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脱贫专题报道,不止拍几集专题片那么简单
——澎湃新闻年度扶贫公益报道《物产中国》的采编实践与多维呈现

2021-11-26 16:22田春玲
传媒评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物产专题片贫困县

文_田春玲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报道和记录这场历时8年的脱贫攻坚战,参与到县域经济发展中,为中国经济发展助力,这是澎湃新闻作为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责任。

一、敲定主题:为什么是《物产中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早在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就已明确这个目标。当时便可以预见,2020年脱贫攻坚的宣传报道是新闻媒体的重大选题。因此,2019年下半年,澎湃新闻“山河”系列报道组就开始思考和策划脱贫攻坚专题报道。

《物产中国》是澎湃新闻“山河”系列报道之一,2017年起,澎湃新闻开启“山河”系列地理经济调研,旨在了解民情,研究国情,瞭望中国未来。“山河”系列报道组先后推出《寻路·胡焕庸线上的中国》《穿越海岸线:近海鱼荒》《流动的江南》和《探路最美国家公园》,在大批学者和实践者的帮助下,采编人员围绕人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遗产等具体问题,进行实地探访,形成摄影、视频、文字、H5等作品,引起广泛关注,并获得亚洲出版协会年度卓越新闻奖、腾讯传媒奖等荣誉。2019年底,澎湃新闻“山河”系列报道组瞄准“2020年全面脱贫”这个选题方向,提早做出报道方案。

如何做出新意?这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832个贫困县里到底有什么?我们首先想到“物产”,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不是一句空话,是客观事实。然而,深度贫困地区之所以成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不仅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差,更是因为产业基础薄弱。不是没有物产,而是没有形成产业链,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没有打通销售渠道,是农户与市场长期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所以,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

因此,我们选择以“物产”为线索,深入贫困县,找到依靠产业脱贫致富的那群人。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中国总能勾起人们淡淡的乡愁,我们就是要走进贫困县,贫困村,寻找那些与物产有关的产业脱贫故事,让人们了解大美中国丰富物产的同时,看到中国乡村发展中最底层的原生力量,采撷那些推动中国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

与此同时,2019年,网络平台直播带货方兴未艾,我们考虑,如果能邀请贫困县的“父母官”——县长为所辖县的物产代言,既结合了当下直播带货热点,为贫困县物产做一次精准推销,又为物产的推广增添了官方背景和来源的可靠性。

所以,我们最终敲定,澎湃新闻年度扶贫公益报道的主题为:《县长代言 物产中国》。

二、选择报道对象:15种物产的选择方法与逻辑

主题敲定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报道哪些物产?报道哪些人物故事?如何去寻找这些物产和人?832个贫困县,我们去拍谁?这就要讲到我们的选择方法和逻辑。

首先,脱贫是一个动态过程,早早实现脱贫的贫困县,脱贫路上的典型人物已被媒体铺天盖地宣传报道过几轮,这些人多数已远近闻名,我们更想挖掘脱贫路上涌现出来的新典型,因此,我们确定选择近两三年脱贫以及当时(2019年)还未脱贫的贫困县进行报道。

脱贫路上的主角很多,是报道驻村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贫困县县长、脱贫中的公益组织,还是普通农户?又一道选择题摆在面前。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我们必须激发农民主体的内生动力,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将报道的焦点放在了“人民群众”的身上,这个群众,可以是创业致富的带头人,也可以是那些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双手实现脱贫的普通农民。

理顺思路之后,我们通过网络搜集,文献资料研究整理,与乡村研究者交流,记者关系网络以及公开征集等多种形式,搜集《物产中国》专题片的报道线索,最终,报道组选定甘肃、宁夏、陕西、山西、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安徽、江西、海南等省份的15个贫困县,以15种物产为线索,为每种物产及与物产有关的人物拍摄一段10分钟左右的《物产中国》专题片,主要讲述贫困县里的物产故事,为滞销农产品带货,邀请贫困县县长为当地物产代言。

《物产中国》专题片的拍摄过程,也是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乡村,探寻脱贫攻坚为何能取得成功的过程。报道中,我们侧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何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脱贫?如何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在脱贫路上,中国农村还有哪些待解难题?在推销物产,讲述人物故事的同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解决中国乡村问题的答案。

三、新发现:乡土中国的几股原生力量

尽管《物产中国》的专题报道策划比较早,但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还是打乱了我们的节奏,摄制组出发开始拍摄已是2020年6月份。为了完成15集专题片的既定任务,2020年下半年,摄制组基本都是在路上,在果园、在牧场、在火红的辣椒地、在麻香四溢的太行山,在精雕细琢的伞骨间,在抓髻娃娃的剪纸里,我们找到了中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答案,也看到了未来中国乡村振兴的希望。对,这就是中国乡村的内生动力和奋斗热情,是存在于广大乡村的原生力量。

