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素分析视角的汉语词典释义研究
——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为例

2021-11-25 22:50程露晨
现代交际 2021年8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分析法词义

程露晨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辞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我国辞书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如《尔雅》后十六篇是百科辞书的雏形,《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的首部字典,《切韵》是现存最古老的韵书,等等。纵观古今中外的辞书编纂历史,释义一直是辞书编纂工作的核心环节,我国传统的辞书主要依靠传统训诂学来释义,“训诂学和传统语义学一直把词义(义位)当作一个囫囵的整体”[1]54。传统训诂学为汉语词汇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传统词典主要是通过先搜集所有例句,然后进行概括的方式进行释义,是从宏观上对词义进行整体的概括,并未深入词义的微观结构,因此,这种释义方式具有笼统性和模糊性,不利于人们理解词义和掌握词语用法。《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我国首部权威的规范型语文词典,目前已经修订和出版了7版,自1978年第1版问世以来,《现汉》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在海内外皆享有极高的声誉。受传统训诂学的影响,《现汉》仍然存在着释义方面的缺陷;同时,它也受到西方传入的义素理论的影响,处于不断地修改、补充和完善之中。

一、西方义素分析理论在我国的引入与发展

“义素”概念的提出与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叶尔姆斯列夫(L.Hjelmslev)、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及鲍狄埃(B.Pottier)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943年,丹麦语符学派创始人叶尔姆斯列夫受“音位可分”原理的启发提出“词义可分”的观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根据“区别性特征”音位分析方法,美国描写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认为语义中也存在“区别性和和非区别性”两大特征,同时期的法国语义学家鲍狄埃也提出类似的概念和以此辨别词义的必要性。[2]之后,在社会学领域,美国人类学家朗斯伯里(F.G.Lounsbury)和古德纳夫(W.H.Goodenough)在研究不同民族间的亲属词语关系时,首次提出“义素分析”的概念和方法。20世纪60年代,为了给予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方面的支持,美国转化语法学家卡茨(J.Katz)和福德尔(J.Fodor))在《语义理论的结构》中借助义素分析方法来寻求词义特征[3],标志着语义学成为转换生成语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世界语言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各国语言学派都纷纷开始研究义素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对于我国的汉语言研究来说,义素分析法是名副其实的舶来品,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传统词汇学的词义研究对象主要是词义的演变及其成因,后来义素分析理论从西方传入我国,我国的语言学领域开始使用义素分析方法,语言学界发表了不少相关文章和著作。著名的理论语言学家高名凯先生在《语言论》中首次阐述了“义素”和“义位”两个术语[4],这两个概念由此开始渐渐为中国学界所知。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界对“义位”概念的称名及其认知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义素”概念的称名和界定就有所不同了,有的学者将其译为“语义因子”“语义特征”“语义基元”等,但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使用“义素”这个称名。那究竟什么是义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贾彦德先生认为“义素是语义系统中最小的单位”[1]81,赵世开先生则认为“义素是现代语言学中语义的基本单位”[5],黄伯荣和廖序东两位先生将“义素”界定为“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6]。经过三四十年的研究,国内学者们虽然观点不同,但大都尝试用义素分析理论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有关汉语词典释义的改进。

何为义素分析法?如同生物学家把细胞分成分子,或把分子分成原子,义素分析法是语言学家把词义(在词典中体现为词的义项)分解为若干个语义要素来分析辨别。[7]在分析义素之前,首先要选定一个适当的语义场,场即范围,并且要从最小的语义场开始。在对同一语义场内的词进行比较后,找出词与词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即找出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从而确定每个词义的义素构成。如“爸爸”一词可分解为五个义素:爸爸=[+人][+男性][+血亲][+直系][+长一辈]。“妈妈”一词也可分解为五个义素:妈妈=[+人][+女性][+血亲][+直系][+长一辈]。[8]这两个词有四个共同义素:[+人][+血亲][+直系][+长一辈],有一个区别义素:[+男性]和[+女性],两个词语的语义特征和概念意义显而易见。用义素分析法进行释义既简单又方便,并且概括性极强,词与词之间的区别性特征明显,便于学生发现词义之间的差别。因此,对于汉语词典释义来说,义素分析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义素分析法在汉语词典释义中的优势

