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2021-11-25 22:50谷雨琳
现代交际 2021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全球化理论

谷雨琳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1)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逆全球化引起的诸多问题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通过查阅和整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

在国内,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之前,需要确定一个研究方向[1],确定研究方向后更容易展开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当代中国化发展的世界角度出发,充分研究世界历史理论对当前中国化建设的意义和方法;其次,从当前文化的流动角度进行研究,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文化思想和中国的发展进行联系研究;最后,从本身出发,结合中国实际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促进中国和谐发展。

20世纪以后,我国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有非常大的进展。其中主要的著作有:曹荣湘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叶险明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赵士发的《世界历史与和谐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研究》等。[2]上述研究主要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根据世界的历史根本特征阐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研究发现,针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渊源及方法论等研究比较缺乏。[3]

国外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著作非常多,对比国内显得研究的更加深入。其中主要的著作有:科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威廉姆•肖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等,不仅详细深入地探讨了马克思理论,还对马克思理论的历史进程做了详细的阐述。[4]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历史的探索有着浓厚的兴趣,从世界历史概念到科学的世界历法,期间经历一个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科技的进步也是强有力的催化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并不是旧历史观的简单延续。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基础

1.黑格尔之前的世界历史概念

在黑格尔概念之前,古代世界历史概念已有初步发展,从古代世界历史观发展到近代世界历史观。在古希腊的世界历史理论时期,人们记录了地方的历史,并且将这个范围的历史的发展记述总结。这个时期的历史学家具有长远的历史眼光,它们既看到了世界的丰富[5],又看到人们难以摆脱的神话束缚。到罗马时期,历史家们不单单只是记述事件,更多的是关注历史事件的联系,他们认为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揭示历史真正的模样,也就是说,罗马时期的世界观已经达到了历史的统一性。[6]

2.近代世界历史观念

资本主义的产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这个时期社会的闭塞状态被打破,人们的生活、经济及思想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了更加广泛的看法。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宗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产生了人本主义世界观。这个观点认为:世界是由各个民族组合而成的,它需要人们的智慧、文化等建立起一个幸福的社会。这个时期的文艺复兴,使人们对自我世界的认识得到了发展,人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重视。

资产阶级的理性主义认识观念在17世纪到18世纪之间产生,世界的历史观念使其独立发展。研究理性世界观的部分研究者认为,世界是由于理性产生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这个时期所展示的历史观较为关注人类的日常生活。

通过梳理上述西方史学家对世界历史的理解过程,可以反映出世界历史和近代历史观的内在联系。从区域史、民族史和文化形态的发展过程来看,虽然有宗教和语言等多方面的差异,但是资本主义的出现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使人类世界历史观念得到深化发展。然而这样的发展是不全面的,需要学者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分类探讨。例如,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吸收了黑格尔的思想,并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进行改革。黑格尔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的研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黑格尔以纵向的角度进行分析,他认为世界的历史是具有规律性的,在发展的过程产生矛盾是正常现象;他以横向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人类的历史是整体。黑格尔的理论研究确实能够将人类发展的共性描述出来,将这个共性进行研究。他的伟大之处是将此作为一种矛盾进行研究分析,这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产生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二)世界历史理论的现实基础

任何一个思想家的创作都离不开所处的时代,各类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正是人们所处时代思想最好的证明。马克思也不例外,他在著作中或多或少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第一,革命催化了历史的社会化进程,并且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它将以往的生活方法彻底改变了,打破了一代又一代人之前的闭塞形式。第二,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促进了国际市场的形成。社会化大规模生产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建立的,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将有限的国内市场范围扩大,并扩大生产和促进国际交流。只有将国内外的市场充分结合,才能很好地促进商品市场发展。因此,世界及各个民族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将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三,社会分工是以科技的发展为物质基础,利用传播科学技术将世界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充分结合起来。变革是对社会大规模生产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在19世纪初期,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交通运输革命。英国作为这场革命最先出现的国家,将这场工业革命迅速带到各大工业强国及英国的殖民地。恩格尔曾说:“近年来,这场革命只有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才能与这场革命与之相比。”大陆上,铁路的出现使全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并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海洋航线概念也开始逐渐被人熟知并运用。马克思当年写道:“电报把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安全国家。”铁路和船舶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交流效率。马克思对这场交通运输革命的评论,充分说明了这场革命带来的变化及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人类交流的水平和效率,从而书写了新的世界历史。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世界历史的概念

哲学的世界历史概念是在史学历史概念的基础上发展的。马克思虽然未明确给哲学的世界历史概念一个具体的定义,但也曾做过些许介绍。在他的介绍中可以得知,世界历史概念在哲学上存在着两个含义:一是从民族的历史进行分析,它是一种对历史时代人类的标示;二是它将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状态进行充分的了解。两层不同的含义具有各自意义,前者主要是重视把握历史的整体性,后者则是倾向了解历史的全面性。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在民族的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产生的。它的形成主要是依赖人类生产力及民族交往水平的提高,展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空间性。这种整体性反映了各个民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人类历史从民族史走向世界史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世界历史的变化。一是民族自身的历史。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不同地区的民族之间很难沟通,对彼此的发展认知是封闭的。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使人们的交流越发频繁。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互动产生生活和文化的碰撞。因此,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描述的不仅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当时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与民族之间社会交往。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发展动力

世界历史的产生以存在着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它的发展与资本的驱动紧密相连。可以说,资本主义一定程度上贯穿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靠着资本累积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它的性质决定资本的一切。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的扩张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分析,资本的发展也是世界历史的发展,二者在时间和空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交通运输的改革,并且颠覆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推动世界历史的根本性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变革。在马克思提出世界历史之前,就已经有着许多学者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进行分析,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马克思认为民族之间的交往能力不仅取决于人类当时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更重要的是民族自身的生产力水平。其中,民族交往的状况比较复杂,它是由于外部及内部条件共同决定的。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国际价值

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历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和当代全球化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它使我们认识全球化重要理论及方法。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用历史发展的规律角度把握全球化。当代全球化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有政治、文化及经济等方面。如果仅从某一方面分析全球化的问题,不仅显得太过单薄,而且很难得到比较全面的认识,更难把握全球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从马克思对世界的研究分析来看,他强调从现实进行分析,将问题的表面现象揭露之后,分析背后存在的动因,从而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结论。认真梳理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后,研究发现结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揭示资本主义及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第二,社会制度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催化了全球化的发展。三次工业革命打开了世界市场,将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迅速在全世界蔓延。因此,可以说,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当今,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我们把握全球化的问题,不可以将社会制度弃置一边,需要充分结合社会制度分析不同制度下国家全球化问题,以此为依据解决全球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中国价值

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证实了它具有非常强大生命力,同样,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也不例外地证明了它的重要性。

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到全球化潮流中来,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化进入合作、包容、普惠的新阶段,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经济增长作为重要任务,在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谐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化。

猜你喜欢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