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志愿服务力量 提升文明实践实效

2021-11-23 03:05朱向宇
雷锋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阵地志愿志愿者

朱向宇

自汉寿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汉寿县坚持把志愿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把志愿服务作为主要活动方式,创新方法,杜绝形式主义,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真正让文明的光辉照亮美好生活。

搭建三大阵地,放大文明实践辐射力

阵地资源是开展文明实践工作及活动的依托。为此,汉寿县积极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强化阵地建设,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了阵地支撑。

一是服务阵地支撑。实现阵地建设全覆盖,建立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8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设计并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使之成为面向群众,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提供便民服务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文明实踐阵地。各所、站结合“一站式”办结服务大厅、综合文化站、便民服务中心、文体广场等特色实践点进行重点打造,提供共享阅读、展览培训、体育健身、文化服务等多项功能,收到群众普遍欢迎。

二是实践基地支撑。坚持综合利用原则,结合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红色教育等工作,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形成了以汉寿蔬菜产业园为重点的农业科普实践基地、以常德市圣迪服装有限公司为重点的“文明实践+扶贫基地”、以帅孟奇故居为重点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97个。

三是线上阵地支撑。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推动志愿服务规范管理。坚持需求导向,形成理论宣讲、教育教学、文体艺术、法治宣传、社会慈善、心理疏导等24项服务清单,赋予群众充分的“点单权”。普通群众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我要点单”动动手指就能将志愿服务“点”到家门口,实现点单更加便利化,志愿服务更加精准化。

突出三大特色,提升文明实践影响力

在普遍推进试点工作的前提下,汉寿县以品牌项目、积分管理、结对共建三个方面为重点开拓创新,突出特色亮点,打造“汉寿模式”。

一是突出项目特色。打造“湖水守望”项目,结合汉寿县洞庭湖西滨地域特色,通过垃圾打捞、帮助受伤鸟类、制止非法捕捞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广环保理念,帮助修复西洞庭湖湿地。推出“红广播”项目,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听到红色故事、了解党的政策、学习农业科普技术。推出“守护田间绿色”项目,累计为农民提供基质穴盘育苗、水稻蔬菜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指导活动2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700余人,受益群众1万多人次。打造“傍晚课堂”项目,利用傍晚群众闲暇时段,向群众宣传家风家教、移风易俗、教授广场舞、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等,深受群众欢迎。

二是突出特色管理。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系列管理制度。实践中心建立每月一调度、一通报、一考评的工作机制,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有序运行,形成“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局面。创新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制度,制定《汉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分管理、星级评定及褒奖激励办法(试行版)》, 将无偿的志愿服务活动转变为有形的积分值,志愿者每参加志愿服务1小时即可获得积分,所累积的积分在公共服务方面享有一定优待,并获得“爱心兑换”服务。岩汪湖镇金盆岭村对志愿者实行“公开承诺+积分管理+年度考核”机制,志愿者积分每月公示,476名村民被志愿者“网格承包”,21.8公里乡村道路卫生被党员和志愿者“双层保护”,全村实现无保洁员、无村民小组长、无集体用工的“三无”指标,每年节省相关费用10多万元。

三是突出结对共建。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对共建工作方案》,由县级领导及文明单位结对帮扶联点实践所、敬老院、乡村学校少年宫,推动优质资源和文明实践活动下沉,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能,实现全县联动,形成了齐抓共管好局面。

实现四个转变,发挥文明实践效力

汉寿县为了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始终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持续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

一是服务方式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群众需求作为文明实践的指挥棒,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通过设置志愿服务岗、群众需求表、线上点单平台、线下心愿墙等,及时了解、征集群众意愿,及时关注并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是服务内容上,变“单一服务”到“多元服务”。按照“镇有品牌、村有亮点”的思路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罐头嘴镇开展“美在我家,美在农家”活动,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五好”评比,影响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该镇被评为市“美丽乡镇”和“文明村镇”。沧港镇针对全镇留守中小学生暑期安全问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各实践站提供免费空调饮水、开放阅览室和文体活动室,为近100名中小学生提供安全活动场地。高新区开展红色“店小二”活动,将每月5号、6号定为红色“店小二”志愿服务日,当好企业的“勤务员”“申报员”“防疫员”“派驻员”。

三是服务频次上,变“零散服务”为“常态服务”。文明实践活动做到年有计划、季有主题、月有重点、周有安排,在固定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实现常态化的文明实践活动。全县组建以党员、干部为主题,广泛吸纳社会爱心人士、道德模范、新乡贤等人员参加的1655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12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3.79%,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54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30万人次,在汉寿县,争当文明实践志愿者、争相做奉献已成为时尚新风。

四是在激励方式上,变“单向付出”为“正向激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志愿者实施积分管理制度,以“志愿者积分+星级评定+礼遇褒奖”模式激励志愿者,形成全社会崇尚志愿者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氛围。

猜你喜欢
阵地志愿志愿者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志愿者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
科学游戏孩子交往的新阵地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