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1-11-23 20:28
关键词:数学知识核心素养

何 冰

(浙江省义乌市望道中学)

一、引言

初中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尤其考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在数学学习当中,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智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老师也应该不断优化数学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受教育的各个阶段,逐渐形成的适用于个人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个人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品格,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与此同时,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信息化的时代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我国,老师和学校一定要把核心素养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加深对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理解,才能够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

三、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数学老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注重对学生数学定义和公式法则等数学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来解决现实问题。当学生具备了数学核心素养之后,他们就能够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灵活地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也是当今所有学生进入社会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要求老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位置,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新教学观念,坚持课堂创新,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课堂环节的设置以及课堂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并能够利用数学逻辑和思维去进行推理,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方法,掌握解题技巧。具体来说,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首先就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上课时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把精力都放在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上。

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时候,老师就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即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判断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老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行学习,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PPT上的图片以及小视频,你们发现这些三角形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哪位同学可以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的观点?”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学生们能够对新的教学内容充满兴趣,并能够就老师的提问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多媒体图片上所呈现的两个三角形无论是边长还是形状都不一样。”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我发现有一组图片上两个三角形的大小相同,而且面积相等。”等学生发言完毕之后,老师继续对学生说:“通过讨论和总结,同学们能不能说一下全等三角形都具有哪些特质呢?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仔细地阅读本节的内容,根据教材信息提示来完善自己的答案。”学生在老师制订的目标任务当中,能够深入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明确自己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能够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构建更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优化教学模式,打造情景教学课堂

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一个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更加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很多老师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对这种单调的模式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开小差、打瞌睡、看其他科目的书等。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老师就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打造情景教学课堂,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具体来说,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生活情景,让他们能够从自己熟悉的素材和生活问题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由于这些内容重点知识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比如,为了进行校区建设,有关部门先要在校园后面的山坡上整修水管,如果水管和地面的角为30°,水管总长为50米,如何判断山的高度?这一生活情景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他们能够根据相关的提问进行热烈的讨论。当学生讨论完毕之后,老师可以对他们的思路和答案进行及时指导和纠正。

当然,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还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的环节。在评价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听课状态、学习态度、小组的讨论情况和课堂的参与度来进行评分,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最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让学生能够学会以更加轻松的状态来迎接生活中的挑战,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认识到了小组合作对于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多,老师的教学任务也较重,无法完成对班级学生的一一教学或指导,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仅能够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还能够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解决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但是,当前的一部分老师认为,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说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小组合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如果老师上课只是为了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不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是极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老师一定要不断创新小组合作的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比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将他们分成小组成员数量相等、学习水平相当的不同学习小组,保证每一个小组都有1名数学尖子生、2~3名数学中等生,由数学优等生担任小组长监督本组学生的学习和讨论,同时分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任务,让每一名学生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也可以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并且合理地掌控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时间,一定要确保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尽量做到不拖堂。另外,老师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几个问题:学生合作项目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要以开放性的题目为主;模式要以实现学生优势互补为主要目的;同时还要掌控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及效率;等等。

利用小组合作和竞争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让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他人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进步,进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自主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为如果学生不去积极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只依靠老师的讲解,就不能够真正实现自我的进步。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通过亲身的实践和数学概念的理解,发现数学学习的规律。老师也要让学生多多实践,加强练习,感悟数学学习的方法,端正严谨认真的数学学习态度。

比如,在老师教学“一次函数”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试着去结合数学知识进行一次函数图像的绘制,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掌握函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时候,老师也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通过引导学生制作长方体的模型,让学生思考,长方体模型在体积不变的大前提下,底面积变大或变小对高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所制作的长方体模型,能够更加直观地进行想象,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变化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再比如,在学习“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直观立体的图形结合在一起,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对图形的全面认识,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动画来展现直线和圆的各种位置关系,通过动作慢放和暂停的方式为学生介绍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与圆半径长短之间的比较问题。

利用这样的方法,学生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老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发现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自主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老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一定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借鉴国内外先进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除此之外,数学老师也要积极拓宽教学思路,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我提问、自我分析、自我解决,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