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基础教学中写生的重要性

2021-11-26 20:02崔寒石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技法中国画对象

□崔寒石 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绘画在表现山水、人物、花鸟中既有写意传神的一面,又有刻画细腻、惟妙惟肖的一面。历朝历代很多名师大家非常注重户外写生,如今写生被认为是绘画创作的基础方法,是每个学习绘画者的必修课程。中国画发展延续至今[1],一直都重视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寻找艺术,画家的作品除了表达画中的主题,还有对生活的见解和对情感的宣泄。中国画不似西方古典油画强调以写实的手法表达绘画对象,通常只是简单地勾勒或泼墨渲染,寥寥数笔却能传达整幅作品蕴含的理念和内涵。但是,这样的绘画能力不是俯仰之间就能获得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和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中总结的,所以,写生对中国画基础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人们在绘画时不再依靠传统的写生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照片等取得绘画的题材,这导致写生失去了艺术的本味。

一、写生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写生是一种获取素材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高效的艺术创作形式。中国画与西方油画、雕刻等艺术形式有所不同,画家在写生时不仅要关注对象的客观形态,还要重视意境的表达,通过创造意象化的艺术形象,提升视觉美感在艺术中的表现力。写生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对教师的指导能力和学生的领悟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一方面,教师在面授学生的过程中要讲解写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将自然对象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绘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写生中要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将具象的绘画对象转化为意象的画面表现。在现代美术教学课堂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写生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教学和绘画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2]。写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绘画创作的精神含意。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加入写生课程,既能够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又有利于学生对绘画思想和意境的创造,给作品注入灵魂,从而提升绘画能力。在今天的绘画教育中,不管学习中国画还是学习西方油画、素描等,写生对学生绘画技巧的提高和对作品的感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艺术创作不仅需要绘画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素养、文化底蕴,还需要绘画者对描绘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历代画家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国画写生的内涵和文化,就是为了达到艺术与实践的融合境界。

二、写生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绘画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

在中国画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会要求学生从临摹开始学习绘画。临摹不仅是对别人的作品及技法的学习,还有画者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千人千面,不同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是不一样的,临摹出的作品自然也各不相同,各有所长[3]。临摹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基础绘画技巧和知识的同时,深刻了解中国画的高超技巧和深厚含蕴,提高绘画学习兴趣和绘画能力。写生是临摹的后续训练课程,是对自然或具体物象的描摹。在写生的前期准备环节,学生要进行一系列构思,如描绘对象所处的环境,整体画面构图、色彩、情感的渲染以及想要达到的目的。只有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写生作品才能体现学生独有的观察力和感受力[4],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和客观对象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能力。如此,写生才能成为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写生不是对自然事物或景象的随意堆砌和毫无情感的照搬,而是在经过思考、探讨后的有序构建,从而实现绘画能力的提高。户外写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面对五花八门的对象时,学生应彻底、直观地了解对象、描绘对象,再现乃至重组对象。此外,写生为学生绘画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提高了绘画作品的整体表现力。在写生中,学生可以和景物直观对话,逐渐从中获得与自然万物交流的通道。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有灵魂的,是活的,教师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以及学生对写生技法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写生作品的整体质量。

(二)有利于吸收传统技法,提炼现代元素符号

中国画是艺术家对生活经验和乐趣的长期积累和沉淀,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绘画技法,让后来者在临摹和学习中国画时效率更高、掌握更快。人物肖像或人物题材作品的各种表现技法、山水画的皴擦点染,以及花鸟画的勾勒泼墨,都是前人不断总结经验后为后人留下的艺术财富。后人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传统技法,体会前人独具匠心的理论经验,认真学习并发扬多种艺术形式,探索自然的美。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写生有利于学生对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能帮助学生将传统技巧与现代绘画技法融合、碰撞,在碰撞中产生灵感[5]。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些学生尽管有着较高的线条功夫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但因为在绘画时只关注绘画技法的应用,没有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使得作品表现为各种元素的随意堆砌,画面空洞,没有感染力。

绘画作品要蕴含艺术的个性和时代的风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要掌握艺术的个性,培养对生活的认知和审美,并用绘画语言体现出来。而创新独特的绘画语言符号是学生在写生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的。所以,绘画作品的语言符号是学生作品特色的体现。学生通过写生实现对生活和自然的探索和感悟,锻炼将具体物象转化为图像语言的能力[6]。

(三)有利于心灵与自然紧密相连

绘画作品中的意境通常是作品中情景交融的再现,是寓情于景、虚实结合、活跃的韵味和无限的美好空间及由此产生和拓展的视觉审美空间。意境即意念和境界,是形神结合、天人合一,也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和主观情感的充分表达。真实和虚幻的有机结合就是所谓的意境美。在写生过程中,学生应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突出表达个人主观情怀,使作品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写生是为了教会学生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写意是为了寄托情感,它既是中国画艺术风格的代表,又能传达中国画的艺术观念。学生看到的事物通常不仅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还有学生经过主观思想的提炼和强化,融入了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全部形象。总而言之,写生就是对日常生活中所有东西的描绘,并与心灵相联系,是学生从情感思想出发充分感受世界的基础。心灵与自然的紧密结合不但强调了对客观世界的刻画和对主观情感的揣摩,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将这种刻画和揣摩推向更高的精神境界。绘画不仅要求超高的技术,还要有精神追求。传统中国画的特色决定了中国画的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的,形是指具体的对象,意在表现;神是指绘画的感情色彩,意在体现。中国画讲究天人合一,遵循自然,再现自然的特点和审美品位,具有深厚的自然主义精神和人文精神。绘画中的天人合一是将情感与自然相结合,将理想寄托自然,寄情山水之间。写生是学生与自然近距离接触的宝贵机会,对中国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将课堂延伸到户外,将学生的思维发散到自然。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中国画写生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要深刻了解中国画写生的艺术特点,充分挖掘中国画的艺术内涵,通过写生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实现艺术表现效果的极大提升。随着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中国画写生技巧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与其他绘画表现形式有机融合,既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又提升了中国画写生创作的影响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中国画写生的基本规律,挖掘其中的技巧形式与精神内涵,进而实现中国画写生美学的有效传播,指导学生绘画技巧的发展,促使学生对中国画进行深入的思考,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从而实现中国画写生这一绘画形式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技法中国画对象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手绘技法表现
《远方》中国画
作品一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秀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