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1-11-22 03:55
读与写 2021年16期
关键词:注意事项课外思维能力

赵 智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第二初级中学 广西 宾阳 530405)

目前在初中化学这门学科中,所提出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真正的实施一些有关于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创新,从多方面发展素质教育,本文将通过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从而得出了一系列有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状

首先学生在学习初中化学的过程中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并不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生搬硬套的将所有知识灌入学生的脑子里,学生记不记得住还是另外一回事。这会让学生慢慢的对学习初中化学失去兴趣,更何谈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主要地位,教师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并且在课堂上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自己讲解,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多少知识都是未知的。这种老式的教学方法,当然不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最后就是学生在学习时,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课本内的知识固然重要,不过课本外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理解课本中的内容,让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做到。

2.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策略

2.1 营造氛围,吸引学生兴趣。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乐于在这种氛围里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之后和教师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学生也乐于去配合教师进行创新。有时教师可以创新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心理,然后让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通过营造氛围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就会更加充满兴趣。

例如:在学习氧气制取实验时,因为让学生做实验,具有一定危险性,由教师通过向学生演示操作或者通过让学生观看氧气制作的视频。在为学生演示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写下自己所认为的操作步骤,以及根据之前所学的实验知识总结实验的注意事项。最后教师在给学生五分钟的讨论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步骤总结的展示。因为教师没有说明是几个实验步骤,这是让学生进行创新以及总结的重要机会。其中实验的注意事项是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习注意事项,首先让学生知道注意事项的来源。教师可以向学生假设几种错误的实验方式,让学生判断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像可以在收集氧气时刚开始有气泡就进行收集、伸入管那个导管超过橡皮塞并碰到了高锰酸钾或者是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这样的错误操作,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探索结果的心。最后教师可以配上教师裁剪的错误实验视频进行讲解。通过错误的教学视频讲解,学生能够了解到注意事项的根据,不再是凭空想象。

2.2 合作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初中化学课堂来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合作教学。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共同研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燃烧条件》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和药品,能探究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哪些吗?教师还可以亲自为学生动手操作一个实验,用棉花蘸取酒精和水这个实验。然后让小组合作讨论,其他的燃烧条件是什么?会发现有不同的燃烧情况,这样就总结出了燃烧的三大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这个过程学生自己动脑思考了,那么学生就会有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会进行提升,因为学生懂得什么叫动脑思考了。

2.3 课外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引入一些课外的知识,虽然课外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成绩提升来可能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是课外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课内的知识,或者是引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对化学现象更加理解。当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更加理解之后,学生才能自己进行思考,并且在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些学生在将课外内容和课内内容结合时就会有新的想法,这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已经培养了。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和为学生提出了一些有关于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可以总结出化学教学是一个内容丰富且吸引学生兴趣的一门课程。除了这些策略之外,教师在实战中还要努力的总结更多的经验,从而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付出实际行动,帮助学生在化学领域发光发热。

猜你喜欢
注意事项课外思维能力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