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

2021-11-23 16:29张赛男王艺凡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应用型本科

张赛男?王艺凡

摘 要 “群体性孤独”是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亚健康心理状态。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量表分析、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梳理“群体性孤独”现象出现的网络媒介因素,得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社交媒体依赖和信息茧房效应均呈正相关、与拟态人效应呈显著相关的结论,并基于此提出大学生网络社交中群体性孤独现象应对策略,即将视线回归自我与现实,拒绝将自己困在“信息茧房”,不依赖“人设”等虚拟形象带来的浅层快乐。

关键词 网络社交;群体性孤独;人际交往;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26-0049-05

一、引言

大家都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作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发人深思的是,人们是否在不间断的信息接收和网络社交中得到了极大满足?

上述现象可以统称为“群体性孤独现象”,雪莉·特克尔用“Alone-together”一词概括这种现象,并在其著作《群体性孤独》一书中做了进一步阐释:“人们通过移动设备把自己牢牢地拴在网络上,从而获得一种自我的新状态。从一开始,它就意味着某种授权:它可以从现实环境中脱离—包括其中的人。”[1]

應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群体性孤独”大多表现为沉迷于网络社交,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沉迷网络游戏,醉心游戏构建的信息世界。当学生感到孤独时会通过社交媒体寻求安慰,然而网络社交产生的一时快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孤独”本身,这时学生又会返回网络世界,沉迷社交媒体,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鉴于此,本研究从“群体性孤独”现象入手,以A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导致“群体性孤独”现象出现的与网络社交相关的因素进行假设和验证,针对其成因设计相应的应对策略,以解决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错位等问题,引导学生群体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现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表达动机和寻求认同感动机与孤独感呈现反比例的关系。陶志欢对互联网时代下青年孤独心理的研究表明,网络自我新样态易使青年产生自我认同困境,网络社交新幻想易给青年带来认知偏差,网络互动新行为易导致青年情感虚化[2]。由于人面对面交流的压力与交流对象带来的压迫感,当代大学生选择更加“安全”的网络社交,这使得他们获得了一种在虚拟空间实施动机的可能,这为大学生提供了浅层并且短暂的快乐,大学生与外界的联系增强,实际上这一发生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的行为加重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冷漠,进而忘却真实的社交,以至于产生对面对面交往的恐惧害怕与焦虑。因此,本研究提出第一个假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社交媒体依赖呈正相关。

有研究发现,在网络上接收过多同质化信息会导致大学生群体产生诸多孤独的情愫。郭珅对信息茧房的研究发现,网络信息茧房可以满足人们各方面的信息需求,更多的人会选择“宅”,片面地认为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机交互,已经能够满足其信息需求,没有必要进行社会交际,继而社会实践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粘合度不断下降,彼此之间的关心开始不断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越来越淡薄,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不利的[3]。因此,本研究提出第二个假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信息茧房效应呈正相关。

研究发现,网络社交媒体催生拟态人,进而造成一种虚伪的“集体狂欢”。郭桂萍研究发现,由于人们进行虚拟社交时,彼此是运用拟态形象进行社交,所以很容易会对对方的认识产生偏差,人们往往会隐匿自己的缺点,放大自己的优点,包装自己的形象,长此以往,大多数人会陷入自卑与焦虑的情绪,进而与社会孤立[4]。因此,本研究提出第三个假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拟态人效应存在显著相关性。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A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04份,有效率为86.7%。同时,本研究编制了访谈问卷,选取25名学生作为深度访谈的对象,有效访谈记录占比100%。

(三)研究工具

1.群体性孤独与社交媒体依赖程度关系调查问卷

为验证第一条假设,本研究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自身特点,编制了群体性孤独与社交媒体依赖程度关系调查问卷,修订后的量表涉及两大维度: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程度分析、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分析。该调查问卷采用5点式计分方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为1分、2分、3分、4分、5分。