这些力量来自返乡创业的青年人,来自学有所成投身家乡建设的大学生,来自留守乡村的独立女性,更来自那份民间的大国匠心。

在这里,用一些案例讲讲我们发现的存在于乡土中国的几股原生力量。

1、返乡人的奋进

近年来,随着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以及国家层面对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主要是发展现代农业,从事规模化种养殖以及农产品深加工。

《物产中国》专题片拍摄中,我们遇到非常多的返乡创业中青年。

江西遂川县金桔种植大户卢新平是个典型的例子,他从小生长在桔子树下,在厦门创业多年后回家乡种植金桔,因为对家乡金桔情有独钟,促使他坚持走绿色生态农业之路,尽管金桔个头不大,但口感和品质远近闻名。卢新平拥有自己的长期固定客户,开办了金桔加工企业,还带动家乡村民就业,带动众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贵州省麻江县蓝莓种植户杨瑞彪也有类似经历,他2005年大学毕业后,在外闯荡多年,开过玩具厂,办过培训机构。2019年他回家乡创业,打理着30亩蓝莓地,他勇于开拓市场,还发展出鲜食果收购和销售业务。

在中国南方最大的有机蓝莓基地县麻江,类似杨瑞彪这种返乡创业发展规模化种植的青年比比皆是,这是当地发展出6.5万亩蓝莓种植面积的内生动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产业脱贫的可持续性。

2、知识改变着中国乡村

“知识改变命运”,是多少农村贫困学子坚守的信念,《物产中国》摄制组在这些贫困县,看到了一些被知识改变命运的人,并且他们正在通过自己的知识改变着乡村的命运。

我们在陕西省洛南县找到了马会峰,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后来还做了洛南县一所中学的副校长,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2016年春,马会峰在马塬村推广朝天椒种植,开始响应者寥寥,他给村民们承诺:如果每亩地收入没达到2000元,由他补齐差价。一时间,村里朝天椒种植面积增长到300亩。马会峰跑市场,搞朝天椒深加工,朝天椒由此成为洛南县重点发展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目前洛南全县朝天椒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产值约8000万元,带动7800户贫困家庭脱贫。

类似马会峰这种选择反哺家乡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据共青团陕西省委主持的一项针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群体的专题调研报告:“90后”正快速走上前台,成为返乡创业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据调查,返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9~34岁,占78.3%。这其中,29岁以下的“90后”人数最多,占55%。

这些人正是未来乡村发展最新鲜的血液,也是乡土中国的活力所在。

3、脱贫中的“她”力量

农村妇女一直是缺乏关注的群体,据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万留守妇女。可以说,无论是脱贫还是乡村振兴,农村妇女都是一股重要力量,如何改变她们围着灶台和孩子转,没事儿打麻将、刷短视频的生活状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次的专题片拍摄,我们看到了乡村中女性的力量。

安徽临泉县养牛能手张爱华,凌晨三点起床开始劳作,亏得最多的那年,30多万元打了水漂,但她硬着头皮熬了下去。2019年,她赚了160万元,接受我们采访时,她的牛棚里还喂养着500多头牛。养牛17年的她,教会自己的儿女如何养好牛,其他养殖户遇到问题,也都要向她请教。

山西平顺县的黄鹤,从未设想过自己会成为“职业女性”。2019年之前,她打理自家几十棵花椒树和四五亩地,家里主要经济来源靠丈夫在浙江打工。她每天围着孩子、灶台转,没事在村子里闲聊、打麻将。县里的花椒产业化种植和乡里的电商平台为她带来了改变,因为网红薇娅2019年9月17日的一次直播带货,平顺大红袍花椒一下子接到2万多个订单,此后每天花椒订单有两三百盒。2019年,黄鹤工作的电商平台销售额达到了100万元。

在广大农村,类似张爱华、黄鹤这样自立创业的女性,无疑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原生力量。

4、大国匠心,脱贫路上不忘非遗传承

文化传承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抹去的文化记忆。在贫困县,我们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山西中阳县非遗传承人武小汾,女承父业,不仅把中阳县的剪纸技法和题材推广开来,让中阳县的剪纸走进博物馆,走进大城市的商务楼,她还通过直播推销中阳剪纸,带动一批当地经济困难群众就业,教授农村妇女及失去重体力劳动能力的老人掌握一技之长。

安徽泾县郑国民是家族第六代油布伞传承人,35年来,郑国民和油布伞厂经历了沉沉浮浮,每天就是做伞、搞市场调研、跑销路,一心想着把伞卖出去,挣钱让厂子撑下去。他从没想过要转行,他心里头憋着一股劲,那是民间技艺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

