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2021-11-23 11:16谭伊能北京体育大学
灌篮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教体育锻炼体质

谭伊能 北京体育大学

一、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

体质即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的综合。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和国家的重视。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一个国家的重大发展顶梁柱,其体质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家庭且更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体质、体格、身心、智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关键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保证其综合发展的一项有力武器。

(一)青少年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弱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多数学校可能增加学习任务,学生熬夜的比重增加,导致作息时间不规律。在学业繁忙的情况下,缺乏体育锻炼会直接导致身体健康水平下降。众所周知,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下,物欲横流,信息资源多元复杂,青少年很容易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多数痴迷于游戏,甚至堕落于网络小说,以致占用大量课余时间和睡眠时间,从而不愿意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造成了近视率的飞升。这些现象都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忽视了体育活动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性,青少年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正在下降。

(二)青少年不良生活方式的出现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发展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膳食状况有极大改善,但与此同时,肥胖率的增加、超重、营养过剩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城市青少年的家长在追求文化成绩时对孩子进行过度滋补,严重缺乏体育锻炼,肥胖率更是呈上升趋势。以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来看,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的学生倾向于摄入垃圾食品和快餐,存在吸烟等不良现象。体育锻炼意识差,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影响

科技的发展带动着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对于青少年而言,科技更多代表的是电子设备,高科技的电子设备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渠道,还会大量占用青少年的时间。在生活中电子设备也代替了多数青少年的日常沟通和娱乐方式。例如最为典型的以前的青少年的娱乐更多的是跳皮筋、砸沙包等室外活动,此类活动对于青少年的智力锻炼还有生态素质都有促进影响。但是现代的青少年更多的是以电子设备作为娱乐方式,特别是对于游戏十分沉迷。长期玩电子游戏会导致青少年思想僵化,身体素质降低。

(四)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

1.身体素质问题

根据近年来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青少年的运动速度、耐力素质有所下降,在一些长跑、立定跳远等测试项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成绩下滑。学生在许多测试中体力不支并且耐力不足,通过体能测试的人数较少。并且常规健康体检显示青少年的平均视力也有所下降。

2.心理健康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得到了便利。在享受先进的信息技术时,也需要迎接信息化带来的挑战。青少年发展时期抵抗诱惑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良信息的传播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及心理,在潜移默化中造成负面影响。长期使用电子设备交流失去了人和人之间交流的过程,对于正常的青少年心理成长是有负面影响的。

二、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的环境及发展现状

新时代下的体教融合坚持以学校体育为主体,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牢固树立体育与教育一体化的理念。在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下,学校体育高度重视体育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础。几十年来,体教融合的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但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采访中,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条块分割造成的部门合作不畅通和协同机制不完善,是阻碍体教融合的堵点和痛点。比如,在竞赛中,体育系统注册的运动员难以取得学生运动会的参赛资格,教育领域获取的运动成绩难以得到体育体系的认可等。

(一)体育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软环境的改善与体育设施的更新

1.学校体育在深化体教融合的战略背景下结合了政府、社会、教育部门等力量,多管齐下对学校体育设施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引入多种体育教学方法,丰富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体育的多元化。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有所增加,从而让学生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下不断发展身心健康。

2.多数高校利用政府对学校体育的扶持良机,积极利用投入资金健全体育设施,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扩大了体育场地的规模,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为青少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3.“教育和体育本来是相通相连的,但由于分属两个部门管理,一方面,带来了支撑、扶助,在某些方面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本来相通相连的事情变成了各自独立、相互分割的事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认为,要以体制融合促成体教融合,把两个系统的力量协同起来,在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育管理人才培养、学校体育发展、体育科技研究、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度融合,协同发力。

(二)学校体育的主体作用逐渐显著

实现立德树人是学校进行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为了牢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石,国家制定了各项方针和政策,并十分重视体育。体育体系和教育体系的互融互通为最终实现青少年文化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学校是发展体育事业中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在新时代的理念变革下,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坚持健康第一、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使学校体育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求。新时期要求青少年具备全面发展的体育观,五育并举和知、情、意、行综合进步,学校体育将作为中国青少年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的突破口,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融合“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让青少年学有所成。

三、体教融合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具体影响

(一)提升身体素质,完善自身形态

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将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生在体育和教育的结合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周期的持续化使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素质得到针对性提升。在体育活动中进行教育,青少年的体育知识和健康理念得到扩展,从而主动改变饮食习惯并控制饮食量和锻炼强度,进而改善身体形态,促进青少年的良性生长发育。

(二)提高免疫力及抵抗力,增强运动适应性

体教融合深化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体育运动的规律性和持久性对增强青少年的免疫力具有重大作用,能够有效防范疾病的发生。发展健康的体魄,在体能测试中增强不同项目的适应性,有助于青少年能在充足的体力下达到标准。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才能进行更好的个人发展。

(三)贯彻以体育人的理念,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

新时期体教融合确立了培养我国青少年身心一体化的发展研究思路,使青少年身体技能和文化知识协同发展,不可分割。体教融合对青少年的体育知识达到整体化的提升,同时,体育作为最具“身体教育”的学科,也让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四)体教融合,增强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中想要更好的发展,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能力对于心理素质也需要强大的要求。多数青少年正处于知识储备阶段,对于高压社会的运行方式不能很好的接受和适应。体教融合可以很好的缓解此类问题,体育活动中有大量的项目对于锻炼青少年心理素质都有促进作用。跳高、跑步、跳远等田径比赛对青少年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是一种训练。不怕困难、勇敢面对困难不管是在体育运动中还是社会工作中都会运用到。因此利用体育来帮助青少年建立坚强的心态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是社会建设和未来发展的希望,发展健康的体魄尤为重要。在青少年体质较弱的现状下,体教融合的出现和发展抓住了契机,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主力军作用。体教融合带来了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更新了学校体育的教育系统,使体育与教育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体教融合坚持以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为导向,不断贯彻健康发展的理念,循序渐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改变,我国培养优秀竞技人才之路越走越宽广。而体教融合不仅仅着眼于培养优秀竞技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体育和教育共同的力量。

猜你喜欢
体教体育锻炼体质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地域特征视角下黑龙江省“体教融合”的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