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引导理念下新时代体育训练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2021-11-23 12:32刘洪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6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参与者积极性

刘洪伟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云南临沧 677000)

体育运动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强化锻炼人们的身体机能,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人们的运动意识。但调查发现,我国体育训练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即体育训练片面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体育技能的练习,而忽视参与者在训练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发展,很多参加体育训练的人感到体育训练逐渐乏味,积极性不高,失去参与热情,最终导致我国体育训练难以顺利、高效地开展。

1 快乐体育的内涵及特点

1.1 快乐体育的内涵

快乐体育于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学者提出,20世纪末在我国兴起。其内涵是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秉持快乐引导的原则,为体育参与者打造轻松、自然的训练氛围,使体育参与者保持愉悦、兴奋的心情,从而提高体育参与者的训练效率,保证参与者可以在参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实现身心健康发展[1]。

1.2 快乐体育的特点

1.2.1 以实现全面育人为指导思想

快乐体育理念实际上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整个理念中充斥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实施快乐体育理念,要明确体育的指导思想,即要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提高体育训练参加者的综合素质。

1.2.2 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体育参与者是训练的主体,要以参与者为中心,发挥参与者的积极性[2]。教练在引导参与者参加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与参与者之间的角色与关系,革新训练理念,以新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训练观念作为指导,引导参与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进而做到在训练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以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标。

1.2.3 将快乐理念贯穿到训练全过程

快乐理念是体育训练活动的指导理念,要将这一理念融入体育训练活动的全过程,让体育参与者在快乐、轻松的训练氛围中提高体育训练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体育知识方面的认知能力,达到情感上的熏陶,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我国新时代体育训练模式的更新与发展[3]。

2 快乐体育理念的重要意义

快乐体育理念是一种态度,快乐体育理念融入体育训练,对体育训练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练及时转变体育训练意识、革新体育训练理念,坚持以体育参与者为中心,根据参与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充分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发挥出参与者的体育特长,从而引导体育参与者以更大的训练热情参与体育训练;同时,还要营造出和谐、积极的训练氛围,让参与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具体来说,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练要以快乐训练理念为指导思想,根据体育参与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特征等因素,对体育训练模式加以改革,运用更符合参与者训练规律的训练方法对参与者进行指导[4]。首先,要讲解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让参与者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知识基础;其次,要引导体育参与者加大对体育技能的训练,提高体育训练能力,同时增强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身体机能,强健体魄,激发参与者自身的运动潜能,并帮助体育参与者缓解心理压力及解放自身天性。

3 新时代体育训练模式的分析

3.1 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体育训练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我国体育参与者作为体育训练的主体,大多数是社会上的中青年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日渐富足,大多数人都因缺乏锻炼而身体素质较差,参加体育训练时遇到的困难就更多,难以适应强度较大的体育训练。因此,目前我国体育训练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要结合参与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合理地增强体育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这一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是比较复杂,需要教练和体育参与者共同配合。教练在实行体育训练时,要考虑参与者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这样可能会造成部分参与者难以适应训练,甚至损伤到身体[5]。

3.2 在体育训练中引入快乐体育理念的必要性

新时代体育训练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训练模式,调动体育参与者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训练的效率,因此在体育训练中引入快乐体育理念就十分有必要。快乐体育理念作为一种新的训练理念,改革了传统的体育训练模式,转变了长期以来教练与体育训练者之间的角色定位和关系,要求教练在训练前根据体育参与者的特点制订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突出参与者参加训练的机会,营造积极、愉悦的训练氛围,让体育参与者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能收获体育技能和知识,还能在训练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充实和快乐,具有强烈的成就感,因此这样的训练模式有利于促使参与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中,提高体育训练成绩。

4 快乐体育理念在新时代体育训练中应用的价值

4.1 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体地位

快乐体育理念下的体育训练要求以参与者为训练过程的主体,教练在开展训练时要突出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在快乐体育理念的指导下,体育训练变得更能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给予足够的空间供体育参与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体育才能,帮助体育参与者与教练以及与其他参与者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取长补短,有效地解决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在这一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教练能够帮助体育训练者增强自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2 创建创新式的训练模式

目前,我国体育训练模式依然主要沿用传统的训练方式,传统的训练方式以教练为中心,侧重于教练单方面进行体育知识及技能的输出,体育参与者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只需要掌握教练要求的技能就可以,这种被动的训练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这使得体育参与者能够掌握一定的训练技能和理论知识,但是这种知识和技能是机械性的,不利于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和积极性,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体育参与者对体育训练感到乏味,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难以帮助体育参与者成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6]。

因此,快乐体育理念的引入为体育训练创建了新的训练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灌输式的训练方法,为体育训练模式增添了趣味。比如,体育教练可以通过微博、直播等大众广泛接触的社交平台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对一些体育训练动作进行示范,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训练;通过讲述体育运动员的训练事迹,引导人们感受高尚的体育精神,从而乐于参加体育训练;还可以通过运动打卡的方式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坚持参加体育训练。

5 在体育训练模式中落实快乐体育理念的实践策略

5.1 结合参与者的需求,制订具有个性特点的训练模式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要想切实地落实快乐体育理念,需要密切结合体育参与者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参与者的所长。教练要根据体育参与者的个人身心发展特点,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因素,并结合体育参与者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制订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快乐体育训练理念,调动体育参与者的积极性,鼓励人们主动投入到体育训练中。另外,教练可以在训练形式上加以革新,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和参与者的需求,设计不同的训练形式,如分组训练、集中训练、个别化训练等,还可以采用比赛、演出等活动方式进一步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在参加活动中提升体育训练水平。

5.2 开展多样化体育训练项目,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在落实快乐体育训练理念的过程中,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训练项目也至关重要。丰富多样的体育训练项目有助于为体育参与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及丰富训练体验,并且为参与者在较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中带来新鲜感,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参与者的兴趣。教练也要明确训练过程中的目标和具体训练项目,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培养参与者不同方面的技能。并且在开展体育训练项目时,教练要充分尊重体育参与者的意见,给予参与者自由选择体育项目的机会,让他们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兴趣选择体育项目,促进教练与体育参与者的交流配合。

5.3 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评估方法,提升参与者参与训练的动力

科学、合理的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培养体育参与者的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训练效率,因此要想落实快乐体育训练理念,就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体育评估方法,根据体育参与者的需求,因材施教,提升体育参与者的动力,帮助参与者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有所收获,提高自身能力,准确、高效地提高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教练在制订训练方法时,可以结合体能测试和体育训练考核,定期评估体育参与者的训练水平,从而进一步弥补参与者训练过程中的不足,并发扬他们的优势之处。

6 结语

在快乐体育的引导机制下,新时代体育训练模式的创新与应用,提高了体育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加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当下体育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参与者积极性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让学生爱上数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当心,说谎会上瘾!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街头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