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改革 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2021-11-25 06:29康叶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5期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信息系统

康叶

(岳阳市岳阳楼区审计局,湖南 岳阳 414000)

一、引言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以及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历史定位,认真学习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创新内容,分析领会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积极研究顺应改革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跟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原有会计制度相比,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一了行政事业单位原有的各项会计制度,使得具体的经济业务活动更具指引性和可操作性,方便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其次,财务会计功能的引入,改变了以往行政事业单位只进行预算会计不进行财务会计的现象,使会计信息能更真实、完整地体现经济业务活动的实质。再次,新政府会计制度重构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实行“平行记账”。最后,新政府会计制度完善了报表体系和结构,行政事业单位期末需编制政府财务报告和预算会计报表两套报表,以满足不同报表使用者的需求。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1.善了财务信息的质量

政府会计制度有机整合了各项行政会计制度和事业会计制度等内容,解决了原有制度体系下各自独立、口径不一的问题,对同类业务事项尽可能做出同样的处理,大大提高了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同时,政府会计制度整合了基建会计的核算内容,单位不用再单独建账,统一进行会计核算,有利于提高行政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2.明确了政府的资产情况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增设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受托代理资产等资产科目,扩大了政府资产的核算范围。比如,以往各级政府都没有核算公共基础设施,但公共基础设施往往价值比较大,在整体资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新政府会计制度确认“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入账”的记账原则,明确了资产的入账主体,确保国有资产信息的全面完整,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浪费流失。

3.强化了政府的成本管理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摒弃了以往资产不计提折旧、不核算成本的记账模式,明确要求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计提折旧或摊销,客观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有效体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同时引入“资产减值”的概念,要求合理分配资产的使用成本,更好地反映当期的成本收益状况,强化了政府的成本管理工作。

三、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工作难度提升

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重点在预算会计,反映的内容较为单一;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细化了财务管理的内容,强化了财务会计的核算功能,由传统的预算会计转变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核算模式。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者核算的基础不一致,核算的思路也不一样,增大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复杂性和难度。另外,单位期末需编制两套报表,即预算会计报表和政府财务报表,政府财务报告包括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政府部门财务报告,这极大地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操作难度。比如对于下属单位、二级机构较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抵消、整合内部交易条目等工作难度较大,降低了政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二)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仍然采用以预算会计科目为主的设置,没有对原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难以达到“平行记账”的要求,不具有适配性。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期末数据交换、数据结转等功能难以确保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科目期末、期初数据的正确转换,不能为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信息系统是独立存在的,没有与单位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执行等系统相互结合,无法做到数据的交流共享,仍对财务人员的手动操作能力有较强的依赖性,降低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比如,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单位需要定期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但现行的财务软件系统无法实现自动计提,并且需要财务人员分别在财务软件和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增加了劳动成本。

(三)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受历史遗留问题及制度体系的影响,整体流动性差,年龄偏大。很多财务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养,再加上岗位职能固定、计算机操作能力弱,无法快速适应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尽管财务部门多次举办政府会计制度的专题培训,但是以现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水平难以掌握最新最全的政策要求,对财务知识体系没有系统的掌握,不能融会贯通,只能机械地掌握大概,给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具体举措

(一)转变思维,做好新旧制度衔接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争取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存在畏难、知难而退的心理,应及时转变思维,主动全面掌握政府会计制度的各项规定和具体要求,切实做好新旧制度衔接。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单位往来款项的管理,对于账面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尽快进行账务处理,比如,长期挂账的暂存款、暂付款等,应尽快核实情况,按照财政部门的相关处理流程报经审批,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进一步清理核实和归纳统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物品、对外投资等资产数据。对已报废还挂账的固定资产、对由于捐赠等原因迟迟未入账的固定资产等情况实行全面清理盘点,重新确定资产的原值、类别、使用年限、残值等信息,进而确定资产的折旧(摊销)额。再次,行政事业单位过去未入账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等资产应进一步明晰资产占有、使用和维护管理的责任主体,积极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登记入账。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各项结转结余资金的构成和性质,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确认各项预算结余科目及资金结存科目的金额,必要时可适当借助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力量,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二)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果,完善的信息系统能够提供更加快捷、准确的信息,使得单位的财务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树立“业财融合”的理念,全面梳理单位的业务、财务流程,优化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确保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能满足政府会计改革工作的需要。财政部门应在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上持续发力,尽快将财务核算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部门预算编制、业务信息等系统有效衔接起来,让财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集约化管理。只有实现各个系统的融合对接,才能减少财务信息的重复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实现预算执行数的实时监控,自动预警,以改变财务数据的滞后状况,为单位的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三)注重对高素质财务人才的培养

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不断提升财务人才培养质量,搞好常态化培养,紧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逐步实现由固定式、应急式、补缺式培养模式向系统化、全方位、体系化培养模式转变,切实做好财会人才培养工作。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对财会人员有新要求,培养适合多岗位高素质的新型财会人才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应拓宽思维,把培训的触角往业财融合的模式延伸,充分利用线上会计继续教育优势,系统学习政府会计制度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其次,突出岗位历练,加大轮岗轮训,支持外训外学,丰富阅历、积累经验,促使专业能力素质横向拓宽、纵向深入。最后,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贴合单位自身实际,紧跟政府制度改革步伐,真正让财会人才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成长、发挥作用。

五、结束语

加快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建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现阶段可能会经历改革的“阵痛”,出现财务工作难度提升、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等问题,但从长远来看,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具有积极性,行政事业单位应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促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新政府会计制度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