2.群体性孤独与信息茧房效应关系调查问卷

为验证第二条假设,本研究利用“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法”,编制了群体性孤独与信息茧房效应关系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采用5点式计分方法,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分别记为5分、4分、3分、2分、1分。该问卷后四道问题与上一问卷的后四道题目相同,以此辨别被调查者“是否经常接受同质化信息、被困在信息茧房”,同时被调查者对后四道问题的回答也能反映其群体性孤独现象的表现。

3.群体性孤独与拟态人效应关系的深度访谈

为验证第三条假设,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形式,总结25位被采访者的网络社交经历。拟态环境是指媒体构建的世界是现实世界镜子一般的再现,但与客观世界并不完全一致。通过深度访谈被采访者对于自身网络个人形象的表态、在虚拟世界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对于群体性孤独现象的理解和体会,验证群体性孤独与拟态人效应的相关性。

三、结果分析

(一)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社交媒体依赖相关分析

由表1、表2可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对社交媒体依赖程度与群体性孤独呈显著正相关,越容易依赖社交媒体的学生,越容易产生群体性孤独现象。

(二)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信息茧房效应相关分析

由表3、表4可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受“信息茧房效应”影响与群体性孤独呈显著正相关,越趋向于接受同质化信息的学生,越容易产生群体性孤独现象。

(三)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拟态人效应相关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群体性孤独”现象的成因,本研究深度访谈了25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围绕两个维度展开:网络人设的设立和现实人设的设立。

针对问题一:您在例如朋友圈、微博主页发送一些动态时,会十分在意他人给你的反馈么?有学生回答:“我个人是一个很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的人,我也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并且我有一些强迫症,只要我今天分享了全新的内容,就会时不时关注谁给我点赞了、评论了什么样的内容,有很多内容会对我造成影响,点赞数少我也会有些失落,但也不会一直计较。”也有学生回答:“会很在意吧,毕竟我想传达到的东西就是想让大家看到,然后给我一个反应。”总的来看,类似“会在意”的回答共出现15次,占有效数据的60%。

针对问题二:您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是否经历过精心的包装?有学生回答:“是的,比如发朋友圈前要精修照片、发布一些格调很高的照片。”还有学生回答:“肯定会在社交媒体上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这个平台很開放,会有不计其数的人发现我、了解我。”总的来看,类似“精心包装过自己的形象”的回答共出现过13次,占有效数据的52%。

针对问题三:您觉得互联网上的虚拟形象更有利于你参与社交活动么?有学生回答:“我认为虚拟形象是我的保护色,躲在这个后面让我更有勇气去参与社交活动。”还有学生回答:“我认为它影响了我的社交方式,因为我记得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互联网不发达,我也没有手机,想和谁玩儿就得出去和对方见面,我是什么样的人对方能有明显感受,但是放在互联网上我觉得我可以有无数个角色和无数种性格,可以说是有利于我参与社交,毕竟选择多了。”总的来看,类似“有利于我参与社交”的回答共出现20次,占有效数据的80%。

针对问题四:您会因为现实中自己的形象与网络上的形象有偏差而产生孤单的情绪么?有学生回答:“会,我总觉得有落差。”还有学生回答:“有时候在网上不那么活跃,就和我平时一样,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失落感。”总的来看,类似“离开虚拟环境会感到孤单”的回答共出现了16次,占有效数据的64%

综上可得出结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拟态人效应存在显著相关性,25名学生中超过半数受到该效应影响,这类学生中容易感受到孤独情绪的人数大大超过不受拟态人效应影响的人数。

四、分析与讨论

(一)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社交媒体依赖呈正相关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社交媒体依赖呈正相关,大学生越依赖于社交媒体,就越容易感到孤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处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时期,与以往的应试教育相比,大学期间更加注重对该群体的综合能力培养,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实践素养是一杆天平的两端,这使得学生对社会交往、人际交流需求大大提高,然而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教育方式的转换,学生会感受到以往极少出现的面对面交流的压力以及交流对象可能带来的压迫感,因而更加“安全”“便捷”的网络社交就成为该群体的首选。久而久之,越在舒适圈就越不容易摆脱网络社交的桎梏,越是发现网络社交的好处就越想回归舒适圈,对于网络社交的依赖由此形成。

