。和小学不同,初中虽然每一章都有关联,但是初中知识更加具有抽象性以及理论性,学生很难把这些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造成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不足,学习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培养反思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回顾、串联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培养数学反思能力,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一个知识细节,并从反思过程中寻找这些数学问题的相同特征,使它们之间有关联的地方能够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框架。

2.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措施

2.1 课前预习,探索新知。课前预习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助于开展高效的数学课堂。学生在预习过程的中,能对自己不理解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查询有关资料深入研究,在解读过程中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而顺利理解新知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预先了解重难点,进而在课堂上有侧重点地听课,这样能够有效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时,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需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结合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这部分内容较难,学生要在不断反思中找到突破点,对书本上典型的例题进行多次分析,直至理解。所以,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2.2 构建框架,自主学习。初中教学中各知识点相互联系。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教学资料的帮助下构建一个框架,对基本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在思考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明确哪些知识应该放上主要精力,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并对自己的做题方法和思考方式进行反思,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初步”时,学生要结合生活中的几何原型,认识一些简单的(长方形、棱柱、棱锥、球之类)几何图形,从而理解课本中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们直观的感受和近距离的观察,认识到点、线、面、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突破和提升,培养反思能力。在教学课堂中,学生要及时记录听课笔记,逐步掌握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和作图过程,与他人积极交流,在反思别人的学习经验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度。在后面的习题中,学生可在解决疑难、内化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

2.3 课后复习,巩固记忆。有计划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劳逸结合。在初学教学过程中,仅靠教师在的教学难以使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内容,教师要掌握好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后复习时间,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首先,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时间浪费;学生需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回忆,把自己没有理解透彻的内容整理记录,利用学习笔记进行反思,对教学例题再次分析,把它涉及的所有知识点尽心整理,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学习效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根据学生主体地位的差异,在合理的教学计划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让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的培养,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例题框架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