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思考
——以制造企业为例

2021-11-25 07:56李虹
经营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业财财务部门财务人员

李虹

(无锡市新辉俊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江苏 江阴 214445)

一、制造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背景与意义

(一)业财融合的实施背景

近年来,企业的发展已逐渐转为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和更加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以往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跟上外部形势,对现有的业务模式和经营模式需要不停进行创新。而业财融合的实施,将企业内所有的部门和环节都包括在了里面,只有让业务融入财务,让财务的工作成果在业务中得以体现,才能为企业后续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与信息支持。

(二)制造企业加强业财融合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推行业财融合后,财务管理工作就从事后的核算转化成了事先预测,这样企业就能更好地规避和防范风险。风险控制得好,企业的经营就平稳顺畅,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2.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时代的发展对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能仅仅局限于核算的角色,还要进行预测、监督和分析,而业财融合能很好地促进财务人员职能的转变。推行业财融合可以提升企业的总体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周转率和利润水平。通过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配合,可以推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企业在市场环境下作出更加有效与科学的决策。

3.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在日常工作中,财务部门需要积极配合其他业务部门,以推动企业经营方案的形成,使企业可以在市场环境下作出有效、科学的决策。同时,在业财融合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企业价值导向的思维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推进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良好整合与共享。从这个角度出发,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还要进行良好的合作与沟通,以便相关人员对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活动有详细、深入的分析,实现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目标。

二、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业财融合观念意识不强

企业及其领导的经营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理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提升,可当前许多企业的管理方法、思维还停留在业务部门单打独斗的时候,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许多企业及其领导和管理者理念没有得到更新,还沉浸在当前看起来比较稳定的管理模式中。虽然现在大部分企业在生产方面已经投入了自动化设备及国内外的新技术,但是对业财融合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觉得财务的工作就是算账和记账,然后计算出究竟是盈利还是亏本就可以了。其次,企业管理者不了解财务岗位的重要性,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无法获取第一手资料,也无法为公司的管理者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最后,财务人员在思想上没有转变,还是热衷于各类票据的核算、记账等事后业务,没有考虑和分析数据和真实情况出现差距的原因,平时在经营管理中也只是提出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动力。

(二)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部分企业内各种管理信息的交流还停留在上下层之间的直接交流,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流还需要逐级上报,这不但影响了企业各种管理信息的传递速度,不利于对企业投资和风险的管控,还会影响信息的及时性。需要注意的是,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一个不留意就可能会失去整个市场。同时,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业财融合的适应性,既不会主动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也缺少业财融合所需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所以财务部门在业财融合工作中不能起到主导性作用。

(三)企业管理基础不扎实

要实现业财融合的目标,财务部门就要根据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来编制全面预算,将企业所有部门和环节都纳入其中,这是制造企业目前尤其欠缺的基础。很多企业虽然在经营业务中不惜重金,将管理体系构建了起来,也引进了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但是各个部门却各自为政,难以做到信息共享。

(四)业财融合工具方法应用不佳

很多企业都引进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企业领导者也很早就知道了企业管理的精髓,但现今还需要使财务和业务在一个系统中得到体现。然而,部分企业的生产部门非常抗拒这样的管理体系,觉得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干扰了他们的工作。现在的ERP 管理系统基本都被当作进销存软件来应用,部分工作人员认为预算限制了他们工作的机动性,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单个部门的事情。

(五)财务数据信息化水平不高

对于部分制造企业来说,开展业财融合时只是事前开了一个动员大会,领导讲了几句鼓舞士气的话,但对于顺利开展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和初始信息数据采集却没有举行一个交流会议。现在的很多制造企业在这一块做得都不是很好,导致各部门在平时工作中很难获得精准的数据信息。目前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各个部门间的信息流通,把数据整理清楚,使之与实际相符。另外还要关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因为全员在一个系统里操作,一个环节卡壳,就会影响所有部门的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制造企业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企业管理者业财融合理念

首先,企业领导对事物的认识要紧跟时代,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思路,要认识到业财融合的顺利推进可以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碰到的很多问题,进而在实际的企业管理行动中落实业财融合的管理思路。其次,企业领导要改变以前对财务部门工作的认识,要在财务部门中设置管理会计工作组,让管理会计在工作中嵌入性地融入管理中,让管理会计对公司的供、产、销、全面预算、生产计划及公司以后的战略方向都了如指掌,使之积极参与公司的高层决策会议。最后,要改变财务人员的思想意识。财务部门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牵头者,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贤内助,财务各项预测性、控制性数据的准确性对于领导者作出正确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对业财融合的认知程度与业务水平,对业财融合工作的推进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健全企业管理机制

一方面,要改变企业内部的交流模式,利用现有的通信平台,建立及时的信息沟通机制。还要在各岗位各部门落实好权责分配制度,让每个人都能明白自己的权限和职责,力求使业务和财务工作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升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另一方面,要让财务人员参与公司的生产经营会议和决策会议,让财务人员能跟紧公司领导者的思路,根据战略目标展开一系列的工作计划,让财务数据与公司的战略处在同一条线上,在市场出现变化的时候能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为公司领导的预测和决策提供精确的数据保证。

(三)打下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

企业虽然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管理体系和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但在业财融合管理实施过程中,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对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的要求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个时候企业就需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对接企业因特有情况而产生的对管理上的需求。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并结合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环境对企业的要求,不断改进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浪潮中有立身之地。同时,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这样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业财融合的实施。要想有效监督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情况,只能依靠企业的监管体系与责任追究机制,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四)正确运用业财融合工具

首先,选择适合的财务核算系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业务的类型来选择一款功能强大,又能灵活运用的核算系统,这是保证业财融合顺利推进的关键。其次,转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往每个部门都有自己专门系统的局面,打通公司内部所有系统,让所有部门都在一个系统里操作,确保数据的一致性、精确性,真正做到信息及时、高效、共享。最后,在制造企业业务与财务融合过程中,数据失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所有的工作都要以数据的真实性为基础,脱离了真实的数据,业财融合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工作。在信息共享环节,财务人员需要充分发挥监督和控制职能,在日常工作中要让财务人员渗透到业务流程中,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出监督的职能,进而有效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五)提升财务数据信息化水平

生活在大数据时代,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取数并不困难,最主要的是要利用数据来进行分析,分析出对企业领导决策有用的信息。现在企业财务的内部信息还比较集中,企业要合理归纳整合业务部门的信息,让需要数据的人员能够及时获取不同阶段的信息数据,让制造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利用获取到的数据做好工作的调整和控制,从而为生产经营决策指明方向。

四、结语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推进业财融合是一项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的长期工作。只有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效率及质量的提升,进而推动企业经营和发展。

猜你喜欢
业财财务部门财务人员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好老板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