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021-11-25 07:56童梦婷
经营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核算经营财务

童梦婷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一、引言

2020年全球经济面临重大挑战,中国经济虽实现逆势增长,但经济内循环压力巨大,新的经济发展规则正在建立,旧规则也在经历深刻变革。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可以看出在未来15年中国经济结构将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将是重要着力点,支持产业进入学研领域。国家将更加重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引领作用,实体经济的各项配套支持政策将更为有利,也更加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这将是未来中国中小企业一个非常巨大的机遇。而要抓住这个机遇,企业最迫切的就是要做好自我调整,直面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做到规范化经营,以科学的财务管控手段合理进行成本管控,以保证自身拥有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也为整个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较小、经营能力较弱、获利能力不强、风险抵御能力较差、企业资信度低等问题,因此本文从观念到制度、制度到核算、核算到风险、风险到营运、营运到规模、规模到观念这个“症结环”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困境。

(一)财务管理观念老旧,制度不健全

其一,观念老旧。大部分中小企业投资人即经营者,更有甚者整个管理团队就是家族成员,任人唯亲现象极为常见。同时,中小企业财务一般由企业主把控,财务管理的观念还停留在基础收付核算上,不重视财务管理对经营决策的重要影响,财务管理集权现象极为严重。其二,制度不全。由于经营规模有限,人员配备及执业技能不足,中小企业往往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如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营运管理等,更遑论内部控制及内部监管制度。即使拥有相对完整的财务制度,财务的过度化集权也会导致财务监管控制不严、会计信息失真,难以保证内控制度的独立运作,一旦外部经济形势有重大变化,极易产生财务风险,致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二)财务核算基础薄弱,管理风险高

中小企业主对于财务管理的不重视及理念的落后,使他们对财务核算能力的要求也较低,对专业人才的聘用更看重“价格”而非能力。一方面,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相对保守,还局限于传统方式。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中小企业的财务软件利用率还比较低,其没有自己财务核算框架,更不愿接纳新型高效的财务软件[1],与现代化财务核算脱轨,而财务核算恰好是整个财务管理的起点,更是基础与依据;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财务岗位与人员不匹配,企业的小规模决定了管理岗位不足,财务岗位设置也过于简单,存在一人多岗、职责不明等设置不合理的状况。在岗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使核算质量难以保障,会计基础核算能力薄弱。现实条件的制约、管理需求的不足使财务制度缺失,财务制度缺失又进一步导致核算质量低下,核算基础的薄弱让企业主在财务管理中得不到正向反馈,没有有效的数据可供利用,使得财务管理更为混乱,管理风险更高,形成恶性循环,财务管理处境尴尬。

(三)资产营运能力较低,风险抵御能力差

一是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故资产营运意识较弱。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使用公私不分的情况较为常见,管理混乱导致资产使用寿命缩短及实际利用价值降低,造成企业资产的浪费。二是财务部门缺少管理权限,无人专管,无法准确评估自有资产价值,合理分配各类资产。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存货的管理过程中,只是纯结算,而没有配套的管理措施,营运能力较弱。企业主更是只着眼于短期利益,为了利润盲目使用信用政策,导致应收账款比例过大,占用企业更多流动资金,若产生坏账则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对于存货的非理性管理,也增加了企业人工、管理、仓储各方面的成本。三是缺乏预算管理能力,中小企业更注重生产预算、销售预算、人工预算等损益类项目,很少关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及预计现金流量表,不足以为企业全流程、全周期的营运提供指导依据[2],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较低。

(四)内外交困压力趋大,投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是其固有短板,究其原因,一方面,筹资渠道有限,中小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融资,而银行对企业资信要求较高,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无完善的财务数据对其整体经营实力进行有效佐证,至于其他财务途径融资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投融资决策缺乏合理性,企业对融资规模、结构的预测主观臆断性较强,无投融资风险管控机制,致使融入资金未能高效利用到再生产及其他生产投资中,造成资金的浪费,反而增加了管理费用,成为企业经营负担,为再融资加大了难度。

每一次由于经济大环境变革而引发的行业洗牌,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企业,一大批中小企业会因为原材料、人工等费用的上涨,融资的困难而出现经营问题甚至面临破产。中小企业要想摆脱各类财务问题,转劣势为优势,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三、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1.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培养专职财务人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首先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重新审视企业的整个经营流程,让财务思想贯穿日常经营活动。其次需培养专职财务人员,科学用人,重视财务管理团队素质及道德建设。对于外部人才要从待遇上进行吸引,对内部人才要舍得花钱进行培训,设置继续教育鼓励金,切实提高内部人才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重视财务人员道德规范,将财务管理道德约束整合到企业制度建设中,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从源头规范财务管理,让企业以专业换业余。

2.增强财务管理风险意识。首先,中小企业管理层应增强财务风险意识,摒弃原有的粗放式管理,从事前就开始关注企业经营财务风险。依托规范的财务数据合理规避可预见风险,逐步建立一套以管理层为主、财务为辅的风险预测机制,提前规避风险,将风险降到最低。其次,可以借鉴同行业风险管控效果显著的企业的优秀经验,完善岗位设置,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以最低配置组建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管理团队,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确保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控制度

1.构建全面预算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可以量化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为管理层决策及同行业业绩对标提供数据支撑。要配套合理的考核制度,由考核跟进预算执行,将预算经营指标落到实处,不让预算流于形式,使企业紧跟行业发展,形成短期实干、长期规划的科学经营节奏,结合自身资源全面健康发展。

2.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企业可以制定合适的信用标准及信用条件,执行严格的应收应付控制审批制度,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科学降低坏账率。涉及资金安全及资产管理的工作要做到专人专管,明确重要岗位职责,有条件的企业要配合建立内部审计机制,避免财务信息失真及舞弊事件的发生,增强财务管理整体工作的独立性,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三)创新财务管理能力水平,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1.创新软件应用,提高财务核算能力。合理运用财务核算软件,以机器换人,提高基础核算效率,将人才从基础核算中解放出来,进行更为专业的财务分析,以更好地服务管理层的预测决策。如财务云、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运用,就可以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实现财务统计分析精细化。

2.运用管理软件实现数字化治理。通过财务管理软件整合企业经营数据,实现经营各环节数据流的高效传递,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提供基准数据及实时反馈,提高企业应对各类问题及风险的效率、查询及解决问题的精准度。

(四)紧跟发展合理化投融资

1.识别市场走向,科学预测融资规模。企业管理者应提高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度,以企业家的敏锐嗅觉识别市场走向,结合财务预算数据,从负债结构、资产流动性、债务到期限制等方面合理预测本企业融资规模,合理融资,提高资金融入利用率,提高信用水平。

2.完善项目启动流程,合理分散资金投向。积极借鉴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对于项目启动的各环节、各阶段审批制度,并结合企业实际,将其运用到本企业的投资上来。同时要多考察市场,进行分散、多元投资。还可以在企业生产需求上挖掘创新型技术研发等新技术投资,响应国家号召,获得政策支持。

四、结语

在未来,变革将成为常态,中小企业应从自身财务管理改革入手,挖掘财务改革对企业发展的管理红利,建立健全全面财务管理管控体系,为规范化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迎接这个时代的挑战,为中国新经济注入新力量。

猜你喜欢
核算经营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