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2021-11-25 06:29王蓉蓉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5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王蓉蓉

(安徽中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000)

随着信息载体的变迁,财务管理也由手工记账、统计、上报的繁复时代进入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时代。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也渐从前沿新兴行业向以建筑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蔓延。然而由于建筑业本身顽固的陈旧理念、独有的行业特性,凸显出信息化在该领域财务管理上呈现的多种问题。如何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的同时解决伴随而来的问题,构建符合本行业特性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这是本文将会深入解析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的主要对象。

一、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质及特点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质

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纸面财务信息数字化,引入互联网环境中,形成现代的财务管理模式。其实质是企业强化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具体体现在财务管理从初始录入、统计、核算到提供财务分析建议,实现管理的理智性决策、自上而下的管理控制。

(二)建筑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特征

1.财务信息化的高效时效性

区别以往纸质载体的信息表现形式,财务信息化在工作效率的高效性上是显而易见。但仅将此认定为高效时效就过于狭隘和片面。信息化是一体化的流程集合体:底层单会计数字化即使用软件来实现记账、核算、制作报表、财务分析的功能性程序化管理;在底层基础上搭建共享性的局域网和统一的网络财务软件,将企业中各信息系统打通,形成完备数据链,近似于建立虚拟的财务数据仓库;在自身系统完备的情况下,与外网联系,借用大数据资源,与企业阶段性或部门性或整体性的财务状况对比分析以提供快速准确的财务依据供管理层决策。

2.财务信息化的同步融合性

财务管理在技术支持下,统一生成企业运营中所有模块的财务数据,保障资金流动以数据的形式在运营的各环节体现并与实际产生情况对应。对于建筑企业,即可从原材采购、人工构成、建设成本、施工废弃等全过程的把控财务,避免因环节信息滞后造成统计的不完整和不真实进而形成错误决策。

财务数据的同步性伴随而来的是各模块的融合。这有利于避免传统组织划分中,财务工作仅为对应部门服务造成的信息不畅,摩擦频发。跨部门、跨界限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有利于业务流程重组,统一于系统平台中。

3.财务信息化的集成多目标

集成化是财务信息化的产物,它扩大了财务管理面向的受众,囊括原有的资本管理的同时,把所收集到的信息以资源形式开发利用,使财务工作不局限在资本层次;更是企业内外、人员事物多方面利益的分配工作。这也就形成了多个目标即关注企业以外的相关其他利益主体。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财务信息化推行难、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建筑企业自身多种原因,信息化推行缓慢甚至流于形式。探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首先,多数管理层观念守旧保守,未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利己之处,同时信息化又需要软硬件设备采买投入和人员培训,占用大量人力财力且磨合期间工作执行不畅均导致管理层不愿大力推行;其次,项目分布地域过广,各地差异大,项目之间、项目与公司间沟通途径不畅使基层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执行力度不足甚至由于个体因素产生抵触畏难情绪;最后,信息化有利于加强施工过程中实际情况的透明化,间接触及部分利益群体,有一定的推行阻碍。

多数建筑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需求与制度没有明确,因此管理层在实际操作中缺少高屋建瓴、具有明确目标的制度框架,导致在信息化推行的初期,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另外,没有完善的制度框架,即便过了磨合期,仍会发现大量的细节漏洞,造成负影响。除开制度框架功能缺失外,具体项目上面临执行力不足的问题,这主要因建筑企业本身对项目监管力度不足造成的。基层人员尽管有制度约束,但与实际监管部门相距较远,面对具体要求时,敷衍了事,甚至随意所为,真实发生的运营活动无法通过信息化在财务数字上及时真实反映。此外,处于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层因没下沉项目,两者出现断层,导致管理制度同样无法在项目上落到实处,信息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二)财务信息化过程中人才的流失

人员因素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人员因素更加复杂。首先,人员结构方面,财务管理团队中以中年人居多,而中年人接受信息化建设改革的时间周期较长;其次,人员素质方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到财务、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对管理团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而建筑企业财务人员欠缺信息技术知识。