词义是词汇的核心,只有从词义入手,才能真正认识词语本身。义素分析能够深入词义微观结构,用语言手段对其进行分解、分析,通过对比找出词义之间的同和异,可以简洁而准确地表达词义,使词义具体化,促进对词义的把握。义素分析方对汉语词典释义至关重要,现结合《现汉》(第7版)分析其三个主要优势:

1.义素分析法能够有效地解释词义

不同于传统释义方式,义素分析法是一种分析性的文字释义方式,先是分析义素,进而确立义位,即词典中的义项,使释义更加简洁、准确,有利于学习者接受。例如“看”在《现汉》(第7版)中的释义为“使视线接触人或物”,它的语义构成式子为:看=[+人或动物][+用眼睛][+人或物],在这三个义素中,[+人或动物]表示行为的主体,[+人或物]表示行为的客体,它们是类义素,[+用眼睛]表示行为的工具,它是特征义素,指出不同词义间的差异。简而言之,用义素分析法释义具有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双重意义,既能克服传统释义法的模糊性,又能揭示词的深层语义结构和各成分间的联系。

2.义素分析法能够帮助辨析同义词、反义词和多音字

同义词之间有相同的义素,也有不同的义素,反义词和多音字亦然。对各个词义的义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能够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异同,进而更准确地辨析、使用它们。如同义词“嫁”和“娶”在《现汉》(第7版)中释义分别为:“女子到男方家成亲,也泛指女子结婚(跟‘娶’相对)”,“把女子接过来成亲,也泛指男子结婚(跟‘嫁’相对)”。用义素分析法分析这两个词义的义素:嫁=[-男人][+结婚],娶=[+男人][+结婚],很明显,义素分析法释义的语言表达更加简洁;又如反义词“生”与“死”:前者指“生存;活(跟‘死’相对)”,后者指“(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相应地,它们的义素构成分别是:生=[+存在状态][+开始或继续],死=[+存在状态][+结束],它们的区别在于开始和继续还是结束;再如多音字“给”:给(gěi)的意思是“交付,送给”,给(jǐ)的意思是“供应”,它们的语义构成式子分别是:给(gěi)=[+交付][+送与],给(jǐ)=[+供应],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这种释义方式简洁扼要,清楚地展现了词义构成,由此可见,用义素分析法来辨析词义至关重要,有利于汉语学习者准确地理解、掌握词汇。

3.义素分析法释义有助于避免词语搭配错误和语病

从遣词造句的层面讲,义素分析法释义有助于学习者避免词语搭配错误等各种语病的出现。词义搭配决定词语搭配,只有义素相容,词语才能搭配。如同义词“寡妇”和“遗孀”的释义分别为:前者指“死了丈夫的妇人”,后者指“死者的妻子”。它们对应的义素分析式子:寡妇=[+人][+女性][+成年][+丧偶],遗孀=[+人][+女性][+成年][+丧偶][+某人],因此只说X是寡妇,X是某人遗孀,而不说X是某人的寡妇,X是遗孀。[9]再如易混词“抚养”和“赡养”:前者指“爱护并教养”,后者指“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处于宾语位置的义素不同,“抚养”是[+晚辈]这个义素充当宾语,而“赡养”是[+长辈]这个义素充当宾语。再如对于母语非汉语的汉学学习者来说,母语或多或少地会对他们产生干扰,他们固有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他们学习汉语,如在汉语中“工人”=[+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主要是指体力劳动者,很少指称脑力劳动者,而在俄语中“работник”=[+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既指体力劳动者,也指脑力劳动者,因此“他是办公室里最勤快的工人”这句话不正确。

可见,义素分析法能够清楚地展现词义结构,对于词义解释、词语辨析、用词造句等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有利于人们认识、理解和运用词汇,也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应将该方法运用于实践,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特别是要服务于词典编纂,结合它对汉语词典进行改进,并在过程中对其加以完善。

三、从义素分析法看汉语词典释义的得失

20世纪中期兴起的义素分析法为词典编纂理论和实践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我国词典学家大胆地将义素分析法应用于词典释义,探索未来词典学释义研究的新方向。这一点从历版《现汉》的释义变化中就能明显看出;但是由于受传统训诂学的影响较深,《现汉》的最新版——第7版仍然存在着释义方面的缺陷,下面将以《现汉》第6版和第7版的收词为语料,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来分析义素分析法释义的效度,并指出《现汉》(第7版)目前仍然存在的释义问题。

