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改革探讨
——以A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为例

2021-11-25 06:29代贞贞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5期
关键词:应用型学院财务管理

代贞贞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一、构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而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旨在为地方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目前财务管理的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缺少健全成熟的培养机制和评价标准,为了更好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财务管理专业亟须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人才,而目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仍然是不健全的、不成熟的。财务管理专业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如何知悉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能力,都是当今本科院校需要思考的内容。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则是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为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和指导。更好地促进本科高校的发展,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A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品牌专业,我们将从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四个方面进行四位一体的“满意度”评价。从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四个方面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统计等办法了解A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具体是结合A院校最近几年的应用型培养方案的变化,较为实际、具体的选定评价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相关标准,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符合基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这套体系的构建是紧跟着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第一要义,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持续优化,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之所以会选择这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一般需经历选拔入学、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认知见习、校外实习(毕业实习)、执业资格认证、学位论文,毕业答辩等多个培养环节,人才培养贯彻学生大学四年的整个过程,从培养的过程来看学校、社会、教师、学生无一不参与其中,他们都会对A院校学生走入社会、迈入工作岗位的认可度即A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发言权。同时这些都会对A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包括内外部评价体系。通过外部评价体系,可以促使院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缩小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外部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包括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创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内部评价体系可以促使教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包括课堂教学效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管理与服务等,主要从学校教师等方面进行内部评价。

分析A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发现仍然存在如下的问题,比如,实训室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仅限于对实训课程实训室的建设,缺乏前瞻性、开放性的实训项目的实训室建设。另外对于实训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及动态性持久性的评价,目前对师资队伍的评价仅限于学历、职称、科研等有形要素的评价,这些都影响着应用型人才的评价工作制、约着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A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持续发展。

二、探索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A院校应用型教育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工程。学校要向应用型转变,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一条必经之路。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补充、互为依托。扎实的专业教育则为双创教育提供了明确指向以及实践的一个平台,避免专业教育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有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完全融合后才能发挥整体效应,让学生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做中学,学中做。

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特征,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A院校新修订的2019版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制定,协同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将创业教育融入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融入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之中,从而构建“专业 + 创业”的课程体系,培养兼具财务管理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基本能力,能够在中小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设立了独立的财务管理实训课程模块、财务执业能力模块,并将一部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如创新思维与创业训练、商业计划书、晋商文化与创新精神等创新创业的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创新创业教育与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融合奠定了基础。

另外,A院校与博康财税集团共建“产业学院”,该企业除定期对老师进行线上线下的培训之外,还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实习岗位。如博康财税的校内指导教师会将公司真实的经济业务及高度仿真的票据拿到课堂上跟学生们分享,从填制凭证到登记账簿、申报纳税直至编制会计报表,整个过程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及专职教师给予培训和指导。这个过程除了给学生上《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的时候有用,在学生上《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的时候也可以用,用真实的报表来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代入感会非常强。此外,学院领导还高度重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曾多次与创新创业学院研讨如何将创新创业融入课程体系中来,每年的创新创业大赛学院老师及学生都积极参与,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学院现在只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产业学院建设等方面将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初步的融合,为了将财务管理专业改革更适合社会的发展更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探索更多的路径将两者融合起来。

三、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提升思想认识,推动观念转变

在A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改革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需要领导和所有老师提升思想认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A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改革绝对不能只做表面工作,要充分将A院校的教改课题、优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能只是走走形式,发发论文,写个结题报告就了事,课题结项要有一定的实用性,不能为做课题而做课题。

(二)优化结构,推动教师队伍发展

A院校作为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优化教学师资队伍专业化结构。A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现有40余名专任教师,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已积累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等。但仍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聘用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时不但考虑老师的学历、专业及毕业院校,还需要更多地考虑专业教师的结构问题,如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的结构比例、职称比例等,甚至还需要考虑男女教师的性别比例等,目前A院校该专业存在教师青年教师较多,男教师相对较少等问题,教师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平衡。

(三)进一步深化合作

深化合作包括要深化产业学院建设和学院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博康财税有限公司与金融学院的“产业学院”的建设,将实践作为A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动力,进一步深化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深化A院校校内院系之间、专业之间的合作等,如金融学院与创新创业学院合作要进行深度合作,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审计专业、金融专业等的合作,实现“共赢”的局面。

总之,A院校是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2018年接受了国家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2019年收到通过评估的通知。这是A院校发展的契机,要紧握目前教育全面改革的机会,充分理解和认识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加快财务管理专业改革步伐。A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成立仅8年的专业,要抓住高校教育改革的机会,不断进行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培养出更多符合山西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学院财务管理
初等教育学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学院掠影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