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2021-11-25 07:56李晓星沈国华
经营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盘点台账会计制度

李晓星,沈国华

(1大石桥市财政事务中心,辽宁 大石桥 115100;2岫岩县政府机关事务保障服务中心,辽宁 岫岩 114300)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有了很大的改变,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也使固定资产的核算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科技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用固定资产不断更新,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原有的固定资产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购置一些新的固定资产。虽然购置了新的固定资产,但以前的固定资产数量、金额都很大,因此在新的会计制度下,要继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简要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控制的,为开展本单位的业务活动,持有时间超过一年且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使用过程中原有形态不会改变的资产。单位价值未达1000元,但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

不论是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与单位能否正常良好地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固定资产管理的好与不好,与行政事业单位本职工作的好与不好也有直接的联系。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提升单位的工作质量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大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短板

(一)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主管业务工作的负责人,尤其是财务工作的负责人,虽然所有的费用支出都会按照一定的手续和制度处理,但仅限于按章办事,对会计制度并不了解,更不会加强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具体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很少,分管财务的领导常常安排会计人员做固定资产登记和录入工作,很少安排具体的员工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保管、监督。会计人员对财务工作相对比较专业,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专业,且本职工作任务很多,往往忙于自己的业务,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二)固定资产信息不够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按照制度要求或者政府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要求,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统计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固定资产信息存在记录不够全面的问题,购买时间、资产类别、使用部门、购买原因等都没有记录的情况。由于源头缺少良好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扩大,信息登记不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松散,导致固定资产采购和使用过程中的记录不够详细。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要求做记录,也没有台账可查,只有一个采购发票,发票上记载的信息就是固定资产的全部信息,甚至连个经手人都没有。

二是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后,管理存在空白。单位采购固定资产后,发票等外部原始凭证记录分配到使用部门使用后,就没有人进行管理,导致有的使用多年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还记录在账上,没有进行报废处理。有的借给外单位的固定资产,长期留置外单位,或者借入本单位的固定资产,长期留置本单位,没有进行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使账上的资产和实际资产情况脱节。

(三)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不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人负责管理,损坏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单位几年统计一次固定资产,虽然得到了一个数据,但并不和上次统计的情况进行比较,对固定资产的增减没有核对。有的资产还能使用,仅仅因为有些老旧就购买新的资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四)固定资产外部监管不健全

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同级财政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审批监管和处理固定资产的权限。一般性的固定资产都通过管理平台进行跟踪处理,而很少实地查看,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后续报废处理的情况掌握得不够真实。对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来说,其固定资产也是国有资产,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该单位的固定资产可能缺乏监督,所以该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比较令人担忧。

三、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现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非常重要的资产,是开展业务、保障单位运转、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单位要重视资金管理,也要重视资产管理。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明确固定资产具体的管理部门和具体的管理员工,建立岗位管理责任制,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培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能力。

(二)做好管理工作,加强过程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规程,避免管理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按规章和程序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提升制约力和执行力,使固定资产信息记录全面。

固定资产采购后,单位要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同时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卡片管理,保证账卡相符。一个卡片只记录一个固定资产,要记录固定资产的采购商、采购时间、价格、数量、规格、使用部门、使用年限等相关信息。固定资产要按规定计提折旧,这些也要在台账上有所体现。卡片管理只是理论上的,还要半年或者一年定期统计盘点固定资产。在盘点过程中,如果有损坏的固定资产应及时修理,有丢失的则要查找原因,有已经超过使用年限需要处置的,就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只有自己理清程序,处置的时候才更有目的性。

(三)加强基础管理,确保家底清晰

1.固定资产登记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在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台账管理。租入的固定资产要和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区别对待,单独登记,做好管理和维护。对非本单位但长期在本单位内部使用,有控制权的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台账中要进行登记,在固定资产卡片上也要进行记录,详细记录使用日期、使用情况等。

2.单位定期清查盘点。行政事业单位要每半年或者一年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没有特殊情况至少要每年盘点一次,盘点固定资产的品种、数量,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在清查盘点过程中,如果固定资产盘亏,就要对减少的固定资产进行分析,按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如果盘盈,同样也要分析固定资产增加的原因,按照国有资产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四)保证配置符合规定,使用过程规范

1.固定资产配置从严。随着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原有的固定资产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购置一些新的固定资产。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不同级别的单位购置固定资产都有要求,如果单位原有的固定资产还能使用,原则上不能购置新的固定资产。车辆要严格按照级别及车辆编制购置,办公用品等也要按人头购置。有的单位确实缺少办公设备,但由于原来的设备已经超过使用年限,却没有进行处置,账上还有这类资产,所以没有采购编制,需要把以前的资产处置后再申请购买。

2.固定资产使用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单位购置的固定资产要符合单位的工作性质。不能为了攀比,采购超过本单位标准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按照单位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做到资产有人管理,损坏有人报修,过期不能使用及时处理,能用的继续使用,不浪费资源,固定资产使用人变动要进行移交。

四、结语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核算入账标准、计提折旧、资产分类、资产处置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仍存在不足之处,行政事业单位需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和核算方法,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使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健康有序地进行。

猜你喜欢
盘点台账会计制度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实操易错点分析
睁眼瞎盘点
睁眼瞎盘点
盘点各国网红猫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建国以来新年献词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