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1-11-25 06:29徐朝刚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5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资产

徐朝刚

(重庆市南川区乐村林场,重庆 408400)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促进行政事单位国有资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有资产,是财政性资金范畴,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对确保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十分重要,为此,只有严格依照国家资产管理的法规制度制定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做到资产管理合法合规,产权清晰、处置规范、管理有序,结合有效的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及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并通过法律责任的明确形成强大的资产管理执行力和监督力,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为社会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

(二)促进国有资产的配置合理并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配置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能职责正常开展,维护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运行高效的重要保障、是合理使用财政性资金、减少闲置资产的必要手段、才能与现阶段国家提出财政过紧日子的要求有机融合,所以,建立完善资产管理相关制度,来确保国有资产的配置合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履行行政事业的职能职责。

(三)促进资产管理职责明确和信息透明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管理职责不清、账实不符、报废核销不及时、工作人员移交不清、资产闲置重置、事前事中事后管理脱节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部门和管理责任人职责不明确,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缺乏合作,相互推诿,形成资产管理情况混乱。二是信息不透明,管理基础薄弱,单位领导、相关责任人及工作人员对单位资产情况模糊不清。为此,只有认真梳理实际存在的问题建立高效透明的信息管理制度,通过资产管理公开公示及资产使用卡制度让全体工作人员能全面了解单位的资产情况,加强对资产的日常监督。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职责不清形成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制度职责不明,存在单位领导及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重购置轻后期管理,造成单位资产管理存在基础工作薄弱、工作被动应付、监管流于形式、工作相互推诿等问题,久而久之,单位的资产管理就会出现账实不符、账账不符、资产情况不明、资产闲置重置,出租出借后资产不知去向、随意报废捐赠、低价评估,随意担保等问题,从而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资产配置不合理形成使用效率低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不重视资产的管理,致使单位资产购置不合理,资产重置闲置严重,特别是有些经费充足的行政事业单位,单位领导认为财政性资金已经预算给单位不用完今后会减少预算,为此,就重复购置资产将财政性资金用完,致使单位大量资产闲置重置;部分单位的存量资产由于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负责,业务不熟,台账建立不清,末建立资产公开公示制度及资产使用卡制度,造成单位资产信息不明,资产清查未按要求开展,又加之购置时审批部门及工作人员审核不严,为领导提供的信息有误,致使领导决策失误,造成资产购置重复,长期形成闲置资产,从而形成单位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造成国家财政性资金浪费。

(三)监管手段和制约措施较差

单位监督执行差,对资产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没有或不愿约束和制约,致使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监督,特别是单位的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最易形成资产管理混乱、报表编制失真;对单位领导监督不力,容易出现决策失误,造成资产购置不合理,资产出借出租不合规和资产损失等问题;对工作人员监督不力,容易出现资产管理者违法违纪,将资产据为己有,造成资产损失。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对资产监督管理不严,对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的资产内审时流于形式、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资产管理单位资产的审计和检查只注重报表和文字资料,不重实物的清查,这些无效的资产监管手段必将形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账实不符、资产损失的问题。

(四)资产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低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不是专业对口就业,都是工作后根据单位岗位需要安排从事资产管理工作的,为此,形成资产管理人员边工作边学习,又加之很少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资产管理的培训交流,特别是一些资产少,领导不重视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基本没参加过专业机构组织的资产管理的培训交流,不可避免存在业务不熟悉、资产管理经验欠缺,完全依靠自己对资产管理的认知和财政资产管理系统固有的管理要求开展工作,从而缺乏系统性管理资产的工作方法和能力,久而久之,单位的资产管理就会出现问题;单位缺少对资产管理工作人员政治思想上、职业道德上的教育培养,致使一些资产管理人员不爱岗敬业、没有责任心,使单位资产管理出现问题。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办法

(一)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明确职责

结合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际现状,加强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的完善,健全完善本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从资产的配置、资产的使用、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担保、处置、划转、捐赠、出售、报废、产权管理、资产评估、资产清查及财务处理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资产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及法律责任来规范相关资产管理单位领导、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建立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加强内部资产审计,资产管理大多存在职责不清、报废核销不及时、工作人员移交不清等问题,通过内部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对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对内部审计出来的问题找出原因,对失职渎职责任进行追究,做到有责必究、违法必惩,从而通过以制度建设达到资产管理法律责任明晰,资产产权清晰、资产管理有序、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管理者责任心强,爱岗敬业,能高质量地完成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

(二)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公开透明的资产管理公示制度及使用卡上墙制度,实现单位全员及各部门资产信息共享,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通过资产信息系统数据使各部门及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情况全方面的了解,并通过资产数据信息有利于管好盘活各类资产,有利于单位科学决策,避免资产重置和闲置,造成财政性资金浪费,有利于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三)加强内部监督、增强审计和财政检查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从管理系统上讲是完善的,但由于只注重财务的相关管理,从资产的购置可行性、账实核对,资产使用效率、资产使用方面情况是否可行和真实,通过内部监督不能真实地反映本单位资产现状,因此资产管理从加强制度建设、增强信息透明是必须的,但光有好的制度不严格执行是不行的,为此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监督、单位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监督、对单位领导的监督、对资产管理人员的监督、内审部门对资产管理部门及资产管理者的监督是事关单位资产管理好坏的关键,在内部监督的基础上,还应从加强审计和财政检查来了解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全方面情况,通过审计和财政检查有效提升单位资产管理,发现问题、纠正资产管理的不足,从而提升单位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通过制度建设,理顺管理职能,配备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加强资产管理人员职业培训,组织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做到资产管理队伍能够适应新时代资产管理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资产管理职能;从思想上业务上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培养,提升资产管理人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担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资产管理者,从而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资产管理队伍。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从财政系统管理上是比 较完善的,从实际管理上首先要按国家和单位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明确岗位职责,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审计和检查监督,明确监督和法律责任;其次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善,确保资产管理公开透明,自觉接受内部和外部监督。

总之,只有进一步通过提升单位领导和资产管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心,明确法律责任,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内部监督和增强审计、财政监督,严格按资产管理运行程序规范管理,规范制度管理,才能确保资产管理产权明晰、管理有序,使用高效;才能发挥资产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职能职责工作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资产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