对于电子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掌握使得该群体不断挖掘社交的全新形式,学生通过高阶技术实现与外界的接触,实现内心对社交的需求、渴望,各大社交平台也通过层出不穷的商品时刻吸引着大学生,加固他们对于平台的依赖。而学生进入互联网一段时间后就容易发现这种形式下的社交是片面的、碎片化的,充斥着虚无、缥缈,即使社交平台的内容充实、丰富,这种虚拟化、数字化的内容输出也难以将这种接触深入到内心世界。孤独感在社交中的困扰和对网络社交的依赖中起中介作用,调查发现,当大学生感到孤独时更渴望通过手机、电脑登录社交媒体来获得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加之由于大学生的思想独立,每个人的想法千差万别,因而在融入现实社会的过程中会产生迷茫情绪,从而找不到归宿感,自信心得不到满足,就又一次把孤独感带来的痛苦和伤害转化为对社交媒体的依赖,试图减轻孤独感,即“越依赖,越孤独,越依赖”。

(二)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信息茧房效应呈正相关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信息茧房效应呈正相关,即越频繁地接触同质化信息,就越容易感受孤独。这是因为在大学生感觉到孤独、希望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就可能通过社交媒体实现,比如通过发布微信圈、微博,或与好友进行网聊。此时作为陷入社交媒体的行为个体而言,信息发布后的接收者大多是来自“圈子”中的人,朋友圈的构成是亲戚、朋友、同事,微博的构成是兴趣爱好的集合,QQ等聊天工具的构成是熟悉的群组、部落,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环境的共同点就是信息的同质化,回收的信息永远绕不开熟悉的环境和人,信息茧房由此形成。

当大学生处于信息茧房中,由于释放内心情感、人际交流、社会交往的需要,还是会在这样的信息茧房中去寻求释放之道,于是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首先,信息茧房密封、独立、孤闭,无论是发布信息使得他人成为信息的接收者还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信息,由于过于熟知信息所处的环境,以及在相同环境中被同质化的平台使用,所以很难收获“不同的声音”,大学生在沉迷于社交平台上使自己感到熟悉、安全的内容,便有可能忽略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继而导致性格产生越来越孤僻的趋势,内心愈发空虚,自身的责任感也不断消失,人际交往障碍出现的几率越来越高。无论上述哪种情况出现,都会使得个体的孤独程度不断提高,而这种孤独正是信息茧房生长的最佳环境,“经常重复寻求心理安慰的动机”“经常进入熟悉的游戏界面寻找存在感”,一时的麻痹和快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孤独本身,于是就陷入了“越接受同质化信息,越感到空虚孤独”的陷阱。

(三)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拟态人效应呈显著相关

上述研究表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拟态人效应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越容易受拟态人效应影响的大学生,越容易产生群体性孤独现象。在深度访谈中,多数被调查者都提到了一个概念——“人设”。“人设”就是一种“人格设计”,即可以与真实的性格、形象有所出入甚至相反,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传播学中,有学者提出了“拟态人”的概念,这是“人设”概念的根源。大学生群体通过各式各样的社交平台塑造了一个“完美”的网络身份,只发布关于自己阳光、积极的一面,尽管发布者使用的是真实身份,但是在社交媒体中最终呈现给大众的却是自我加工后重新塑造的自己,即所谓的“拟态人”。

大学生出于自我认同的需求和他人认同的渴望,往往会选择发布容易让他人产生艳羡心理的内容,这样的行为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即可以促进其自我与外界正常交流,进行自我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然而这种“展现自我”的行为又不可避免带有虚伪的作秀成分,每当在网上发布关于自己的信息时,会思前想后,担心自己在网络上的发言影响到现实中的人如何对待自己,这逐渐变成了一种负担,形象塑造的不确定性让其焦虑不安,沉迷于“表演”的背后是难以掩饰的孤独。

