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2021-11-24 13:08江苏省南通市陈桥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21年25期
关键词:题干解题技巧题意

江苏省南通市陈桥中学 苏 珊

选择题具有考查角度多、知识跨度大、选项迷惑性强等特点,它对学生的识记、理解、比较、辨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考试的必考题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中,选择题不仅考查的知识面较广,分值占比较重,而且也很容易拉开学生的成绩。所以,对学生来说,掌握道德与法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方便实用的选择题解题技巧,提高考试成绩。

一、分清题型,明白题意

选择题作为道德与法治考试的重要题型,它具有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是指选择题都由题干、备选项两部分组成。不过,道德与法治选择题按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以命题形式来划分,初中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可以划分为文字材料型选择题、概念型选择题、图片型选择题、数据图表型选择题、比较类选择题、因果关系类选择题。再比如,还有人将初中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划分为识记水平类选择题、理解水平类选择题、运用水平类选择题等。其中,识记水平类选择题还可细分为组合型选择题、数字型选择题、判断型选择题;理解水平类选择题还可以细分为比较型选择题、内涵型选择题、发散型选择题和因果型选择题;运用水平类选择题还可以细分为事例型选择题、引文型选择题、计算型选择题。不同类型的选择题,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解题技巧进行解答。在日常学习中,学生要了解不同类型的选择题的特点,总结解题技巧,以提高解题效率。

例1.互联网时代,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点点鼠标就能轻松完成交易,但所购物品名不副实、银行卡密码被盗导致的财产损失,也给消费者带来诸多烦恼。这说明

( )

A.网络暗藏风险,应敬而远之

B.网络利弊共存,是一把双刃剑

C.网络环境的优化只能依靠科技创新

D.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网络陷阱不可避免

解析:本题是一道发散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网络的作用,以及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这种类型的试题,经常会用“这说明”“正确的是”等语句将备选项与题干联系起来。解答此题时,需要我们先对备选项、题干内容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再综合比较各个选项,找到正确的答案。A、C、D项的说法都过于主观、绝对,所以A、C、D项均不符合题意。有同学对D项有疑问,认为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D选项中提到的“网络陷阱”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来,由此也可以排除D项。网络是把双刃剑,“足不出户就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点点鼠标就能轻松完成交易”,体现了网络的积极作用;“但所购物品名不副实、银行卡密码被盗导致的财产损失,也给消费者带来诸多烦恼”,体现了网络的消极作用。故本题选B。

二、认真审题,领会题意

有人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很好解答。但现实情况是,做选择题时,学生的出错率是比较高的。如果学生能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解答选择题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初中道德与法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可概括为“一个原则”“三个审查”。其中,“一个原则”是指解答问题时需结合具体的题干材料,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解答问题。“三个审查”,是指审题干、审备选项、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关系。题干是记叙和提出问题的部分,备选项是试题提供的备选答案。全面、准确地弄清题干的规定性,领会题干所表达的意图、要求和考查的内容,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而要想领会题意,需要认真审题,抓住题干中的中心词语,找出关键词,明白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审备选项,主要是看备选项中的观点是否正确,哪些选项是适度引申,哪些选项是过度引申或错误引申。

例2.(多选)民主与法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背离法治的民主,只会陷入歧途、造成祸乱。一段时间以来,香港一些人打着“公民抗命”的民主旗号发动“占中”非法集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引起香港各界的强烈不满。知名演员成龙引用歌词“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表达了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这句歌词告诫“占中”者要

( )

A.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B.正确处理民主、法治、稳定之间的关系

C.坚持爱国爱港、回归理性、面对未来

D.承担公民责任,共同维护香港的稳定繁荣

解析:本题不只提到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还借助歌词提到了国与家的关系。在解题时,学生只有认真阅读试题,领会题意,然后联系教材知识,结合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实际问题,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应积极维护国家利益,以国家利益为重;同时,我们还要处理好民主、法治、稳定之间的关系,积极维护国家稳定与统一。A、B、C、D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

三、明确方向,排除干扰

初中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在拟题、提问方面都有一定的技巧性。有时候,学生即便是掌握了选择题的解题原则和解题技巧,但是也会因为一些干扰和陷阱而出现思维混乱等问题,以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所以,了解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常见的干扰方式,掌握排除干扰的方法,明确解题方向,非常重要。初中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常见的干扰方式有“鱼目混珠法”“偷梁换柱法”“正逆颠倒法”“因果倒置法”“同义反复法”“以偏概全法”“添枝加叶法”“似是而非法”“答非所问法”“舍本求末法”等。在解题时,我们要排除相近、相似、易混知识的干扰,把握答题的核心,以提高得分率。

例3.珍惜自己的感情是一种修养,尊重别人的感情是一种美德。珍惜自己的感情,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尊重别人的感情,别人会更珍惜与你交往。这说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 )

A.学会尊重非常重要

B.应重点尊重别人的感情

C.建立纯洁的友谊很重要

D.文明礼貌很重要

解析:由题干中的“说明”两字可知,这道题是典型的因果类选择题。因果类选择题经常会采用“同义反复法”设置干扰项,学生如果不仔细辨析,就会造成错选。所以,在解答这类选择题时,我们要找准问的方向,将备选项和题干逐一比较,排除干扰,舍去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的选项和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才能顺利找出答案。B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C、D项的说法虽然都是正确的,但是鉴于题干中没有谈及友谊和文明礼貌,所以也可以排除。故本题选A。

四、激活经验,突破误区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中,选择题分值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它既能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要想答好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能准确把握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和原理,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善于总结。在考试中,学生不仅心要静、脑要活、眼要亮,还要具备宏观的、全局性的思想方法,能把题干、选项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激活知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突破认知误区,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4.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空前,一大批贪官被查处,人民群众对此拍手称快。这说明党开展反腐败工作

( )

①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③成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④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这道题看似考查的是学生对党的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其实它还提及了“根本利益”“头等大事”“活力源泉”等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建设,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改革开放。由此可排除含③④的选项。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选择题的题型多样,但是只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以不变应万变,就能提高得分率。所以,在日常学习中,要及时总结,熟练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以提高应考能力和考试成绩。

猜你喜欢
题干解题技巧题意
数字算式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三角、数列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一道中考题的五种解法
破解诗歌鉴赏题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