1.释义效度的分析

【白马王子】

第7版:欧洲童话故事中骑着白马的英俊王子,借指少女倾慕的理想的青年男子。

第6版:德国童话故事《灰姑娘》中骑着白马的英俊王子,借指少女倾慕的理想的青年男子。

第6版中“德国童话故事《灰姑娘》中”这一义素是有问题的,因为实际上,很多欧洲童话故事中都有白马王子这一形象,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睡美人》等,第6版对“白马王子”的界定过于狭窄,第7版将这一义素改成“欧洲童话故事中”,这是完全符合“白马王子”的内容的。

【碰钉子】

第7版:比喻遭到拒绝。

第6版: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第7版删减了第6版中“或受到斥责”这一义素,因为现在“碰钉子”一词主要用来表达寻求他人帮助却遭拒绝的意思,“或受到斥责”这层含义已经渐渐消失,因此第7版删减了“或受到斥责”这一部分义素,使“碰钉子”的概念意义更加准确。

【查抄】

第7版:清查并没收(犯罪者的财产或违禁物品)

第6版:清查或没收犯罪者的财产。

第6版将“查抄”的对象局限在犯罪者的财产范围内,其实“查抄”不仅仅是清查并没收犯罪者的财产,还包括违禁物品,第6版的释义内容缺失这一义素,对“查抄”下的定义过窄,可能会导致学习者误用和错用,因此,第7版在释义时增加了“违禁物品”这一义素。

【吃鸭蛋】

第7版:比喻在考试或竞赛中得零分(含诙谐意)。

第6版:比喻在考试或竞赛中得零分。

“吃鸭蛋”这一日常习惯用语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带有言语之外的诙谐之意,然而第6版的释文缺失这一重要的附加义素。第7版在释文中增添了“含诙谐意”的扩注内容,提醒人们要注意该词的感情色彩,有助于人们理解词语意义和正确使用。

2.释义问题的分析

【舫】船。[《现汉》(第7版)]

《现汉》(第7版)把“舫”简单地解释成“船”,这样的释义模糊不清,对于那些不认识“舫”的人来说,很难明白“舫”是什么,这是什么样的船,又与船有什么关系,原因在于漏掉了“舫”与一般的船相比所具有的区别特征,即“船形建筑物”或“供游人乘坐的船”,这是理解“舫”的两个关键义素。因此,《现汉》应当将“舫”定义为“专指园林中的船形建筑物或供游人乘坐的船”,能够构成“石舫、画舫”等名词,促使人们对“舫”和“船”的异同有更清晰地认识。

【叔叔】叔父;称呼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现汉》(第7版)]

【阿姨】<方>母亲的姐妹;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对保育员或保姆的称呼。[《现汉》(第7版)]

“叔叔”和“阿姨”是汉语中的对应词,它们都有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种义项,分别属于同一语义系统,然而用作社会称谓时,两者的释义结构不相一致:“叔叔”没有“无亲属关系”这个义素,“阿姨”多了“对保育员或保姆的称呼”这个义项。通过对比和分析两者的义项构成,我们建议将“叔叔”的释文改为“称呼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小的无亲属关系的男子”,“阿姨”则为“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女子”。如此一来,不仅词语的语义特征和概念意义得到充分显现,而且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对应有利于加深人们对这对词的记忆。

义素分析法是现代语义学重要的语义分析方法之一,该方法能够科学地分析词语,深入词语内部结构,揭示词义的本质,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区别和掌握词语。义素分析法给词典编纂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通过突出各个词义之间的关系,可以准确、有效地用词造句,既合乎语法,又合乎语义。但是传统训诂学也有其优势,因此,要做到科学性与现实性统一,传统释义方法与义素分析法相结合,善于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用义素分析理论来解析词义,实现词汇解释的精准化,达到简化词典释义、提高释义质量的目的。

四、结语

义素分析理论给我国的词典释义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语言学家基本认可其在词典学研究领域的作用,推动了整个词典学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的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汉》的7次改版,在修订过程中,从语言学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用语越来越简明恰当,释义越来越准确严密,规范性、实用性、科学性越来越强。尤为可贵的是,国内学者并不信奉“拿来主义”,不是“照搬照用”,而是将科学性与现实性有机统一,结合我国的词典编纂的现实情况,对这个理论和方法不断地加以修改和补充,促使我国的词典学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词典分析法词义
基于DEA分析法的全国公路运输效率分析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现代汉语中艺术类行业语泛化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大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