《物产中国》纪录片拍摄过程,是一次中国乡村的探索与发现之旅,让我们欣喜的是,在这些曾经的贫困县,我们看到了乡村走出贫困的内生动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散布在广大农村的这些点点星光,将会成为今后乡村振兴的领航者。

四、呈现方式:如何兼顾文艺性与思想性

如何将这样生动、有力的故事讲述给受众?这要回溯我们早就确定好的表达风格。思路很明确,我们要去贫困县发现美好和向上的力量,把我们看到的美丽乡村如实地展现给受众。因此,从专题片的镜头表达,到专题海报设计,再到整个专题框架设置,我们都注重突出文艺性和思想性。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注重用镜头去表现物产之美、人物之美以及乡村之美。

海报设计,我们也追求艺术与美的表达,展现一种源于乡土,又高于乡土的视觉力量。澎湃新闻的插画师和设计师尝试用油画、剪影、版画等多种不同风格,来表现我们选择拍摄的物产。最后,从艺术性与中国风相结合的角度,我们敲定以版画风格的插画来描绘我们选中的15种物产,并作为《物产中国》开机屏海报的主KV(Key Vision,主视觉)。

此外,在专题片的标题制作上,我们也坚持了文艺性与新闻性相结合的原则,比如《一个牧羊人的“转场”》《一抹乡愁与500亩生态桔园》《500棵大红袍期待着2021年盛夏》等标题,文艺性会多一些,而如《70万吨苹果采收背后的经济账》《一位中学校长与3万亩辣椒的脱贫蜕变》这样的标题,更侧重新闻性。

专题设置上,我们注重专业性和思想性的表达。除了15集《物产中国》专题片之外,我们还在专题页面开设了“对话县长”“产业扶贫”等栏目,从更深层次追问和思考脱贫路上遇到的难题和困扰。听听县长对当地产业发展的规划,请产业扶贫的实践者们讲讲产业扶贫经验,并邀请农村问题研究者深入分析,如何保证贫困人口脱贫之后不返贫?未来中国农村产业该如何发展?脱贫之后农村还有哪些待解难题?

五、延伸思考:记录者如何成为参与者

媒体记者,不仅要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真实地记录历史,更要参与其中,推动时代进步。澎湃新闻《物产中国》系列专题报道,既是一次新闻媒体对时代大历史的书写和记录,也是一次媒体参与脱贫攻坚战的实践。

我们不仅要做好媒体的本职工作,记录脱贫攻坚,弘扬时代精神。我们还要身体力行,为贫困县物产的推广和销售出一份绵薄之力。

盐池滩羊、麻江蓝莓、田东桂七香芒、天水花牛苹果、洛南朝天椒、遂川金桔、中阳剪纸、平顺花椒等等,这些物产上线后,得到广大受众的一致好评,网友对特色物产增进了解的同时,很多人还反馈了购买意愿,澎湃新闻不失时机地展开一次走心又走量的推广宣传。

2020年12月,在2020年第九届上海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在澎湃新闻专区集中展示《物产中国》专题片中呈现的物产,并开启一场趣味带货直播,真正做到了“为滞销农产品带货,为贫困县物产代言”,得到各贫困县人民群众和政府部门的一致好评。

在得知2020年遂川金桔大丰收,受疫情影响出现滞销后,《物产中国》报道组组织了单位内部采购,朋友圈推荐,帮助农户销售金桔。

此外,我们还与贫困县对接物产的官方购买渠道,之后将在澎湃新闻积分商城“海贝商城”上线这些物产,广大网友可以在澎湃新闻APP上买到自己喜欢的物产,我们不仅为贫困县农副产品、非遗文化产品提供展示平台,还再次为贫困县物产带货。

澎湃新闻《物产中国》系列报道和15集纪录片将在2021年春节前上线完毕,2020年8月开始,纪录片以每个月2-3期的频率发布,由澎湃新闻三端首发,通过开机屏、首页等多个重点资源位置推广,并在微博、微信、腾讯视频、凤凰新闻等平台跨媒体分发传播。《物产中国》系列报道内容曝光量将超过4亿。

我们见证和记录了中国全面脱贫的历史,并为参与其中深感欣慰。全面脱贫不是终点,它恰恰为未来的乡村振兴拉开了序幕,我们欣喜于在广大乡村,看到了那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原生力量。在中国各个发展进程中,各行各业都需要这种内生动力,需要我们去捕捉、去发现,去宣扬。坚持不断修炼内功,时刻铭记,做一个专题报道,不仅仅是写几篇文章,拍几个片子那么简单。

猜你喜欢
物产专题片贫困县
浅论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把握
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专题片的宣传优化策略
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案列
东北地域物产及其词语缘由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