五、策略与建议

(一)将视线回归自我与现实

大学生应该将视线从“他们”回归“自我”,从“网络”回归“现实”,减少对于社交网络的依赖,大学生由内而外的改变尤为重要。当大学生越来越习惯在孤单时耽溺于社交平台,不断重复接收同质信息,不断窥视他人生活,不断在游戏世界建立与真实的人隔绝的新世界,这些做法会带给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不安、恐慌、焦虑和孤独,大学生因孤独而选择网络社交,因网络社交而麻痹,最后因麻痹而更加孤独。当大学生将视线从他人的身上、媒介提供的信息上回收,渴望继续窥视他人和接受信息的上瘾几率便会大大降低,进而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社交的依赖会逐步消退。大学生必定要在使用网络时保持自我的初心和对网络的控制权利,要努力减少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在现实生活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根源,网络社交的存在是为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高效进行,不要本末倒置。

(二)拒绝将自己困在“信息茧房”

大学生群体应该做到拒绝给自己“立人设”“分类别”。大学生群体在进行网络社交时更愿意寻找舒适圈,给自己分门别类,接受大量同质化信息,将自己困在信息茧房之中。然而正确的网络社交行为应该是多元化的、与现实生活接轨的。从个人层面来讲,在网络中提高全面看待问题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不经常躲在舒适圈和同质化信息泛滥的信息茧房,长此以往该群体便会逐渐形成独立的思维逻辑,受社交媒体下“群体性孤独”的影响几率会不断减少;从信息茧房的形成根源来说,虽然算法推算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社交媒体依然要注意合理利用用户信息、给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内容推送,机器算法是冰冷的,没有思维、情感和价值观,但其可取之处是效率高。而人则是有能动性、有情感、有温度,是要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做技术掌舵的水手,要能作出更平衡的判断和决策。社交媒体的发展方向要结合“人工”与“智能”,尽量从根源减少“信息茧房”的诞生。大学生群体要遵循世界运行的逻辑,依照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自己的生活,并建立自身对世界的原始认知,只有拥有逻辑、遵循逻辑的人,才能避免成为“房中人”和“信息牢笼”的无脑拥趸。这里再次强调,大学生是鲜活的“人”,是有分析能力的“人”,会去判断对与错、分辨好与坏。社交媒体能带来“信息茧房”,但拥有智慧和能动性的人却可以突破技术的壁垒,让技术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三)不依賴“人设”等虚拟形象带来的浅层快乐

人只有立足于真正的现实社会,才能得到踏实的快乐,因此大学生应注意正确看待社交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强大。媒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大变革,但虚拟的世界也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虚拟世界里的虚拟形象非常容易蛊惑人心。在这个“媒介社交化,社交媒介化”的年代,大学生应学会放下手机,回归现实,正视真正的自己,不沉迷虚假的形象构建、人设维护,而是抽出时间与精力,多陪伴身边人,寻找属于现实世界的快乐。

参 考 文 献

[1]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周逵,刘菁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陶志欢.青年“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审思与调适[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5):88-96.

[3]郭珅.信息茧房: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J].新闻世界,2018(3):56-59.

[4]郭桂萍,廉多日娜.移动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5):20.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henomenon of“Alone-together”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Social Network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Zhang Sainan, Wang Yifan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alone-together”is the sub-healthy mental state that occurs in the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Taking students from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scale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collected data are statistically sorted, and the network media factors of the phenomenon of“alone-together” are sorted ou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alone-together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media dependence and information cocoon effect, and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mimicry effect. Based on this,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alone-together in college students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 are proposed: return to self and reality; refuse to trap oneself in the“information cocoon room”; do not rely on the superficial happiness brought by virtual images such as“alone-together”.

Key words  internet social interaction; alone-togethe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pplied undergraduate

Author  Zhang Sain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chun 130117); Wang Yifan, postgraduat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作者简介

张赛男(1982- ),女,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长春,130117);王艺凡(1998- ),女,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2020年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大数据时代开放学习资源智慧化发展模式研究”(JJKH20200149SK);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研究”(GH20232),主持人:张赛男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应用型本科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