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结合的有效性研究

2021-11-22 03:55
读与写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五角星口诀乘法

周 洁

(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 福建 南平 353000)

1.算理和算法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何记忆口诀和运用口诀是是算法,但是同学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乘法口诀,还有待进一步考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对算理和算法进行混合教学。在实际上,算理和算法是两个概念独立存在的,算法是指如何操作计算,而算理是指计算的数学原理。通常情况下,算法主要是对计算操作方法的解释,算理是解释为什么这样计算操作。在学习《9×9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运用属于算法内容,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计算的原理则属于算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讲解。

2.课堂教学设计

2.1 9乘法口诀的课堂教学设计。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自主探究9乘法口诀,并理解其中含义。

第一,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师:“二九十八”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在黑板上书写出两个九和九个二。学生观察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内容。)

师:9+9=18这一公式如何运用乘法公式来表示?

学生:2×9=18;9×2=18

师:除了算式之外,还可以如何表达?

学生:通过绘图来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绘制图画。)

师:请说一说你们画的图要表达什么意思,如何用这幅图来表达算是乘法口诀?

学生依据教师的提问与同桌各挑选一句乘法口诀,在图中进行表示,并讨论分析。

第二,教师依据9乘法口诀的算理,选择其他三种不同的算式进行依次讲解。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九二十七”的图样,并要求学生讨论图样所表示算式的含义。随后,教师总结出:不论是三个9,还是九个3,都可以用3×9=27或9×3=27来表示。针对“四九三十六”和“六九五十四”这两个图样,依照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最终的表达算式,即4×9=36;9×4=35和6×9=54;9×6=54。

第三,课堂总结,并布置作业。教师通过绘图和算式表达公式的讲解,让学生依次完成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五九四十五、八九七十二这些乘法算式。

2.2 寻找乘法算式规律的课堂教学设计。这一课程要求学学生寻找乘法算式的计算规律,加深口诀的记忆。

第一,教师引导学生大声朗读乘法算式口诀,并对仔细观察算式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第二,针对找到的规律,教师提出“如何利用规律加深对口诀的记忆”这一问题,让学生们举例子回答问题,即如果忘记七九是多少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思考。

第三,教师总结记忆乘法算式口诀的规律,发现可从画图的方式找寻其隐藏的规律。

师:(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0个方格图片),在第一行每一个五角星图案中都有一个9,那么两行五角星图案中总共有几个9?如何用算式表示?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板书写下比20少2就是18,2×9=18)

师:(教师在黑板上接着在第三行的五角星图案中依次写上9)现在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九?(3个9)那3个9比几十少几?是多少呢?你能看出来吗?(生回答,师板书。)

师:从这些图的五角星个数中,你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几九就是几十减几。)

3.教学案例总结

3.1 算理算法相结合,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汇总,教师必须要向学生讲清算理与算法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表时必须要明白计算的原理,虽然90%以上的学生都是凭借记忆把乘法口诀倒背如流,但是乘法口诀中的算式如何算出来,为什么这样计算,几乎很少有学生清楚知道其中的算法与算理。

3.2 数形结合,顺势而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过,在学习数学时,将数字与图形结合是最好的,当没有图形时,数字不太直观,很难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因此,在学习某些数量关系时借助图形,可将抽象概念进行形象化、直观化处理。从教学案例来看,教师在把数量与图形结合过程中,也需要建立一个理性支点,合理运用图形来表达数量关系。

猜你喜欢
五角星口诀乘法
拼五角星
口诀与加法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口诀中的规律
利用口诀算除法
把加法变成乘法
巧记乘法口诀
乘法猪
酸酸甜甜的“五角星”
考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