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融资决策中的纳税筹划

2021-11-25 07:56赵丽红
经营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筹划所得税纳税

赵丽红

(赤峰市松山区民政局,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一、前言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投融资决策是保障企业现金流,盘活企业资金的重要手段,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投融资活动中,缴纳的税收费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收益。为优化投融资决策,减轻税收负担,提高收益,纳税筹划的实施是很有必要的。

二、企业投融资决策与纳税筹划的关系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纳税筹划的实施,可为企业优化投融资决策提供参考。例如,在投资工作中,如企业实施纳税筹划,会在投资决策中优先考虑享有税收优惠的行业、企业及地区,以税收较低甚至免税的方式投资,进而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融资工作中,如企业实施纳税筹划,会在融资决策中优化设置融资结构与融资方式,减少企业缴纳的税费,提高融资收益[1]。由此可见,纳税筹划可优化调整企业投融资活动,增强投融资决策的有效性,提质增效,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投资决策中的纳税筹划策略

(一)合理选择投资产业

在我国税收政策中,不同产业的税收优惠不同,部分国家扶持产业享有更大的税收优惠,可有效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因此,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应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综合考虑产业优惠政策,选择税收优惠力度较大的产业投资。以某农业企业为例,在投资决策分析中,管理者拟在香料或中药材两个产业中择一投资。两个产业的投资回收利润一致,均为86万元。为优化投资决策,管理者开展如下纳税筹划工作。

香料产业与中药材产业均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其余税收一致。在纳税筹划中,仅对比企业所得税。如企业选择香料产业投资,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缴纳86×25%×50%=10.75万元的税费。如企业选择中药材产业投资,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因此,企业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综合对比,该企业管理者选择中药材产业进行投资,有效提高了企业效益。

(二)合理选择投资区域

就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而言,同一个产业在不同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在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企业享受如下税收优惠政策:从企业获取利润的纳税年度算起,前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在企业获取利润的第三年到第五年,按照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获取利润的第六年,则不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2]。基于上述政策法规,企业在选择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时,应优先考虑经济特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最大限度地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提高企业投资收益。

(三)合理选择投资方式

就目前投资状况而言,企业可用的投资方式包括直接与间接两类,不同投资方式适用的税收政策不同,企业缴纳的税费不同,企业管理者需进行纳税筹划,准确计算不同投资方式的缴纳税费,对比分析,选择最佳投资方式,优化投资决策。在直接投资中,企业应优先考虑重点扶持企业,享受更大的税收优惠。如普通企业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而高新技术企业缴纳15%的所得税。因此,基于纳税筹划结果,企业应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投资对象,投资建设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或为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在间接投资中,企业可综合考虑税收优惠政策,投资国债,免征企业所得税。

为探究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效果,下面以某信息技术企业为例,该企业拟将600万闲置资金投资给高新技术企业,并设计了两项投资方案。其一是直接投资,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创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该信息技术企业股份占比约20%,预计利润为200万元。企业获取的利润为20%×(200-200×15%)=34万元。其二是间接投资,将600万元闲置资金全部购买国库券,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年利率为7.5%。企业获取的利润为600×7.5%=45万元。综合对比分析,该信息技术企业应选择间接投资方式,以获取更高利润。

四、企业融资决策中的纳税筹划策略

在企业融资活动中,纳税筹划有明确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负债融资与融资租赁。因此,在企业融资决策中,企业应从负债融资的结构、融资租赁方式应用的可行性两方面入手,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优化企业融资决策。

(一)合理选择融资结构

在企业融资工作中,负债融资是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具有财务杠杆效应,主要用于降低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提高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也就是说,企业在负债融资决策时,会在确保息税前利润率超过负债成本率的基础上,调整负债比率,获取更多的资金,减少更多的税费。但为保障企业融资结构的合法性,应将负债比率控制在规范范围内,避免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调整企业的纳税,反而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以某食品企业为例,为开设新的生产线,管理者拟筹措500万元的资金,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负债融资方式,共设计三种融资结构。为优化融资决策,分别针对三种融资结构进行纳税筹划,借款年利率为8%,企业税前利润为50万元。

其一,采用权益融资方式筹措所有资金,公开发行500万股股票,每股价格为1元。在该融资结构下,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为0∶100,无利息,企业所得税为50×25%=12.5万元,税后利润为37.5万元,权益资本收益率为7.5%。

其二,采用权益融资方式筹措400万元,公开发行400万股股票,每股价格为1元;其余资金采用贷款融资方式。在该融资结构下,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为20∶80,利息为100×8%=8万元,企业所得税为(50-8)×25%=10.5万元,税后利润为31.5万元,权益资本收益率为7.88%。

其三,采用权益融资方式筹措200万元,公开发行200万股股票,每股价格为1元;其余资金采用贷款融资方式。在该融资结构下,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为60∶40,利息为300×8%=24万元,企业所得税为(50-24)×25%=6.5万元,税后利润为19.5万元,权益资本收益率为9.75%。

综合对比上述纳税筹划结果可知,在企业负债比率升高的同时,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下降,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升高。因此,该食品企业应选择第三种融资方式,降低税收,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提高企业自有投资的经济效益。

(二)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设备可采用采购、融资租赁方式获取,获取方式不同,企业获得的收益不同。在融资租赁中,企业应将其纳入自有固定资产范畴,进行计提折旧处理,折旧费用属于企业成本费用。税收政策提到,设备租金可在税前扣除。因此,企业融资租赁的计税基础较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税费。企业在融资决策时,应实施纳税筹划,综合考虑融资租赁方式的可行性、经济性,以合理的方式获取生产设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收益。以某食品生产企业为例,管理者拟引进一台大型设备,设备采购资金为400万元,设备使用寿命约6年,折现系数为10%。基于上述条件,企业制定了3类设备引进方案。

其一,自有资金采购,设备的净残值为16万元。在该模式下,在设备使用寿命期限内,合计的税后现金流出量为288万元,税后现金流出量现值为321.44万元,节税额为96万元。

其二,贷款采购,通过银行五年贷款购买设备,每年偿还80万元,利率为10%。在该模式下,在设备使用寿命期限内,合计的税后现金流出量为378万元,税后现金流出量现值为297.24万元,节税额为126万元。

其三,融资租赁,在5年后获得设备的所有权,每年支付租赁费用80万元,融资租赁的手续费为1%,融资利率为9%。在该模式下,在设备使用寿命期限内,合计的税后现金流出量为378万元,税后现金流出量现值为292.26万元,节税额为124万元。

综合上述纳税筹划结果,融资租赁的节税额与贷款采购相差无几,高于自有资金采购,融资租赁的利润高于贷款、自有资金采购,因此该食品企业应选择融资租赁方式。

五、结语

纳税筹划可优化企业投融资决策,应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管理者应合理选择投资产业、投资区域与投资方式;在企业融资决策中,管理者应合理选择融资结构与融资方式,减少缴纳的税费,获取更高的利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筹划所得税纳税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等部分表单样式及填报说明的公告
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等部分表单样式及填报说明的公告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Z房地产项目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浅析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所得税处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