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2021-11-22 03:55童双谋
读与写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因特网计算机科学任课教师

童双谋

(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 福建 德化 362500)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初中教育由之前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为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满足当代信息化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重要学科被加入初中教程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在学习能力和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上也会有所差别,所以在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去传授计算机技术不同层次的理论知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是为了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新技术人才,而诞生的一门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要求面向每一位学生,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1.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各级学校的积极响应,开始关注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仍有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课堂中采用填鸭式的方式向学生机械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导致教学课堂显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降低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在当前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应当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树立升本位教学理念[1]。为了有效突破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出个性化的视频教学,通过微课慕课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的趣味性和成就感,重拾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2.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前教师应当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特定的教学计划稳步实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过于复杂,对于没有信息技术理论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以便于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学习从因特网获取信息之前可以积极组织学生通过搜索相关资料或求助互联网平台的形式,来熟悉因特网的诞生与运行规律。通过提前让学生感知因特网的搜索便利性来提升对于因特网获取信息认识的深刻程度,提升教学效率。

3.根据学生基础不同进行分层教学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层教学法,主要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基础以及综合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分层。为了确保分层的科学及合理性,初中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之前,要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能力进行一个测评,首先包括学生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定义的理解、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对于计算机技术实际操作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这一测评的目的在于能够直观的了解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掌握水平。在测评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需要书面考察,而在计算机技术实际操作能力方面需要通过上机操作体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任课老师可以通过以上几个因素给学生大致分为两到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授课,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习之后,任课教师可以对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进行再次测评,可以详细掌握具体的教学情况。针对于现有的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再次分层才能够保证教学效果。

4.注重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想要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注意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应当自觉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随着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更新速度也日新月异,因此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应当在课余时间不断进行自我专业素养的提升,通过互联网平台汲取信息技术教学的精华。另一方面还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提升培训会,只有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2]。除此之外初中校方也应当积极联系各地区的学校形成教学联谊,彼此吸取经验取长补短,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升级,提升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和普及,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进行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学生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对于学习也有着自身个性化的需求,因此需要信息技术任课教师与时俱进优化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初中信息技术任课教师还应当注重对于自我专业技能的提升工作,通过和专业教师之间的联谊进行教学探讨吸取经验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信息技术学习体验,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因特网计算机科学任课教师
美国《CSTA计算机科学教师标准》评介
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新英镑
上网
揭开“接入因特网”的神秘面纱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你试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