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

2021-11-25 07:56胡彤
经营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集团公司账户设置

胡彤

(浙江武义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武义 321200)

一、引言

资金集中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将资金集中到集团总部进行统一调度,不仅能够实现对资金运营过程的实时监管,还能够通过宏观调配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集团企业在开展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循统筹性、收益性和灵活性等原则,针对各投资项目的实际需求灵活调动资金,提升资金配置的合理性。

二、国有企业开展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是大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趋势。其优势主要有:第一,有利于防范企业资金风险。资金集中管理是将资金集中到统一账户进行统一调配,资金周转和运营过程透明化,管理层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资金支出进度,最大限度地规避资金风险。第二,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速度。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能够利用系统功能开展电子结算、财务报销以及会计处理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需要再支付额外费用,这对于企业资金周转和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具有重要作用[1]。

三、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分析

(一)统收统支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是集权型资金管理中的一种,主要是指企业集团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不设置单独的银行账户,其资金收支行为由总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统一处理,包括资金审批、业务结算等。统收统支管理模式主要用于资金监管环节,有利于企业收支平衡,也能够避免资金在账户中沉淀闲置的问题。但统收统支模式存在过度集权的特点,可能会影响下属成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统收统支模式只需要与合作银行建立通用账户,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较低,适用于一些预算不充足的集团公司。

(二)拨付备用金模式

与统收统支模式相似,拨付备用金模式也具备资金高度集权管理的特征。通常由集团公司依据子公司的运营情况,向子公司拨付一定数额的资金,当子公司实行项目支出以后,再由总公司按照支出数额进行资金补给。这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子公司的资金需求,也能够保留子公司的资金控制权。但这一管理模式存在审批链条过长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相隔较远的母子公司,很难保证资金集中管理的实施成效。

(三)统借统贷模式

统借统贷模式就是所谓的内部银行模式,内部银行可以对下属子公司的账户资金进行统一收回和合理调配,有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统借统贷模式下,子公司具有一定的资金控制权和使用权,有利于激发子公司的工作积极性,企业也能够实现资金集中管理。但这一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容易产生“三角债”问题,甚至可能会引发资金风险[2]。

(四)结算中心模式

结算中心是设置在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机构,主要用于子公司之间资金往来结算和财务收支管理。在资金结算中心模式下,集团公司的各下属子公司具备各自的银行账号和财务部门,对于资金也具备完全控制权。在这一背景下,集团公司主要发挥资金使用监督作用;同时,当子公司存在资金缺口时,不具备独立融资的资格,需要向总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提出申请,经审批和业务办理后,才能开展融资活动。

(五)财务公司模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集团公司所设置的财务公司都是以子公司资质为主,与其他资金管理模式相比,财务公司的职能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基础的资金结算、资金调配等,还能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运用财务公司模式开展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子公司可以保留相对独立的资金控制权,也能够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调整资金使用进度。但财务公司的设置完全依赖集团公司,且这一模式仅适用于发展相对成熟的集团公司。

四、国有企业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的策略

(一)为资金集中管理创造环境基础

国有企业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平衡好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为资金管理转型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为了平衡好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管理关系,企业可以在总部设置统一账户,但下拨到子公司的资金由分账户进行管理,子公司也具备一定的资金支配权。也就是说,资金的归属权仍属于集团公司,但资金的使用权可以因区域差异而产生变化。这也就是所谓的“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平衡集权与分权之间的矛盾[3]。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层面来说,由于业务领域的不同,国有集团公司下属的子公司都具备自身的业务价值链。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必然会打破当前子公司的业务链运行轨迹和资金结构,甚至可能会影响子公司的正常运营。因此,集团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对接体系,与当地区域的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设置税务专户的方式打通子公司的物资供应链,使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得到贯彻落实。

(二)发挥结算、融通和监督功能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具备资金结算、资金监管和资金融通这三项基本职能,打破母子公司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阂,提升企业整体的资金管理水平。具体来说,资金结算功能是指由集团公司在单位总部设置资金结算账户,负责子公司收支核算业务;子公司的一切资金流通活动都必须在集团公司设置的分支收支账户上完成,不得开设其他独立账户,确保子公司收支活动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资金监管功能是指企业子公司的收支账户与集团总部的资金管理账户直接对接,集团总公司的管理层人员可以通过后台信息,实现对资金运营过程的严格监管。不仅能够作用于企业的资金配置计划,还能够及时发现虚报预算的子公司,强调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监督职能。资金融通功能是指将子公司的账户闲置资金集中到企业总部的账户当中作为备用资金,当子公司出现资金缺口时,企业可以向子公司拨付备用金,不仅能够降低融资成本,还能够促进内部资金循环流通。

(三)完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运营有赖于管理体系的建设,因此,国有企业应当从管理组织、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这三个方面开展,完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首先,针对资金集中管理设置相应的职责体系,以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为核心,以“预算—计划—决策—单据凭证”作为业务结算的标准流程,并通过向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的方式,明确总部与子公司的资金管理职责。其次,在制度建设方面,国有企业需要针对资金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为财务部门提供指导依据。制度内容应当包括《资金集中管理指导意见》《资金审批结算处理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等,明确资金相关业务的处理方式,规范财务人员的操作行为。最后,不断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建设,针对资金集中管理的各业务环节设置监督审计人员。例如通过预算执行阶段性分析、成本支出定额标准对比等方式,及时了解资金流向和支出进度,并开展轮岗监督、循环监督等活动,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质量。

(四)加大信息化投入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需要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国有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其一,在财务管理系统下设置独立的资金集中处理模块,依据企业的经营业务划分模块功能,包括资金计划、银行账户、业务结算、票据管理、融资分析等,并依据差异化的模块功能设置处理程序;其二,针对信息化应用配置相应的财务会计人才,确保会计岗位在具备资金业务处理能力的同时,还具备电算化操作功能,满足资金集中管理的需求;其三,信息化的应用必然会给企业会计信息安全带来风险隐患,因此,国有企业还应当做好信息系统防护工作,通过设置防火墙、运用杀毒软件等方式,确保各项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结语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通常应用于规模较大的国有集团企业。为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国有企业应当选择合适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并从夯实环境基础、发挥管理功能、完善管理体系以及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确保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得到贯彻落实,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集团公司账户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关于国家控股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探析
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问题分析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Windows10账户的删除、禁用与启用
H5 智联韵动版
栏目设置一览表
投连险半月收益率红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