建筑企业的工作环境通常欠佳、地处偏远,人员流动性较高,特别是专业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在面对一时较缺乏的上升通道和优渥待遇时,会因工作环境不佳催化不满情绪而选择另寻他路。不断更新的财务人员造成不断持续的人员培训投入,增加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隐形成本。同时信息化在建筑企业落实过程中,在管理流程、审批权限以及预算管理等方面新进人员欠缺经验,成本控制没有充分落实,使得上述各环节欠缺合理性与科学性,进一步加剧企业隐形成本的提高,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非但没有促进企业发展,反而成为利润获取的绊脚石。

(三)财务信息化中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主要存在于两个领域:

第一,本地信息安全。信息化需要对应的本地硬件基础和软件操作系统为支撑。而电子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稳定性和无法预知性,如操作不当致系统崩溃、硬件设备过热等均易造成存储财务数据的丢失或紊乱。

第二,网络信息安全。设备物理层、操作系统层面以及网络共享层面都存在漏洞的威胁、病毒的入侵甚至黑客的攻击。这都是极易造成严重后果的现实问题。

(四)财务信息化实施缺少监督措施

涉及人的活动行为,通常伴随而来监督措施的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也不例外。特别是建筑企业,突出反映在没法实时监督、上层监督无法落实项目、监督人员自身缺少专业知识以及底层监督本身的形式主义。这些问题虽然不直接桎梏信息化的执行,却是其他多种问题如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的集中体现。

(五)财务信息化技术不成熟

在技术方面,目前建筑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首先,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并不完善,导致部分建筑企业出于对成本效益的考虑,暂时会不引入财务信息系统;其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与建筑企业内部其他工程业务系统无法进行有效对接,致使财务系统处于独立的状态。

四、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信息化平台的集成、统一、共享性

建筑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其过程是一个对各部门、各地域、各项目的集成化,关键在于建立完整的信息平台。首先,对数据信息的收集,无疏漏无死角的集成数据;其次,需引入高端先进的ERP系统软件,这要求企业提高与软件开发公司的合作契合度,并整合各分散的单体系统和软件操作平台,做到管理软件、编码标准以及计算机平台的统一,实现已获取信息的高利用高集成高效率;基于已有平台,囊括整个建设链与财务系统的数据共享、统一管理,将信息流、物资流、人员流和资金流的全过程集成共享化,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真正地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可靠服务。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推进信息化进展和发挥信息化作用的关键之处。建筑企业管理层需借鉴他人经验,从自身实际出发,构建较为完整的、并与信息化相匹配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加大推进力度,循序渐进,持续优化;信息化执行层面,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易于被基层人员接受的制度细则并不断完善,这样一方面使得执行人有可依据的制度规定,另一方面也使信息化的具体实施规范化。

(三)建立信息化需求的复合人才体系

由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开展较迟,严重缺乏复合型人才的积累。因此,需要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发掘培养体系。

培养原有成熟的财务骨干:更新现有财务培训内容,拓展财务管理知识结构,引入相关的信息化知识,与软件开发方加强交流;制定内训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培训,鼓励财务人员自我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产学研模式定向培养人才,这有利于解决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脱钩的问题,专门培养财务管理信息人才,既解决企业人才隐患,又缩短新员工入职后的适应期。

(四)采取多种监督措施,推行信息化

有效的监督措施,需自上而下的实行:财务管理层要下沉项目和各部门财务环节,将具体的执行情况与人员绩效挂钩,督促执行人员完成信息化基础工作并提升业务熟练度;信息化平台建立内控环节,可视化相关工作的执行时间;基层财务部门落实工作计划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评。

(五)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保障体系

在财务信息数据本地保护层面,设立实时、多地备份,也可采用云端数据模式与本地数据模式结合,保证一地数据出现问题,可立刻调用他处数据。

在技术层面,采用网络防火墙、实时监测、多层认证等网络安全保障技术,对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采取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财务管理空间的拓展、财务管理的高效以及财务资源的链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更非一夕之功,需要吸取先驱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从本身行业特性和企业特点出发,自上到下、众志一心、携手共进,使得财务信息得到集成综合,从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