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建设

2021-11-22 00:50蔡小成
红豆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党建高校

【摘要】高校党员示范岗是高校党建的先锋队,是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主要阵地。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工参与党建工作投入性较少,导致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之间彼此脱节,青年教工党员很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示范岗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党员示范岗建设应当将党员形象塑造和引领力建设作为核心,结合青年教工在岗工作特点,进行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深度融合,塑造良好党员形象,创建示范岗,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建设和引领水平。

【关键词】高校;党建;党员形象;党员示范岗

高校基层党组织直接面临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党建工作质量将直接决定了高校培育人才的战略方向和人才定位。对于高校内部的教工党员群体来说,需要在党建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创建示范岗的方式,使党员所表现出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成为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指路灯”,使党建与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紧密结合,使青年教工与学生在示范岗引领下共同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一、党员示范岗建设的意义

共产党员示范岗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强化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主要形式。通过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岗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增进全体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责任和服务意识。党员示范岗对于入选党员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括积极进取、以身作则、勤奋好学、积极创新、乐于奉献、廉洁奉公、洁身自好等,基层党建工作当中,党员需要做到挂牌上岗,工作开展之前表明自己的身份,强化自身为社会公众服务意识、不断培养自身的党性和修养,做到知行合一,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带动社会建设和积极发展的排头兵。

二、现阶段高校基层党建面临的问题

(一)党建工作内容与教学工作彼此脱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开展有着其特殊性,与一般党建不同,高校党建面对的是高校当中的师生群体,党建除了具备服务和教育功能之外,还必须树立正向价值引领的工作侧重。因此对于党建工作的开展来说,基层党员需要具备先进的党的理论和将其应用到教育环节之中的综合能力,以保证党建与教学工作彼此适配,青年教工通过在岗的教学服务发挥党员先进性带头作用,高质量地实现思想引领。

但从目前高校的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来看,高校党建与高校教育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脱节现象,基层党组织主要由党支部书记或相关负责人主持、开展相关工作,而党支部书记等人员在高下教职系统当中通常不负责一线教学工作,对于高校教学情况了解较少,因此也很少有机会能够将党建工作内容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实现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渗透,党建工作在教育系统当中的作用机制不够明显。受到传统党组织建设观念影响,部分高校甚至将党建与教学彼此分离,相互割裂,导致党建工作与高校有教育特征的党建需求不相符,教学工作的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的进行都缺乏党建的指导,青年教工党员自然无法通过思想理论的完善来指导教学实践,也无法凭借教学实践引导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

(二)相关党建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

首先,高校党建环境观察当中不难发现,基层党组织要求的“一岗两责”机制落实并不到位,其中青年教工的在岗机会较少,无法深入到党组织工作一线当中开展工作,绝大多数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同时任职学校领导。一岗机制虽然较为普遍,但是双责的落实情况却并不理想。大部分高校分管领导虽然担任党支部书记等岗位,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却缺乏对于党建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关联关系的正确认知,不清楚如何将两者工作通过有机组合、协调安排等方式进行整合和调整。部分在岗工作人员则存在工作繁重、党建工作投入精力不足等问题,无法真正从党建与思想教育引领层面出发,推进党建工作的全面升级。事不关己的心态在当前高校环境当中较为普遍。

其次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部部分党务干事人员自身工作能力十分有限,部分人员年龄偏大,在任职重要岗位中无法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思想,仍然沿用传统的党务工作逻辑,导致党务工作开展与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需求不符合。而大部分青年教工党员在党组织内部的职能范围有限,缺少党建工作的锻炼机会,甚至很少能够参加党内教育,缺少必要的思想磨练。在党务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因受到政治理论水平的限制,能够取得的工作成绩不多,理论应用于实务实践当中的机会也较少,整体水平不高。

(三)青年教工党员形象缺失,无法起到模范引领作用

青年教工在参加到岗位工作当中,通常怀有熱情和抱负,希望能够通过勤奋努力的岗位工作实现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但是受到高校党建环境的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部实践机会较少、缺少指导性的思想理论体系,无法将党建理论与教学实践相互融合,大部分青年教工在岗工作多年后,逐渐形成了麻木、懈怠的情绪,无法从自身党员形象建设出发,积极投入党员示范岗建设,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同时在高校环境当中,由于党建工作无法有效应用于教学环节,也造成党员示范岗很难将优秀的党建理论、思想政治体系应用到学生群体当中,发挥对于学生的积极引领作用,导致部分青年教工逐渐丧失热情。

三、高校党员示范岗的党员形象塑造路径

(一)党员形象在示范岗建设当中的理论依据

党员形象塑造是搭建党员示范岗,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主要方法。十九大以来,党员示范岗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党员干部在党员示范岗当中要通过亮身份、树形象、显作用的基本思路来开展引领工作。对于高校党建来说,应当积极通过塑造优秀党员干部形象的方式,来搭建党员示范岗,使党员示范岗在高校教育当中的引领作用落到实处。

