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观题解题思路探究

2021-11-24 13:08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镇中心学校石耀东
中学政史地 2021年25期
关键词:主观题民法典本题

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镇中心学校 石耀东

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观题,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解答道德与法治主观题,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会结合试题给出的材料组织自己的语言。对许多初中生而言,主观题是一个相对比较难的题型。为了提高主观题的解题效率和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心得,提出一些主观题解题思路和技巧,以供广大学生学习和参考。

一、关注解题步骤,提高解题效率

解答道德与法治主观题时,不能盲目解答,而是要按照一定的解题步骤进行。在大部分情况下,学生能够直接套用解题步骤进行作答。按照解答道德与法治主观题的解题步骤解答问题,能够提高主观题作答的规范性和全面性。道德与法治主观题的解题步骤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先认真审题。审题,是解答道德与法治主观题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只有正确理解了题目考查的方向,对题目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知道作答的方向和作答的思路。在审题的时候,要严谨认真,不能只是粗略地阅读题目。在解题时,粗略地审题后便开始作答,往往会导致自己给出的答案跑题。因此,审题的时候要严谨认真。我们在解题时,可以养成审两遍题目的习惯:第一遍从头到尾详细地审题,第二遍带着问题重新阅读一遍题目给出的材料。第二步,认真观察试题的设问,了解设问的内容和形式,然后根据不同的设问类型确定答题思路。第三步,在有了清晰的作答思路之后,可以在作答之前将要回答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罗列,制作成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并在思维导图中写上答案的要点,之后再根据思维导图展开作答,以此来保障答案的完整性。最后,要对答案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遗漏、回答的方向是否正确等。按照这样的答题步骤回答问题,我们回答主观题就能够回答得更加精确和完整。

例1.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这是新中国条文最多的一部法律,1260个法条,对应着细致入微的民生关切,构建起全方位的民事权利保护体系。

民法典条文摘录: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民法典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强大法治保障。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法治知识进行分析。

解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我们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和设问,明确材料的内容和设问的要求。材料主要摘录了民法典的一些条文,设问是让学生结合民法典的条文和所学知识分析“民法典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强大法治保障”。由此可见,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综合性、开放性强。我们根据材料和试题的设问,可以确定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法律的作用、法治的意义、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等。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法律的作用、法治的意义、保障人权、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等角度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①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②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③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⑤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法律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道德滋养法治精神,道德对法治文化有支撑作用。

二、联系教材知识作答,提升答案专业性

解答道德与法治主观题,我们不能想答什么就答什么,也不能仅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而是一定要联系教材知识进行作答。在中考道德与法治主观题中,有很多试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谈一谈”。面对这样的主观题,很多学生往往习惯性地只结合教材知识和材料内容进行作答,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最终导致失分。因此,在解答道德与法治主观题时,我们要学会结合教材知识、材料内容,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全面作答。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答案显得更加专业,从而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

例2.新征程,是中国发展的新征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新征程。在“中国号”巨轮海图中,每一个人找到自己的坐标,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让个人奋斗与时代宏图相互激荡,就一定能建设一个更强盛的国家,成就一个更美好的自己。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你打算怎样“成就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怎样“成就一个更美好的自己”。联系教材知识,结合实际,从树立理想、努力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关注社会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报效祖国等方面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做创新型人才;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坚定文化自信;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等。

猜你喜欢
主观题民法典本题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民法典诞生
中国民法典,诞生!
民法典与“小明”的故事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