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保障机制研究

2021-11-24 08:05李佳星
体育师友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余训练体教融合保障机制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得出体育传统校开展课余训练的影响因素主要为:选材质量、学训矛盾、师资力量、竞赛体系、场地设施等。新时代,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应做好以下几点:拓宽选材范围,完善体育后备人才输送渠道;正确处理学、训矛盾;体校、社区教练员与学校体育教师相结合;教育、体育部门共同完善体育传统校的竞赛体系;推动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学生开放,加强组织管理,为课余训练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育传统校;课余训练;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8.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5.010

收稿日期:2021-09-25

作者简介:李佳星(1997-),男,河南虞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体育养生理论与实践

2020年8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 指出: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以下简称“体育传统校”)在其创建近三十年来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运动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实施体教融合的最前沿阵地,对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的带头作用,同时也为我国运动专业队和体育院校培养了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题为《体教融合不能忽视人格塑造》的大会发言中提出,“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只盯着塔尖所得有限,有平台不一定有高度,没平台一定没高度,学校理应成为篮球人才培养的沃土”。《意见》的联合印发为体育传统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课余训练是学生运动员提高运动能力的主要方法,因此,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就如何保障体育传统校课余训练的科学化、专业化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体育传统校的课余训练构建完整的保障机制,以期促进体育传统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体育传统校开展课余训练的影响因素

1.1 选材质量:获得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

运动员的选材质量是保证课余训练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选材的任务是对运动员潜在运动能力的诊断和预测。竞技体育异常残酷,不断地追求着人类极限,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仅需要科学的训练,还需要良好的身体条件作为他们挑战和保障运动成绩的前提,所以学生运动员的选材非常重要。因此在开展学生运动员选材之时,既要考虑能够为学校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又要考虑学生运动员今后的发展问题,应本着对学校、家长、学生负责的态度,避免盲目选材。

1.2 学训结合:“双高”型学生运动员培养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以国家、省市和各级体校为主体的三级训练体系和体育运动学校、少儿体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训练网络,各省市普遍建立了运动员“集中生活、集中训练、集中学习”的“三集中”管理模式,各省、市、自治区承担着为国家队输送运动人才的重要任务[2]。这种训练模式从开始使用一直延续至今,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体育强国战略和奥运争光计划奠定了强力的基础,但也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造成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竞技训练的分离,导致运动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也受到了严峻挑战,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国家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相继印发了《关于学校开展业余训练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通知》《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关于试点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希望通过加强对专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在运动成绩较好的中小学设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利用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全新的竞技人才培养体系[3]。这样既加强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促进了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以及各学校之间的交流,又可以使运动员代表高校参加比赛为校争光,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体教融合的目标是培养文化成绩和运动成绩“双高”的学生运动员,把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去。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仿佛成了天然的矛盾,就二者如何平衡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课余训练的参与者。

1.3 师资力量:课余训练科学实施的重要保障

随着體教融合的深入发展,体育传统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任务,“体育强国”战略也对传统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校体育教师作为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直接负责人,其自身专业素养不仅决定了课余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也影响着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在现时期,体育传统校的课余训练多数由学校体育教师兼任,研究发现,国家级体育传统校由学校体育教师兼职带训占教师总量的67%,而专职负责训练的教师仅为23%,约有10%的带训教师是外聘专职教练[4]。兼职带训教师不仅要负责本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还要抽出时间和精力兼顾学生运动员的课余训练,并且部分学校没有把这些教师的兼职带训时间算入教师的总课时,造成部分教师带训懈怠。另外,在带训教师数量上也不能满足体育传统校的发展要求,平均每个国家级体育传统校的带训教师为3.3个,省、市一级的体育传统校带训教师还有所降低[5]。

1.4 竞赛体系:检验课余训练效果的主要途径

比赛是检验学生运动员平时训练效果的主要途径,同时学生运动员需要通过大型赛事取得成绩来得到认可,无论是毕业后继续从事职业运动还是升学,优异的成绩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现阶段体育传统校不仅面临比赛较少的困境,部分地区的竞赛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研究表明,在省级及以下级别比赛中,大多数比赛都是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单独承办比赛[6],两部门之间缺乏合作,由于传统校的学生运动员依存于学校,多数运动员只能参加教育部门承办的比赛,但部分比赛不被体育部门所认可,无法根据学生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运动等级评定,阻碍了学生运动员的发展。

1.5 场地设施:开展课余训练的坚实基础

体育传统校的场地设施是否完备,是学生运动员进行课余训练的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对学生运动员课余训练的重视程度。在对国家级体育传统校的调查中发现,约有15%的体育传统校认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需要,平均每个国家级体育传统校拥有1.2个田径场、1.1个足球场、6.7个篮球场、2.9个排球场,分别拥有0.9和0.3个综合馆和游泳馆[7],从数据来看,体育传统校的场地资源似乎可以满足学生的训练需要,但考虑到这些场地设施并不是针对学生运动员而建立,而是全校师生的共享资源,难免会出现场地紧张的情况,况且这还是条件相对较好的国家级体育传统校的场地状况。