一般认为,党员示范岗当中的党员干部形象应当包含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两个部分,其中外部形象是示范岗中党员干部“亮身份”的环节,示范岗党员干部除了要佩戴表明示范岗身份的“党员示范岗”标牌之外,还需要从仪容仪表、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急性形象塑造,带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人们心中树立正面的党员干部形象;内部形象则是以“树形象”为根本目的,示范岗的党员干部应当不断强化自身的知识理论水平、彰显高尚、有魅力的个人人格,同时在思想道德、政治素养、学识学问等方面,表现出党员先进性,能够服务于他人,完成对于他人的引领。

高校系统当中党员示范岗所塑造的党员形象应当与立德树人的教学人物、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相适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未来接班人为根本目标。在亮身份、树形象进程当中,首先应当具备大局意识、看齐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科研等高校工作的服务当中来,发挥组织引领、协调各方资源的服务职能;其次,示范岗的形象塑造应当彰显出共产党在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中的先进性,充分做好岗位工作,树立远大理想抱负;最后,高校示范岗党员应当以学生的人生榜样和导师进行自我要求,在工作当中,不断从党建经验中汲取养分,形成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学生。

(二)示范岗建设要求下高校党员形象的主要内容

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应当履行其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要职责,在传承文明、传播知识当中发挥作用。高校青年教工在党员示范岗建设当中应当明确自身教育者和党员引领者的双重身份,通过形象塑造的方式,将双重身份进行平衡,并在工作当中不断摸索、不断提升。

首先,示范岗党员的形象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和不断进步的思想。青年教工在党员示范岗中应当深入明确高校教育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教育指导等问题,同时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来进行头脑武装,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融入到教学当中,将先进的思想散播到学生群体当中。同时在学术研究中要坚持学术自由以及学术规范,做到不忘初心、以德立身。

其次,示范岗党员需要在岗位工作当中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同时作为党员和教育从业人员,示范岗党员还应当以渊博学识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要具备更深层次的本专业的知识储备,能够在理论创新和教学指导工作当中活学活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层面的引导;另一方面还需要做到知识系统的广博,对各个领域进行知识渗透,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使自己在看待问题、进行理论实践当中可以从不同专业视角进行审视。

最后,示范岗党员应当具有浓厚深沉的人文情怀,能够在岗位工作当中以人为本、将学生的成长服务、对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尊重作为第一要义,开展相关工作。通过人文关怀,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党员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和谐、团结、亲切,彼此之间相互互动拉近双方距离,使教育引领更加润物无声。

(三)新时代高校党员示范岗建设实施策略

从青年教工的党员形象塑造要求角度来看,后续党员示范岗建设应当从理论学习深度提升、党建与教学制度体系规范两个层面来开展工作,切实发挥示范岗党员形象升级、模范带头的影响作用。

1.青年教工党员积极深化理论学习深度

思想理论水平是示范岗党员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党员的思想也需要以时代为前提,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同时在理论学习方面,也应当以时代特征为出发点,积极进行内容和视域的深化、拓宽,才能够真正紧跟时代、回应时代、保持先进。高校青年教工在以往的党建工作当中缺少学习和实践机会,在示范岗建设过程中青年教工需要积极投身到理论学习当中,除了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景点著作之外,还应当对新形势下的国内国际发展、教育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理论认知和解析。青年教工可以运用互联网等手段,了解当前国内国际发生的社会事件,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层面进行解析,进而深化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在教育工作当中将信仰和理念融入其中,发挥引领作用。

2.进一步规范党建教学机制

党建与教学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高校党建工作优化完善的方向,也是青年教工党员在示范岗建设当中应当支持推进的教育新机制。首先,青年教工在教学一线有着十足的经验,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能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因此在机制完善过程中,青年教工可以凭借自身的经验参与到课程思政项目当中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尝试在理论高度和社会实践层面上进行整合;另一方面,青年教工应当参与到学生集体活动的组织当中来,为学生提供了解党员示范岗、学习榜样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感受先进的理论文化,树立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远大理想。

总结

党员示范岗建设是十九大以来对于基层党建工作引领能力发挥的策略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部的青年教工应当从党建与教育相结合视角出发,进行优秀党员形象塑造,发挥示范岗的带头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思想理论等方面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为全面的育人培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任禾.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时期探索与思考——评《高校基层党建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244.

[2]黄李文超,陈倩龄.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J].办公室业务,2021(14):27-28.

[3]杨魁,何钰江,汤丽等.“党建+”工程项目建设优化路径——探索电网基建工程党员示范引领新途径[J].重庆行政,2019,20(06):97-98.

[4]林芝.把共產党员的“牌子”亮出来——四川省绵阳市邮政分公司党组创建“党员示范岗”侧记[J].中国邮政,2016(08):46-47.

[5]毛卓尔.高校学生党员形象的调研与分析——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3):179-180.

课题: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对标争先”青年教师党员示范岗项目。

作者简介:蔡小成,出生年月:1988年4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甘肃秦安,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轨道交通信号控制、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党建高校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