2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的保障机制

2.1 拓宽选材范围,完善学生运动员的输送渠道

有研究表明,学校运动队在进行选材时,以身体素质作为选材标准的约有60%[8],这种操作方法过于单一,虽然有简单易行和操作性强的特点,但是往往忽略了专项特征,应加强学校对选材工作的重视,遵循项目、项群选材规律,合理运用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的方法,把握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和能达到的职业高度,善于利用生理指标进行科学选材。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做好家长工作,劝导家长不应该被传统的成才观念所束缚,让他们了解到学生参与课余训练不但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为以后的升学考试多一条出路。除此之外,学生运动员的人才输送渠道是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学生经过多年的“边学边练”,学习和训练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一特殊情况,就如何开辟新的体育后备人才输送渠道,已经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应加强省市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让体育后备人才在全省乃至全国流动起来,与当地体育和教育部门沟通,积极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人才输送网络。

2.2 正确处理学、训矛盾

在现阶段,体育传统校是体教融合的最前沿执行者,既要发展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保障学生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质量,同时开展课余训练,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运动能力,承担着为体育院校和上级运动队输送体育人才的任务。体育传统校的学生运动员同样面临着“学习”与“训练”的矛盾,虽不像专业运动员如此尖锐,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学生运动员在参与训练时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就是“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占比达到40.1%[9]。因此教育和体育部门应当通力合作,以学生为本,为体育传统校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竞赛和学习两手抓,学习目标要注重创新,文化课教师应善于因材施教,制定針对学生运动员的教学计划,同时也可以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运动员给予相应的手段,例如停训停赛等,切实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水平。

2.3 体校、社区教练员与学校体育教师相结合

面对体育传统校兼职带训教师偏多,专职教师严重缺乏的现实困境,教育和体育部门应加强各类体育传统校与业余体校、社区体育指导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使业余体校在职或退休教练员利用空闲时间担任带训教师,鼓励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担任教练员,定期向学校的带训教师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聘请运动等级高或带训成绩显著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到学校任教,分担学校教师的教学与训练压力,促使学校体育教师、体校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三方合作,提高学生运动员课余训练的专业化程度。

2.4 教育、体育部门共同完善体育传统校的竞赛体系

面对传统校比赛机会较少、各部门在竞赛管理方面沟通渠道不畅、各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等问题,在体育传统校的竞赛系统方面,教育系统和体育部门应打破隔阂,增加传统校之间的比赛数量,建立全国传统校、省(自治区、直辖市)传统校、地市传统校、县级传统校运动会赛事网络,畅通赛事沟通和管理渠道,加大对体育传统校赛事的宣传力度,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时间增加校与校之间的比赛数量,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长期的、周期性的比赛规章制度,形成固定的比赛文化,加大对参赛者和成绩优异者的奖励力度,落实体教结合新模式。

2.5 推动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学生开放

为保障学生课余训练的场地需求,教育和体育部门应当共同推动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学生开放,建立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定期向学生开放的系统方案,同时根据体育传统校训练成效和比赛成绩,建立对社会公共体育场馆的奖励机制及服务回报措施,这样既为体育传统校解决了训练场地不足的情况,又使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得到了充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得到了一定的回报,也为当地的体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充分保障学生运动员的课余训练。

3 结语

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起着重要的带头作用。课余训练作为提高学生运动员运动水平和取得比赛成绩的前提条件,理应受到学校、教育、体育部门的重视,在实施过程中要善于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我发展的新模式,例如各地可以充分利用冬、夏令营活动,以体育传统校为主要对象,实施体育项目技能培训,并组织多方力量提供专业训练指导,相比于学校的日常训练,冬、夏令营具备运动项目齐全、专业性强、场地资源丰富等优点,可以适当借鉴冬、夏令营举办经验,建立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企业、学校之间的合作联动机制,举办以体育传统校为主要对象的冬、夏令营活动。学校还应提高带训教师的工资待遇,吸引高水平教练员的加入,加强带训教师的培训,切实提高带训教师的训练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生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提升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我国培养更优质的体育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EB/OL].(2020-08-31).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1/con  tent_5545112.htm.

[2][3]杨国庆,刘宇佳.论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理念与实施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06):621-625.

[4][6][8]孔凡明.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9.

[5]惠陈隆,冯连世,胡利军,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6,52(01):53-59.

[7][9]杨雪梅,徐勇.新时期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可持续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04):87-90.

猜你喜欢
课余训练体教融合保障机制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学足球课余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田径课余训练方法的思考
提升农村小学乒乓球课余训练的五策略
提高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质量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